[综合] 我的系列原创之二:品味四川!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2-12 03: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渝夫 于 2020-2-12 04:14 编辑

品味四川之01:那一方生我养我的热土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新系列 ;新开始我是个长期在东北工作的重庆人,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四川人。

  在我人生的前23年里,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说川普,吃辣椒,酷爱喝茶,嗜好摆龙门阵……那些四川人特有的人文印迹和性格特征,在我身上留下了太多的印记。甚至直至今日,我的个人档案材料里还留着与四川有关的一些信息。

  1994年底我入伍的时候,我的开县老家还是四川省的属地,涉及到填写个人籍贯,一律是“四川开县”。直到1997年重庆升格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我的籍贯才相应地调整为“重庆开县”。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讲,四川和重庆从来就不曾分开,也无法彻底分开。

  是啊,行政区划的调整,哪能把两个有着相同地理环境、相同语言风格、相同饮食习惯的地方真正割裂开呢?

  藕断了丝相连,骨头断了连着筋,这就是四川和重庆特有的血肉关系。

  事实上,对于我们长年在外飘泊的游子来说,从来就不曾刻意去区分重庆和四川。

  在我的人生字典里,一直秉承着川渝同根的理念。不管四川还是重庆,都是我的老家;不管四川人还是重庆人,都是我的老乡。

  在外地打拼的四川人一直有着强烈的乡土情结,四川人抱团、四川人团结已然成为很多其它省份人士的共识。

  在我知道的一些川人商会里,大门一直向重庆人敞开。有的干脆合二为一,直接取名叫川渝商会。

  想来,这也算是不多见的文化现象吧。

  其实,重庆直辖之后,重庆人多少经历过了一段归属感上的迷茫甚至恐慌。

  这一点,远在东北的我有着直接而深刻的体会。

  那时,一下子从四川人变成重庆人,心理上真有点适应不了。

  那时,别人问我老家在哪,我总习惯这样回答:四川开县,刘伯承的老家,现在归重庆管。

  那时,也有仍归四川管辖的老乡拿我们重庆人开涮:你们了不得了,成直辖市了,以后就不是四川人了。

  但也仅仅是开开玩笑而已,从来就没有哪个四川老乡以异样的眼光审视和看待我们这些不再归四川管辖的四川人。

  时至今日,尽管别人问及老家时我会回答重庆开县,但我仍然把自己视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四川人,并深深地为之庆幸,为之自豪。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那半个月,调到沈阳不满半年的我陷入空前的悲伤。

  第一时间买了个二手电视,一有空闲便守在电视机旁收看四川卫视的24小时直播节目,天天为我的悲伤老家伤感伤痛,天天为我的父老乡亲伤心落泪。

  四川卫视那个叫宁远的美女主持就那样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她那无言的悲伤,她那伤感的美丽,现在想起来还那么让人动容。

  部队组织捐款时,明确规定老家在四川和重庆的一律不捐。但我还是义无反顾捐了两次,一心想为我的悲伤老家做点什么。

  是的,我一直都把自己当四川人,一直都把四川当成自己的家乡。

  所以,当我今年9月有机会到四川成都、乐山等地出差20多天时,我的心情是振奋而愉悦。

  因为在此之前,我对四川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原属川东门户的万县地区,去过的地方也仅仅局限于万县和达县两个地区的个别县市。

  有机会到成都平原走走看看,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天府之国”,有机会到国宝熊猫的故里行走和游玩,想一想都觉得这就是人生之幸事或美事。

  那20多天里,去了不少地方,品了不少美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从今天开始,渝人将开启一个崭新的系列:《品味四川》。

  跟渝人一起走进四川,跟渝人一起品味四川。

  天高云淡 ;2011年10月24日06:39于沈阳蜗居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3: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渝夫 于 2020-2-12 04:15 编辑

品味四川之02:在美食中品咂巴蜀文化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顽固的腰间盘突出  紧张的汇报前准备

      吃在中国,味在四川,应该算是一句流传甚广的川菜宣传的经典广告语了。

  如果你去过四川,如果你喜欢川菜,如果你深入细致地品咂过融进川菜骨髓里的那些文化元素,你会由衷地觉得吃川菜不仅是在享受美食,还是在学习或重温中国的传统文化。

  吃出健康,吃出文化,这就是我对四川美食的唯一评价。

  实际上,对于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外地人总有这样那样的误会。

  比如,一说到川菜,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直接与麻辣扯上关系,以为川菜除了辣就是麻,不会有别的味道。

  比如,一说到四川或重庆火锅,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与涮肉扯上关系,以为川渝火锅就是水煮肉片的翻版而已,不会有更为丰富的内容。

  比如,一说到川菜的吃法,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与胡吃海喝扯上关系,以为吃川菜就要满头大汗地赤膊上阵,不会有更具文化内涵的文明吃法。

  殊不知,纳天地之精华、集各地之大成的川菜其实有着多元的口味和风味,麻辣不过是其最明显、最负盛名的标签罢了。行走在巴蜀大地,即便你麻辣的东西一点不沾,一样会有不麻不辣的四川美食在不紧不慢地静候着你。

  殊不知,川渝的火锅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极其丰富,与其他地区的所谓火锅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你用心在巴蜀大地品尝过川渝火锅,你会发现很少有人大盘大盘地往锅里下牛羊猪肉,其涮品之丰富,营养之齐全,吃法之奇特,味道之鲜美,在川渝之外的其他地方难以复制和体会。

  殊不知,除了盛夏时节在大排档大汗淋漓地吃麻辣火锅的豪放或粗野,内敛的四川人其实非常讲究吃饭的方式和环境,非常愿意赋予川菜更多的文化元素,非常愿意把川菜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承和弘扬。

  这些年,川菜在全国各地火得一塌糊涂。

  毫不夸张地讲,有中国人的地方,有饭馆的地方,几乎都有四川人或重庆人在经营川菜饭馆。即便个别地方没有四川人或重庆人从事餐饮经营,一样会有外地人假借川渝之名经营并不地道也无法地道的川菜饭馆。

  成规模、搞连锁的川菜饭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在意饭店的文化内涵。事实上,大凡成功的川渝餐饮企业,无不把博大精深的川渝美食文化作为企业第一位的战略问题来谋划。

  无论在任何地方,随便走进一家成规模、上档次的川菜饭店,你都会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都会品味到蕴藏在美食之中的文化精髓。

  在四川,不仅大饭店讲究文化内涵,小饭店甚至快餐店也把文化作为重要的营销手段。

  在乐山工作和生活的那20多天里,我们几乎吃遍了这座城市的大小饭店和各种大排档,几乎每个地方都能让我们体会到川菜里的文化内涵。

  印象最深的,应该算是那些规模不大的快餐店。

  这些快餐店的规模很小,临街的一个门面,十来张小小的卡座,三五个来回穿梭的服务员。但这并没影响这些快餐店对文化的渴求和探索。

  我们常去的那几家快餐店,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餐厅两侧的墙壁上设有精美的书橱,里面整齐在摆放着各种书籍或杂志,供客人在点餐之后、就餐之前免费品读。

  这样的场景,在别的地方并不多见。

  对于喜欢读书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件极富诱惑力的事情。

  请想象一下:一边品着美食,一边品着美文,那该是多么惬意、多么幸福的享受?

  在四川本地饭店或大排档就餐,随时都能感受到或高雅或平淡的巴蜀文化。

  我们在乐山的那些日子,不时会在饭店里欣赏到免费的、随意的川剧、唱歌和其它杂耍表演。

  那天在乐山刘一手六十一度老火锅店里,我们甚至有幸看到了精彩的拉面表演。偌大的餐厅里,在大伙儿的惊叹声中,一个帅气的小伙儿飞快地把一团白面拉成又长又细的面条,然后非常优雅地送送给一位前来就餐的美女,引来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哈哈,我们三个外地来的大老爷们儿更是羡慕嫉妒恨,巴不得立马上去和那位美女套套近乎,巴不得可以和那位美女一起分享美食。

  在四川本地饭店或美食大排档,你会经常看到一些民间艺人进进出出,十分随意地穿梭在各个餐桌之间,愉快地推荐或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之后乐呵呵地收钱走人。

  对这些与饭店并不瓜葛的民间艺人,饭店老板或服务员从来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出入,任其活跃餐桌气氛,任其利用餐饮这个平台快快乐乐地挣钱。

  这样的景象,在别的地方难以看到。如果是在东北,如此随便进出别人饭店的民间艺人极有可能会面临一顿训斥或暴揍。

  对于我的这个基本判断,先后陪我在四川出差的鑫家和旭东两位同事给予了强有力的直接支持。

  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他们都熟悉东北的餐饮和文化,他们都被博大精深而又海纳百川的四川美食和餐饮文化深深吸引。

  天高云淡 ;2011年10月27日06:28于沈阳蜗居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3: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渝夫 于 2020-2-12 03:58 编辑

品味四川之03:峨眉天下秀


      2011年10月30日;星期日; 回忆继续;品味继续

       9月2日第一次到乐山,呆了一周时间,日子过得实在郁闷。

  带队的领导喜欢静养,除了到地方办事,其余时间一律宅在宾馆。

  那可真是标准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嗬,紧闭门窗,拉上窗帘,打开冷气,把原本宽敞通透的房间搞得像个阴冷的暗窖。

  我和同事鑫家都属于驴友级别的旅游爱好者,既想抽空看看离市区不远的乐山大佛,又想到离乐山只有19公里的峨眉山转转。

  不管我俩怎么明讲暗示,领导淡定如初,就是不接茬,不仅自己不去,也不同意我们自行前往。

  9月3日至4日是双休日,地方党政机关全部休息,我们什么工作也进行不下去。那两天,我和鑫家啥事没有,天天闷在屋里,除了看电视就是上网,憋屈得难以言表。

  哈哈,美景近在眼前却不让去欣赏,就像一个美女躺在身边却不让触碰一样,那种痛苦,哪个男人不理解?

  直到离开乐山之前,经不住我和鑫家的软磨硬泡,领导才领着我们去看了一眼乐山大佛。

  那可真是标准的走马观花荷,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到大佛头顶转了一圈,甚至没到大佛脚下转转看看,领导便带着我们返回宾馆。

  哎,跟着这种不喜欢旅游观光的领导出差,不能说有多痛苦,至少快乐不起来。

  鑫家深有同感,离开乐山时还跟我讲,下次再来时一定到好好看看乐山大佛,一定争取到峨眉山转转。

  鑫家是带着遗憾和期盼离开乐山的,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失去尽快来乐山的第二次机会。

  9月14日上午,当领导确定由我带鑫家次日飞成都再到乐山继续出差时,鑫家乐得直蹦,声称这次一定要好好的了却心愿。

  不料鑫家高兴得太早,还没订机票哩,他便被调回沈阳参加篮球比赛。

  接替鑫家的是我的同事旭东,一个很有内秀的同龄人,一个和我们领导一样喜欢静养不爱旅游的人。

  好在年纪都差不多,好在这次是我带队,好在我能说服旭东和我一起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文美景。

  这一次,我俩在乐山呆了半个月,利用周末去了不少地方,玩得那个爽啊,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第二次到乐山遇到的第一个双休日是9月17日至18日。按照我的要求,负责开车保障我们的四川小伙儿小杨早早地设计好了旅游路线:17日去峨眉,18日去蜀南竹海。

  17日早饭后,天空不作美,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而且越下越大,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旭东有些犹豫,担心雨天上不了峨眉金顶。小杨也未置可否,等着我拿主意拍板。几乎没怎么考虑,我便作出了按计划进行的决定。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四川多雨,如果遇到雨天就不出行,恐怕什么美景都看不到。

  乐山离峨眉真的很近,不到半个小时,我们便抵达峨眉山市。

  到了峨眉山,才知道峨眉山原先叫娥媚山,意指该山像绝世美女的弯眉一样秀丽妩媚。

  到了峨眉山,才知道峨眉山市就在峨眉山脚下。

  到了峨眉山,才知道峨眉山市与眉山市不是一回事儿。峨眉山市是个县级市,归乐山市管辖;眉山市是个地级市,是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乡。

  瞧瞧,这就是旅游的好处。好多常识,光在书本上看是记不住的,只有到实地走走看看,才会牢牢地记在心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扯远了,还是继续说说我们的峨眉山之旅吧。

  当我们驱车赶到峨眉山脚下时,雨一直下,不过气氛还算融洽,运气也好得可以。小杨刚刚停车问路,便碰到一个单蹦的女导游,被我快刀斩乱麻地请上车,之后向峨眉金顶进发。

  如果没有记错,女导游应该叫熊美,一个能说会道的本地人。不过的她的川普说得实在别扭,旭东时不时问我她在讲些什么,我再充当翻译的角色。

  小熊同志搞笑得很,竟然说自己讲的普通话叫峨普!

  当时我就笑喷了。听说过川普,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还有峨普呢。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这次峨眉山之旅,生在东北长在东北的旭东算是彻底领会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不过小熊的口才确实可以。开车上山的路上,她一直在滔滔不绝讲着与峨眉山有关的传说和典故,慢声细语的,听起来倒也惬意。

  小熊讲了很多,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她对“峨眉四怪”的生动描述。

  按照小熊的说法,峨眉第一怪当数“蚯蚓当裤腰带”,说是这里的蚯蚓又长又粗,长得跟蛇一般大小,经常吓得游客们吱哇乱叫。

  峨眉第二怪是“枯叶变蝴蝶卖”,说是该山出产的一种非常珍惜的枯叶蝶,当地人为了赚钱,真拿枯黄的树叶制造能够以假乱真的枯叶蝶赝品。

  峨眉第三怪是“猴子能当猪卖”,说是来这里旅游的人太多,争先恐后地给猴子喂好吃的,结果猴子一个个肥胖如猪,还经常勒索要挟女游客,不给零食就往美女身上扑,还极不老实的动手动脚。我的乖乖,要是孙悟空得知他的后代如此好色,还不得重返峨眉整顿猴界秩序?哈哈,好玩好玩。

  峨眉第四是“青蛙也会弹琴说爱”,说得当地盛产一种青蛙,叫声优美得如同清脆悠扬的琴声,此起彼伏,你唱我和,就像对情歌的青年男女一般热闹。

  小熊说得绘声绘色,我们三个也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间便到了雷公坪。

  虽然是雨天,来冒雨登山的人依旧很多,雷公坪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到处都是车,到处都是人。因为按照景区规定,外来车辆一律在此停留,游人要么坐景区的车辆继续往上走,要么自己步行。

  到达此地之前,小熊用手机联系雷公坪的一家饭店老板,做通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允许我们的越野车直接开到通往金顶的索道所在处,代价是我们必须到这家饭店吃饭。

  驱车赶到坐索道的地方,发现到处都是汽车,费了好大功夫才找到停车的地方。

  这期间,尽职尽责的小熊已经买好门票租好大衣,把我们三个打扮成道士模样后,排队坐索道直奔金顶。

  通往峨眉金顶的索道车应该是我坐过的最好索道车了,产自奥地利,车厢宽敞透明,一次能坐百十来人,又快又稳,让人觉得很踏实,一点也不觉得害怕。

  我们的运气确实好得可以,刚上金顶时还细雨蒙蒙,一会儿就雨过天晴,连笼置在山顶的浓雾也逐渐知趣地散去。

  金顶为峨眉山游程的最高峰,海拔为3077米,顶上是个小平原,建有气势恢弘的金殿银殿,还有一座巨大的、金光闪闪、需仰视才能一睹尊容的十方普贤菩萨塑像。

  登上金顶,顿时觉得心胸开阔,豪情顿生。

  举目远眺,美丽的成都平原若隐若现,崇山峻岭错落有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清晰可见,贡嗄雪山尽收眼底还有那翻腾奔涌、时隐时现的云海,白如雪,动若兔,千姿百态,婀娜多姿,让人禁不住感叹大自然的无比神奇。

  金顶上人流如织,操着各地方言的游客来来往往,互相交流着看法和体会。

  照相留恋是必不可少的,连不怎么喜欢照相的旭东也来了兴致,和十方普贤合影,与云海合影,与金殿合影,你方照罢我登场,忙得不亦乐乎。

  最有艳福的要算年轻的帅气的小杨。

  他准备与云海合影时,正赶上一名美女抢了先机占了位置。美女的同伴没有跟上节奏,相机还没到来。

  我看机会难得,赶紧鼓动小杨上前和美女合影。那美女倒也大方,十分淡定从容地接受了邀请。

  我抓紧时间连拍了数张,之后向美女道谢走人。

  走了不到十米,我忽然想起应该再给小杨创造一个接触美女的机会,于是又鼓动她去找美女要QQ号,说是便于传寄照片。

  小杨美滋滋的去了,乐呵呵地回来,向我直竖大拇指。

  下午三点多钟,我们从金顶坐索道下山,再换乘越野车到雷公坪那家饭店吃了顿山珍。

  小熊建议我们在峨眉市住一宿,说是可以帮着安排让人心动的夜生活。

  哈哈,看看美景还可以,让人心动的夜生活还是免了吧。

  赶紧回乐山休息。次日,我们还去美丽的蜀南竹海哩。

  天高云淡;2011年10月30日07:07于沈阳蜗居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3: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味四川之04:竹海天下翠


       2011年10月31日;星期一 ; 梦回四川;感悟四川

       9月18日去蜀南竹海之前,我们三个对这里已经心驰神往了。

  从成都通往乐山的高速公路上,几乎每过一会儿,都会看到蜀南竹海设置道路两旁的巨大广告牌。

  来回往返于成乐之间,这样的广告牌看多了,心里自然会泛起阵阵涟漪:蜀南竹海真就那么美?

  我和旭东都没去过宜宾,来自四川遂宁的小杨虽为川人,同样是没去过位于宜宾境内的蜀南竹海。见我们两个数次提及蜀南竹海,小杨的兴致也彻底被激发再来,一再提起抽空一起去看看。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三个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9月18日,天空依然不作美,小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我们没有犹豫,毅然决然地从乐山驱车直奔200多公里之外的宜宾。

  乐宜高速刚刚通车不久,来往的车辆并不多。小杨于是开足马力,任由那辆崭新的越野车尽情发挥。

  不到两个小时,我们抵达五浪液的老家宜宾。

  到了宜宾,才知道蜀南竹海还有一段距离,至少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来不及体验酒城的醇厚,我们驱车穿城而过,直奔位于长宁县的蜀南竹海西大门而去。

  进入长宁境内,道路两旁的竹子逐渐多了起来。

  接近景区时,公路两旁的竹子已经成团成簇,遮天蔽日,蔚为壮观。

  我们抵达景区时,已是下午一点多钟了,平时按点吃饭的我们早已饥肠辘辘。赶紧在山下找了家经营竹子美味的农家乐,点了几道与竹子有关的特色菜,花钱不多,吃得却很过瘾。

  除了东北少见的新鲜竹笋和竹荪,竟然还有一种叫竹蛋的菌类,不规则的圆形状,滑滑的,鲜鲜的,入口那个美啊,真是难以形容。

  品尝过竹鲜美食,我们驱车直奔景区而去。

  入口处,依旧是车满为患,人流如织。

  不过我们的运气依旧可以:不仅很快找到车位,还找到了一位娇小可爱的女导游。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原本阴雨绵绵的老天竟然开了眼,不再继续伤心落泪。

  确定找什么样的导游时,我和旭东一如既往地给予小杨充分的选择权:年轻漂亮就好,你喜欢就好。

  哈哈,出门旅游,图的就是开心,干嘛不找个美女导游饱饱眼福呢?美景加美女,那才叫真美哩。

  小杨找来的导演姓李,名字没记住,算是我的本家。

  和大多数导游一样,小李的口才同样是超级棒,说起蜀南竹海来,绝对是信手拈来,头头是道。

  小李告诉我们,蜀南竹海原名万岭箐。据传北宋着名诗人黄庭坚到此游玩,见此翠竹海洋,连连赞叹:“壮哉,竹波万里,峨眉姐妹耳!”随即持扫帚为笔,在黄伞石上书“万岭箐”三字,因而得名。

  小李告诉我们,蜀南竹海可谓是竹的海洋,7万余亩翠竹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这里生长着15属58种竹子,除盛产常见的楠竹、水竹、慈竹外,还有紫竹、罗汉竹、人面竹、鸳鸯竹等珍稀竹种。夏日一片葱茏,冬日一片银白,是国内外少有的大面积竹景,与恐龙、石林、悬棺并称川南四绝。

  小李告诉我们,蜀南竹海的开发与出名与四川籍名将、国防部原部长长张爱萍将军息息相关。当年,正是在张老将军的大力支持下,蜀南竹海才被逐渐开发出来并慢慢有了名气。

  小李告诉我们,蜀南竹海景点124个,其中一级景点15个,二级景点19个,素以雄、险、幽、峻、秀着名。其中天皇寺,天宝寨、仙寓洞、青龙湖、七彩飞瀑、古战场、观云亭、翡翠长廊、茶化山、花溪十三桥等景观被称为“竹海十佳”。

  小李滔滔不绝地讲着竹海的一切,我们三个听得云里雾里,个个都在暗暗这个小姑娘真是能讲。

  后来到网上一搜索,才发现小李讲的那些并不新奇,网上应有尽有,说的比她还详细。

  不过必须承认,在徜徉在竹海里身临其境地听导游解说,与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还真就不是一回事儿。

  小李还告诉我们,到蜀南竹海游玩,没有一周时间,根本体会不到竹海的秀美与神奇,建议我们至少在竹海住上一晚,亲耳听听竹海涛声,亲口尝尝“熊猫大餐”。

  哈哈,真想在竹海住上一晚,真想听听竹海涛声,真想尝尝“熊猫大餐”,可惜真没那个时间啊。

  小李告诉我们,所谓“熊猫大餐”,是竹海人对竹子宴的别称。据说这种“熊猫大餐”全用与竹子有关的东西作为原料制作,好吃得不得了。

  遗憾啊遗憾,但也只能等今后再有时间来品尝了。

  置身茫茫竹海,看到满眼苍翠,我们三个大老爷们无比放松,心情如雨后天晴般明净快乐。

  竹海真美。举目四望,满眼都是竹子,高风亮节和纯粹绿色在这里实现了亲密无间的完美结合。

  竹海真翠。极目远眺,满眼都是苍翠,甚至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掉进了绿宝石镶嵌的神秘世界里。

  竹海真大。抬眼望去,满眼都是迷茫,根本无法想象这片绿色神奇的海洋究竟有多么宽广无垠。

  那天,我们开着越野车,上上下下的茫茫竹海的奔波着,只去了五六个景点,呆了三个多小时。

  时间有些长了,已经记不清每一个景点的名称,只记得到处都是竹子,到处都是苍翠。

  在蜀南竹海,你会看到以前只能在大片里才能看到的真实美景。

  除了(《卧虎藏龙》)、《十面埋伏》,这里还拍过其它不少电影。

  在小李的带领下,我们去过电影里看到了那个绿如宝石、美如仙境的湖泊,还在旁边照相留恋。

  不过实景并没有电影中那么美丽,也没那么大,更为重要的,是看不到章子怡一样的美女在湖面或竹海上飞来飞去。

  听小李讲,蜀南竹海是明星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成龙来过,李连杰来过,很多明星都来过。

  小李告诉我,她还负责为大歌星张靓颖当过导游。

  不过刚开始小李并知道她服务的对象是她极其喜欢张靓颖,只觉得这个美女极其面熟,就是没想起来她是谁。

  那次,张靓颖刚到宜宾参加过什么演出,作为张靓颖的超级粉丝,自然会见缝插针地说起张靓颖在宜宾演出的点点滴滴。

  那天张靓颖戴着墨镜,只小李这么讲,只是笑笑没说什么。她的助理最终没有忍住,告诉小李那个美女就是张靓颖。

  小李那个激动啊,又是拥抱又是照相,还要了一张张靓颖签字的玉照。

  后来,小李将这张张靓颖手亲笔照卖给了一位超级喜欢张靓颖的外地男游客。

  当时,小李壮着胆子要600块钱,那位帅哥根本没讲价,痛痛快快地掏钱走人。

  小李那个后悔啊,后悔自己不该轻易卖掉偶像的签名玉照,后悔不该那么便宜就出手了。

  小李讲,当时看那帅哥的急切表情,要他个一千两千的,估计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成交。

  哈哈,看来美女的诱惑力确实够大啊。

  比起秀色可餐的美女,蜀南竹海的美景更让人着迷。

  为了欣赏竹海美景,我们还坐上索道,一上一下,从空中鸟瞰竹海的苍翠和秀美。

  那真是竹的海洋、绿的世界。如果你闭上眼睛,甚至能听到阵阵涛声,感到到大海一样的辽阔和深遂。

  蜀南竹海的索道工作人员很有经济头脑,或上或下的时候,都有一个隐藏在竹林的音箱提醒你:准备拍照,请做好准备。

  下了索道车,一定会有工作人员坐在电脑跟前,指着他们抢拍的照片,问你需不需要留个纪念。

  当然,竹海同样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论是现场打印照片还是拷贝,多多少少都要付些银两。

  我们还去过竹海十景之一的七彩飞瀑。尽管是天然与人工的结合体,却一样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

  蜀南竹海,去了不会后悔的地方。

  蜀南竹海,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

  天高云淡 ;2011年10月31日07:10于沈阳蜗居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4: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渝夫 于 2020-2-12 04:15 编辑

品味四川之05:好一座酒香弥漫的城市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 病房里 ;病床上

      想来是目的性还强,9月18日驱车去蜀南竹海和返回乐山时,两次从宜宾穿城而过,两次都是走马观花。

  甚至连走马观花都说不上,典型的浮皮潦草,典型的浮光掠影。

  不过弥漫在城市上空的浓浓酒香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胜酒力的旭东甚至夸张地感叹和叮嘱小杨:这酒劲儿也太大了,赶紧开车,否则容易醉过去的。

  哈哈,宜宾对于我来说却没这么糟糕,绝对算是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没来四川长期出差之前,除了峨眉山、青城山、九寨沟、都江堰等名胜古迹外,我最想去的蜀中城市还两个:一个是五粮液的故乡宜宾,另一个是素有雨城美誉的雅安。

  这个可能与我那淡淡的不着调的人文情怀有关。

  说不上嗜酒,但对于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功夫确实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不上喜爱浪漫,可对那些描写雨中漫步的温馨情节确实很有感觉。

  想去宜宾,是想去探寻名酒之都背后的那些文化背景;想去雅安,是想体验一下雨城与众不同的别致风景和优雅心情。

  所以,当我们驱车从宜宾高速路口下来时,原本昏昏欲睡的我顿时清醒过来,强打精神,兴奋神经,睁大双眼,四处观望,生怕错过了这座早就想来的城市。

  实在的讲,在我去过的大中城市中,宜宾的城市建设确实一般般。

  可能我们经过的路线不涉及繁华地段,看起来多少有些凌乱,丝毫没有感觉到作为名酒之乡的脱俗与典雅。

  也有让我兴奋不已的东西。比如弥漫城市上空的浓浓酒香,让我不用举杯便在五粮液的老家品咂到了美酒的甘醇。

  那酒香真是浓烈啊,甚至不用打开车窗,酒香也会钻入你的车里,飘入你的鼻孔,沁入你的心脾。

  那酒香真是醇香啊,浓浓的,甜甜的,深深的呼吸一下,慢慢的品咂一番,真能品尝出美酒的滋味来。

  那天在蜀南竹海,导游小李说起自己的家乡宜宾,自豪得无以复加,似乎这里就是天上仙境,这里就是人间天堂。

  也难怪小李那么发自肺腑的自豪,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确实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好地方。

  比如被誉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的僰人悬棺(音bo,类“博”)。在只有善于攀爬的灵猴方可抵达的垂直山壁上,悬置着200多具黑色棺木,山壁上还描绘有粗犷的暗红色壁画。这是多么奇特的丧葬习俗,背后又有多少密一样的神奇故事?

  比如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镇”的李庄古镇。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梁思成、林微音等文化名人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镇子里,一定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文化熏陶和精神洗礼。

  比如国内唯一可以与贵州茅台抗衡的五浪液集团。据说不仅可以参观五粮液生产的全过程,还可能免费品尝纯正的五粮液美酒。如此美事,对于喝酒的朋友来说肯定是个不小的诱惑吧?

  到了宜宾城或蜀南竹海,不时会看到云南的车辆在眼前驶过。宜宾竟然与云南接壤,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仔细想想也不足为怪。原本,我就是个没有方向感的人。对于广袤的神州大地和并不复杂的中国版图,至今仍是一头雾水。

  这样的人竟然还喜欢旅游,想想都非常可笑。

  尽管如此可笑,当我看到云南的车辆在宜宾境内进进出出时,我还是忍不住信马由缰地畅想:如果驱车去彩云之南,那该有多美!

  哈哈,能不能去再说,先做个梦不行吗?

  天高云淡  ;2011年11月1日06:27于沈阳某医院软伤三科208病房26病床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4: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渝夫 于 2020-2-12 04:15 编辑

品味四川之06:神秘的乐山大佛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 寂静病房 ;鼾声四起

       第一次知道乐山大佛,应该是上小学时候的事情。

  具体哪一年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时流行看一部刘晓庆主演的电影《神秘的大佛》,一部非常好看的武打电影。

  后来才知道,刘晓庆竟然是四川人,《神秘的大佛》竟然是中国大陆的首部武打题材的电影。而电影中那个高大得让人怀疑真假的坐佛,竟然就是鼎鼎有名的乐山大佛。

  后来陆续听到有人提起乐山大佛,提起乐山大佛的壮观与神奇。于是就萌生了一定要去看看的想法,只是苦于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8月31日,当我和领导到北京受领某项特殊任务时,当我知道这项特殊任务涉及四川乐山时,我就知道我一定会是那个被派往四川乐山出差的人。

  不为别的,只因我是四川人,只因我熟悉四川的风土人情,只因我还会说一口还算地道的四川话,只因这样工作起来可能更便捷一些。

  那时,我没想到会在乐山呆那么长时间,更没想到竟然还能先后三次近距离接触神秘的乐山大佛。

  第一次虽然有些走马观花的嫌疑,但在导游的快速解说下,我还是对乐山大佛有了个大致的了解,为随后两次的再度瞻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有了第一次,我才了解到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正是有了第一次,我才了解到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由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镇慑水怪、普渡众生而发起,并亲自云游四方筹措资金并启动修凿任务。海通死后,由其弟子接手修筑。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历时90年的风风雨雨,乐山大佛终于完工, 被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正是有了第一次,我才了解到乐山大佛虽为坐佛,但依然高达71米,素有“山有多高,佛有多高”的美誉。如今,大佛景区已与峨眉山风景区全二为一,自古以来就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第二次去乐山大佛,是在间隔半个月之后的某天下午五点左右。

  当时,当天的工作告一段落,再去别的部门已很难找到工作人员的影子,我和小杨便陪第一次来乐山的旭东去看乐山大佛。

  四川所有旅游景点均向现役军人免费开放,只要手持有效的军官证或士兵证,每个景点都能畅通无阻。

  在乐山大佛的入口处,我们却意外地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我是第一个进去的,没有遇到任何阻拦。等到旭东拿着军官证准备进门时,却被细心的女服务员看出了破绽。

  原来,旭东军官证上军衔一栏写的是中校,帖在上面的照片却是个少校。那位女服务员据此认为此证有假,说啥不让免费进入。

  我和小杨上前解释了一大通,那位女生总算开了脸面,旭东也总算涉险过关,顺利进入景区大门。

  这一次,我们没请导游,而是由二度光顾的我和小杨当起了免费导游。

  在通往山顶的路上,遇到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苏东坡书写的那个大大的“佛”字。

  但凡来看乐山大佛的人,多半都会在此合影留恋。苏东坡那挥洒自如的书法作品,也就这样被带到世界各地。

  拾阶而上,除了道边不时出现的、或大或小的、风化严重的大小佛像,最吸人眼球的,可能算是与苏东坡有关的人文古迹了。

  乐山古称嘉州,苏东坡曾经在这里当过最高行政长官。

  想来算是以权谋私吧,嗜酒如命的老苏同志在乐山大佛附近留下了不少不可磨灭的“罪证”或是印迹。

  那时候,老苏同志经常背着个酒壶,不时到栖霞峰饮酒作诗,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那时候,老苏同志经常在大佛的陪伴下才思泉涌,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

  至今,在通往山顶小路上的岩壁上,依然留有后人为纪念苏东坡而刻下的文字。

  让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两个大大的“仰苏”二字了,还有上面的那行“苏东坡载酒时游处”。

  仰苏,敬仰苏轼苏东坡之意。

  其实,何止是古人,大凡喜欢文字的人,包括今天的我们,有几个不敬仰苏东坡的才学呢?

  那天,我们三个拾阶而上,走走停停,说说笑笑,走了大约20分钟左右,终于抵达栖霞峰顶,抵达乐山大佛头顶的地方。

  比大佛的头顶稍高的,是在中国佛教界地位很高的凌云寺。

  挂在凌云寺大门上的“凌云寺”三字有些蹊跷。尤其是那个“凌”字,竟然不是两点水,而是三点水。

  一打听,才知道这不是错别字,而是故意写成这样,暗指凌云寺面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条大江大河。

  这一次,除了从高处瞻仰大佛,我们三个顺着陡峭的石阶一路走下去,小心翼翼地走到大佛脚下,从不同角度感受大佛的威严或慈祥。

虽为危襟正坐的坐佛,乐山大佛依然那么庄严肃穆,依然给人一种不言自威的敬畏感。

  我注意到,越是到大佛跟前,越少听到大声喧哗或说笑声,人们一个个轻言细语,生怕惊动或激怒了神秘的乐山大佛。

  到了大佛脚下,我们三个开始从不同角度与大佛合影。

  小杨很有创意,指挥我和旭东先后站在大佛裆下位置照相,还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经典之语:“活在裆下(当下)太重要了,必须好好活在当下。”

  再上到山顶时,我们特意到海通和尚当年监工居住的山洞跟前,与他的塑像合影留念,并向这位致力于普度众生的高僧表达我们的敬意。

  据史料记载,当年海通和尚云游四海募集回来巨额资金后,当地官员前来勒索这笔巨款,海通和尚誓死不从,以一对眼珠的代价留住了修建大佛的经费,留下了“自目可剜,佛财难得”的动人故事。

  几天后,我们利用休息时间来到乐山市滨江路,来到岷江之畔,从对岸远观神秘壮观的乐山大佛。

  我们还坐着每人一元的渡船过了奔腾的岷江,来到三江汇合冲击形成的江心小岛上,在更为合适的时空上接近和感受神秘而壮观的乐山大佛。

  与在跟前相比,在小心小鸟上远观乐山大佛,更能感受到大佛的慈悲与威严。

  面对涛涛江水,面对芸芸众生,已经静坐1208年的乐山大佛是不是看透看穿了什么?

  天高云淡 ;2011年11月2日06:28于沈阳某医院软伤三科208病房26病床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4: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渝夫 于 2020-2-12 04:16 编辑

品味四川之7:青城天下幽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 快乐住院 ;品味继续

       9月24日去青城山之前,我对这个道教圣地的了解,仅仅局限于金庸的那些武侠小说。

  在金大侠出神入化的武侠世界里,青城派从来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派别,有时甚至与同为道教信徒的武当派齐驾并驱。

  所不同的,只是武当山出了个名气更大的张三丰而已。而青城山所缺少的,正是张三丰这样的标志性历史人物。

  但这并不影响青城山成为道教圣地,并不影响青城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不影响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游客。

  去青城山之前,我习惯性地上百度查找相关信息,得知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距离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只有10公里的路程。

  我还得知青城山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在川中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我还得知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时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9月24日一大早,我和小杨、小杨的姐姐小兰驱车离开成都,利用难得的双休日直奔成都下属的县级市都江堰而去。

  原本,同事旭东也要前往的,甚至已于头天晚上和我一起从乐山抵达成都。后因乐山有点急事需要他去处理,而我当晚又要到双流机场接几个重要的客人,我们两个便各奔东西,他回乐山,我按计划进行我的品味四川之旅。

  小兰是小杨的亲姐姐,一个很清秀很开朗的女孩子。可能是岁数相差太小的缘故,可能是军人更成熟一些,一路走来,总听到姐弟俩在不停地拌嘴,而占上风的总是小杨,小兰也不去争什么大姐的权威,任由弟弟抱怨这抱怨那,从不生气或是反驳。我甚至怀疑小杨是哥哥、小兰是妹妹更为合适。

  在姐弟俩的拌嘴中,越野车只用了半个小时便跑68公里的成灌(灌,指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灌区之意)高速,抵达都江堰市区。

  这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旅游城市,一进城区,随处可见以“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为主题的各类广告牌。

  这句广告词,让我想到了武当山在央视投放的旅游广告:“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

  嘿嘿,如此异曲同工,到底是谁在克隆谁呢?抑或心有灵犀?还是纯属巧合?仔细想想,还真有点意思。

  青城山离都江堰市区很近,穿城而过之后,再有三五公里的路程,巍巍的大山便出现在眼前。

  青城山景区面积很大,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景区。相对而言,前山算是主景区,后山景区主要以休闲和农家乐为主。

  听小杨进,他第一次来青城山时去的就是后山,到那里什么风景也没欣赏到,一到地方就猫到农家乐里打麻将,一打就是一天,之后吃顿饭喝顿酒,迷迷糊糊就返回了成都。

  嘿嘿,远道而来的我肯定不会重蹈覆辙,决定直奔前山。

  前山入口处,依旧是车满为患,依旧是人流如织。我们的运气依旧出奇的好,很快幸运找到车位。

  这一次,因为小兰来过青城山,我和小杨一商量,便没有请导游,来了回彻彻底底的自助旅游。

  一进青城山,不用走多远,新鲜清新的空气便扑面而来。

  据称,青城山里的负氧离子是平地的上万倍,来这里爬一回山,等于彻底清洗一次肺部,对于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难怪上山的路上有那么多中老年朋友,想来他们都是为健康而来吧?

  青城山素以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幽静净洁取胜,山势并不险峻,爬起来也不那么吃力。

  但为了节省时间,上山途中,我们三个还是选择坐了一段索道,之后拾阶而上,先后经过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等人文景点。

  上山途中,我们看到路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写有“汶川5.12大地震遗迹”的字样。

  一了解才知道, 在5.12大地震中,离震中映秀很近的青城山受到严重破坏,好多景点都有破损现象,像我们看到的那块巨大落石,当时并不鲜见。

  当然,青城山最吸引人的不是这些地震遗迹,而是无处不在的道教文化。

  既为道教名山,青城的人文景观全部围绕道教大做文章。以前在传说和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些神仙,一个个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什么玉皇大帝,什么太上老君,包括各显神通的逍遥八仙,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实在讲,对于道教,我了解得并不多,兴趣也不是那么浓厚。

  尽管如此,我还是被青城山浓厚的道教氛围深深吸引。

  在各个道观里,值守的道士们大都不言不语,不像其它景点里的和尚师傅那么热情,也没看到有道士在极力兜售香火,一切全由游客作主,一切全由施主作主。

  遇到向道仙们跪拜或捐助香钱的游客,不论人多人少,不论捐助多少,值守的道士都会一视同仁地敲钟致意,面无表情,淡定而从容。

  一路往上走去,这样的场景一再出现,让我这个长期对旅游景区内寺庙过度商业化耿耿于怀的家伙受到强烈震撼,心里不由掠过一阵感动,为道家的超凡脱俗,为道士的淡然出世。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攀爬,我们三人抵达青城第一峰绝顶(又称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抵达老君阁。

  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之意。 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

  所谓老君,就是指老子这位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他被道教尊为祖师,供道教信徒顶礼膜拜。

  下山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路线,也因此欣赏到了不同的风景,甚至还经过了一段堪称奇险的石梯,很有九曲十八盘的味道。

  路过朝阳洞时,特意钻进洞口,以为里面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景致,结果大失所望:洞里烟雾缭绕,饭菜飘香,显然一派人间烟火的景象。

  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和小杨体力尚可,小兰有些吃力,时不时的被我们落在身后。我和小杨不得不走走停停,静候小兰不紧不慢的赶来。

  下山途中,不时遇到负重前行的挑山夫,一个个汗流浃背,一个个骨瘦如柴,生活的艰辛那么清晰地写在他们布满汗水的脸上。

  下山途中,还偶遇一个双目失明的老者,一步一步地探索着前进,嘴里还吹着动听的笛子,那么投入,那么执着。

  路过的行人或驻足静听,或满怀敬意地从身边经过,时不时的,还有人往老人的上衣口袋里塞进五元十元的零钱。

  那一刻,我看到了真善美,看到了无处不在的人间真情。

  天高云淡 ;2011年11月3日05:54于沈阳某医院软伤三科208病房26病床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4: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渝夫 于 2020-2-12 04:16 编辑

品味四川之8: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0; 熬夜整材料  ;开心写日志

  9月24日那天,如果不是我一再坚持,我极有可能错过古老的、神往已久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其实,早在去青城山之前,我就建议先去看都江堰。可小杨一再声称都江堰没啥看头,去了也看不懂,看了直后悔,还不如不去。

  从映秀回来,我再次提出去看看都江堰。小杨继续坚持他的观点,说是不如回成都市区看看那些知名的景点。

  我一再坚持,绘声绘色地讲着那些道听途说的与都江堰有关的信息,力争改变小杨对都江堰的成见。

  因为我知道,并不是所有去过的地方都能再去。有些地方,有些风景,有些人,错过了就错过了,很难再有重新见过的机会。

  见我如此坚持,小杨彻底服了气,从都汶高速下来后,再次驱车穿越都江堰城区,直奔李冰父子缔造的那个史上最牛的水利奇迹。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蜀郡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这在古今中外的水利建设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传奇,成为世界公认的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都江堰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据统计,两千多年,除了防洪减灾,都江堰还灌溉了成都平原40余县、超过1000万亩的良田。

  如此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我实在没有错过它的任何理由。

  我们抵达都江堰水利工程风景区入口时,已是24日下午四点多钟。但景区区依然人流如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正兴致勃勃地感悟这个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伟大水利工程。

  进了景区,沿着长长的通道走去,两面全是历朝历代关注和支持过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名人名士,比如诸葛亮,比如李鸿章……

  通道两旁,还能看到上千年的银杏,还有造型别致的大小喷泉。

  原本想去看看供奉在二王庙里的李冰父子,但自“5.12汶川大地震”遭遇毁灭性损毁以来,二王庙一直处于修复状态,至今仍未对游人开放。

  终于进入核心景区了,终于看到向往多时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了。

  进了核心景区,才知道小杨之前的说法并不为过。如果没有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如果没有导游的讲解,自个儿真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祸害千年的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我们抵达的第一个景点是鱼嘴分水堤。

  所谓“鱼嘴”,是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接下来是飞沙堰。其实就是“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着功能。

  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常,像我这样的外行甚至看不出什么道道,但听说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和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甚至引发洪灾危害下游。飞沙堰很好地能解决了这一难题。

  最后看到的是宝瓶口,也就是起“节制闸”作用的地方。

  宝瓶口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为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着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除以上景点,就是后期陆续修建的辅助工程了。

  这些辅助工程虽然规模更为宏大,看起来也更为壮观,但怎么看都觉得别扭,“政绩工程”这四个字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久久不曾离去。

  天高云淡 ;2011年11月5日06:41于沈阳某医院软伤三科208病房26病床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4: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渝夫 于 2020-2-12 04:16 编辑

品味四川之9:我不是仁者,但我喜欢上了乐山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 回家小调整 ;今晚回医院

  从没想过自己和乐山会有这么深的交集。

  年近不惑,走过的地方不少,除了工作过的边境地带和内陆城市,连续呆上20天以上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另一个就是四川省乐山市。

  我还算个有人缘的家伙,2004年连续在佳木斯工作70余天,结交了一帮当地的警察朋友,至今还经常联系。

  今年7月中旬,我作为随员陪总政治部和军委纪委首长到佳木斯视察时,那几位已经升任支队长、办公室主任等职的警察大哥或老弟说啥也要见我一面。看我实在抽不开身,哥几个干脆开着警车提前抵达我们将作短暂停留的江边公园等我,见个面,握个手,之后我急匆匆地去追赶首长,随即上车继续前行。那几个哥们真是讲究,开着警车跟在我们车队后面,打开车窗,举着手机,一边和我通话,一边向我挥手,一直送到公路收费口。

  这次在乐山,由于任务实在特殊,再次结识了市公安局的几位大哥和那个天天配合我们工作的朱可老弟。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警察,我所接触的警察都很真诚,一个比一个豪爽,一个比一个讲究。

  越扯越远了,还是继续品味四川,继续品味乐山吧。

  乐山古称嘉州,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领地。

  乐山境内留存着上万座汉崖墓,特别是麻浩崖墓内的石刻浮雕和壁画,更是尽显中华文明之精髓。

  乐山是中国佛教的圣地。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传入乐山。东晋以后,佛教寺庙与日俱增,香火日趋旺盛。唐宋时期,乐山成为中国西南佛教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如今,乐山境内的峨眉山已经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乐山人杰地灵,俊杰辈出,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当代文化巨人郭沫若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历史上,李白、杜甫、岑参、范大成、黄庭坚、陆游等文化名人或在乐山为官,或在乐山游历,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乐山还出现过李密、苏洵、苏辙等着名文学家,当代“书坛怪杰”石鲁也是从这里走向了全中国,走向了全世界。

  为纪念乐山的文人骚客,这里修有三苏祠,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的故居也维护得很好。

  除了闻名遐迩的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乐山还有夹江千佛岩、青神中岩寺、罗城古镇、峨边黑竹沟、马边大风顶自然保、美女峰石林等人文胜景。虽然没有机会去走走看看,但光听这些名称,感觉就是一种享受。

  乐山这个地名,源自孔子的那句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嘿嘿,我不是仁者,但我真的喜欢上了乐山。

  喜欢乐山,源于这里浓厚的人文氛围。

  除了从未细细研究过的佛教文化,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这里为什么能出苏东坡、郭沫若现这样的大文豪。

  郭沫若1892年11月出生于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现属乐山市沙湾区),原名郭开贞,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更是继鲁迅之后文化界公认的革命领袖。

  那天参观乐山大佛时,导游小姐告诉我们:沫若这个笔名,源于郭开贞对故乡乐山的深深思念。

  原来,流经乐山大佛脚下大渡河古称沫水,同样流经乐山大佛脚下的青衣江古称若水。取名沫若,实际上是这位大文豪对故乡的无尽相思。

  在乐山期间,曾经去过沙湾区办事,好几次也动过去郭沫若的故居看一看的念头,终因工作太忙,也因后期同行的旭东对此类人文景观不感兴趣,还因自己的态度也不是那么坚决,于是一再错过,留下了不大不小的遗憾。

  喜欢乐山,源于这里闲适的生活状态。

  都说成都是座休闲城市,我看乐山也堪称休闲的典范。

  乐山人真的很会享受生活,工作不急不躁,生活不快不慢,每个人都那么悠然自得。

  还是说说我们在乐山期间的吃住行吧。

  先说吃。哈哈,乐山的美食真是有的一说。

  第一次到乐山时,因为有领导带队,公务性质的应酬多了一些。虽然去的都是比较上档次的饭店,但吃的并不太爽。

  嘿嘿,与领导一起吃饭,讲究太多,套路太繁琐,根本不可能尽情吃喝。

  也有吃得很爽的哥们。第一次和我一同前往的鑫家,明明是东北人,却对川菜情有独钟;明明享受不了麻辣,却偏偏又经不起诱惑。

  每天吃饭时,鑫家都吃得满头大汗,直呼好爽;每次如厕时,鑫家都痛苦得满头大汗,直呼难受。

  我拿他开涮:兄弟,你这可真是上下都爽啊!

  第二次去乐山市,我成了那个工作小组的负责人。这一次,我们没让乐山军分区接待,自己找宾馆,自己安排吃饭。

  那真是想吃啥就吃啥、想去哪吃就去哪吃嗬,超爽。

  那些天,我们几乎跑遍了乐山所有有点名气的小吃大排档。

  什么张公桥,什么牛耳桥,什么滨江路,能去的地方,我们几乎都去了。

  当然以川菜为主,而且换着花样吃。同事旭东能吃点川菜,但对麻辣比较敏感,总嚷嚷要吃东北菜。

  我的乖乖,这地方哪有地道的东北大炖菜啊。找了好多天,才找到一家做饺子的饭馆。

  那顿饭,旭东吃得津津有味,朱可、小杨和我却食之无味,如同嚼蜡。

  看来,饮食习惯这东西,真就改不了哈。

  再说说住。

  那二十多天里,我们居住的都是同一家宾馆:兴邦假日酒店。

  这家宾馆的条件真是不错,房间宽敞,床铺宽大,被褥干净又柔软。

  最让人感觉惬意的,是这里还提供免费的高速网线,还有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的长途电话。

  嘿嘿,比起我那个慢如蜗牛的无线网卡,在这里上网看帖子,简直爽得无以复加。

  再就是可以打免费长途电话。那些日子,空闲的时候,我从手机里翻找比较亲近的亲友电话,之后拨打过去,天南地北的一顿神侃,真是爽得不能再爽。

  最后说说行吧。

  在乐山的那二十多天里,因为有一台二十四小时提供保障的越野车,我们的出行相当顺利。

  刚开始,出行前还要在网上查询地址或联系电话。呆的时长了,我们对这里的大街小巷慢慢熟悉起来。尤其是司机小杨,简直成了乐山的活地图。

  天高云淡 ;2011年11月6日07:12于沈阳蜗居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4: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渝夫 于 2020-2-12 04:17 编辑

品味四川之10:金沙遗址—寻找断裂的远古文明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 老婆出门 ;独守病房

  应该是从9岁开始吧,儿子不再那么迷恋少儿频道里的那些动画片或是各大卫视反复播出的《家有儿女》,而是迷上了央视的科教频道,迷上了考古或探秘类的专题节目。

  也不知道小家伙儿哪来那么大兴趣,一到周末,不管我和邻家女孩怎么抗议,他都牢牢掌控着电视遥控器,锁定科教频道狂看猛看。

  我的邻家女孩并不喜欢此类节目,甚至有些害怕那些揭露古墓之秘的电视专题片,不止一次恳求儿子换台换节目,但屡遭拒绝。

  儿子喜欢历史探秘,可能与我的这一爱好有关。

  没事的时候,我与和小家伙讲一讲中外历史上那些离奇好玩的故事。儿子每次都是兴趣盎然,每次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每次都弄得我哑口无言。

  可能是感觉老爸也不过如此,在我的再三推荐下,儿子干脆自己看起了科教频道,顺带买了些考研探秘类的读物不时翻翻看看。

  哈哈,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看来我这播种功夫还算可以,想让儿子传承的,他都原封不动的继承了过去。

  比如都喜欢看书,比如都喜欢历史,比如都喜欢胡吹海侃。

  对于那些久远的历史,我真的很感兴趣。

  新到一个地方,我首先要去看的,一般是当地的博物馆。如果遇到古文化遗址,百分之百会前往拜访。

  9月29日下午,我和旭东忙完在乐山的前期工作任务返回成都准备撤离四川时,趁着半天的空闲,我们先后驱车去了金沙遗址、杜甫草堂和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

  对于金沙遗址,旭东和小杨都不太感兴趣,但碍于面子,还是陪我去了一趟。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区金沙遗址路(原名苏坡乡金沙村,现已拓展成为市区),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属于商周时代遗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一段沉睡了3000年之久的历史被发掘出来,从此“一醒惊天下”。

  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的文物,还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文物。其数量之多、品质之高,当时震惊了考古界和文物界。

  至今,考古人员仍未找到与金沙遗址有关的任何文字记载,甚至连只言片语都没发现。

  显然,这是一段与传承了5000年的中华文化断裂开了的远古文明,是一个需要去探寻去发现的文化传奇。

  那天,为了揭开金沙遗址的神秘面纱,弄清金沙文化的前世今生,我们特意请了一个女导游。

  彻底忘记了这位女导游的姓名,只记得她留短发,圆脸蛋,满面笑容,很有亲和力。

  尤其让我们惊喜不已的,是她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带点淡淡的北京味,还多少有些东北人说话的味道,听起来特别顺耳,特别舒服。

  在女导游的引领下,我们进入修建在遗址之上、完全封闭的金沙遗址博物馆,一同寻找那段断裂至今的远古文明。

  为了便于游客参观,博物馆的第一展厅保留了考古时留下的切面,四四方方的作业切面一个连着一个,像是在无声诉说着那些遥远的光辉岁月。

  实在的讲,对于我们这些门外汉来说,这些考古留下的切面真没啥意思,看不透彻,听不明白,简直就和读天书一般迷茫。

  相对而言,还是别的展厅陈列的那些珍贵文物更有助于我们了解金沙曾经的灿烂与辉煌。

  这里已经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精美程度极高,观赏价值极强。尤其是那些造型各异、小巧玲珑的金器,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比如那些黄金面具,据称与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面具很有渊源,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

  比如这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金箔,厚度仅为0.02厘米,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足见3000多年前古人雕刻工艺之精湛。

  比如那些种类繁多、色泽哪初、制作精美的玉器,刻纹极其细致,几何图形规整,让人不得不惊叹金沙曾经有过的高度文明。

  还有那些象牙雕刻艺术品,还有那些石人、石虎、石蛇、石龟,个个造型别致,个个栩栩如生。

  专家们一致认为,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对于研究古蜀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按照文字记载,成都有据可查的建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张仪筑成都城的战国晚期。而金沙遗址所出土的文物,远远早于这个年代。这就意味着成都甚至四川的古代史都将重写。

  据那名女导游讲,金沙遗址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

  金沙遗址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地内涵与外延,对蜀文化起源、发展、衰亡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谜找到了有力的证据。

  现在有种观点,认为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续,再现了古代蜀国的辉煌,复活了一段失落的历史,揭示了一个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代文明。

  完全可以大胆猜测:金沙当时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很有可能是古蜀国的又一都邑所在。

  解说过程中,那位女导游说了一个非常鲜明、非常独到的观点:历史是用来借鉴的,不是用来膜拜的。

  其核心意思,就是不能为了凸显某段历史的重要性而无情抹杀另一段历史,尊重事实,互相包容,在交流和传承中弘扬传统文化,全力打造属于所有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

  深以为然。

  天高云淡 ;2011年11月7日06:40于沈阳某医院209病房27病床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