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不能忘却的奉献:一道公式题,算一算19年来30万自主人的牺牲与付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7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5-8 09:27:19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兵心网 于 2020-5-8 09:28 编辑

不能忘却的奉献:

一道公式题,算一算19年来

30万自主人的牺牲与付出


有人说,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被国家养着,不用上班每月还有一笔“不菲”的退役金,而且活到老,拿到老,多么划算。存有这种认识的人,要么不了解这个群体的由来和牺牲与付出,要么,是故意对对这个群体的奉献和牺牲做了选择性忘记。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究竟有着怎样的奉献与牺牲?我用这道公式来计算:“18年到30年的军旅奉献+风华正茂之时个人仕途的牺牲+对军队改革裁员和国家转业安置工作的付出+19年来为各级政府省出近30万公务员岗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奉献和牺牲”

说起自主人的奉献和牺牲,笔者先打一个比方。比如,对一个县领导或者局长说,工资每月给你照旧发,但要免掉你现有的职务,从此到老到死,一直是普通人一个,你干不干?

对于这道选择题,我想,100个官员里面,能够答应这个条件的可能没有几人。何以见得?因为,现实中总是有那么多人追求“体制”内的事业和前途,迷恋职权与仕途,一旦免职就如丧考妣,郁郁寡欢,即便年龄到杠不得不退休交权,也极不适应,感叹“风光不再”,“人走茶凉”。

而这个许多官员都不会选择的选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却义无反顾选择了。他们当中,虽说也有职务高低和行政干部、专业技术干部之分,但大部分在部队奋斗20多年甚至将近30年,其中相当一部分多年担任团、营职领导干部,能力过硬,成绩突出,根据国家的安置政策,他们在转业时即便被“降一职”安排,也并不是就不能安排到副县或科级领导职务。
IMG_20200508_092821.jpg

签到天数: 117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5-8 09:29:20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笔者转业前任职的某正团级单位,一名前主官转业后就安排了某县副县长,另一名主官也安置了一个县级市的副市长,并且从副市长到与副市长同等待遇的市政府党组成员,连续干了两届整整十年。另外,在前几年,河北某市在某年度的转业干部安排中,就将七八个正团职转业干部全部安排到县级党委常委或副县级领导岗位。即便在一些安置形势比较困难的地区,一些团职行政干部转业时即便安排不了领导实职,但也会在公务员系统安排相应的调研员等职务,在单位分管一定的事务。

因此,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来说,他们不仅把长达二三十年的美好青春奉献给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而且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和事业的辉煌期,转业时不要工作安排,主动放弃“仕途”,毅然走出“体制”,宁愿失去事业发展空间和社会身份认同,此后余生,甘于做一个仅靠退役金生存的普通人,这种顾全大局,体谅国家安置困难和减轻政府安置压力的思想,和不占地方“官位”、不争政府“编制”的选择,就是自主人的付出和牺牲!

正是这种牺牲,才在军改之年,消化了大批量的军转干部,减轻了地方的安置压力,确保了军改大业的顺利完成;正是这种牺牲,才在这19年间,为各级党委政府省下了近30万的公务员职位,并且真正趟开了领导干部自愿“能上能下”的路子。

有人也许会说,“体制”外怎么样,“体制”内又能怎么样?好,笔者再打一个比方。假如一个普通的转业士官安置到某局,即便当一名普通职工,一旦有事要找局领导,不管是否受理,至少还能找到、见到,而已经成为普通社会人的自主择业干部,有事别说能否见到这些领导,甚至就是那些单位的大门,都不一定让你进去。

这就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差异。在当今人情社会,谁能保证自己或者自己的家庭从来不去找人办一次事?在“体制”内的,且不说明里暗里的待遇怎样,单是这种所谓的“人脉”,就是社会生存离不开的一笔资源。而对于自主择业干部来说,即便能够顺利实现就业创业,也是“体制”外打拼,难以拥有这些便利和资源。

说到就业创业,又有人会说,你们不是自主择业吗,你们“择业”了,不就在退役金的基础上,又多一份收入。确实,自主择业干部中不乏特长突出和能力优异者,有的离开部队后,很快被新的单位聘用,或者自己成功创业。但是,也有许多自主择业干部再就业时,由于年龄和专业的限制,就业并不顺利,有的在创业时还栽了跟斗,可谓“风雨人生路,苦乐心自知”。

签到天数: 117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5-8 09:29:44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对很多招聘单位来说,年龄就是一条硬杠,一些自主择业干部反映,一过了40岁,求职简历递出去大都石沉大海。笔者从网上看到一份统计:自主择业干部创业成功的不到十分之一,靠自己一技之长打工月薪一万以上的不到十分之二,月薪3000元~1万的不到十分之四,月薪3000以下约百分之五,其余的(约百分之二十五)没有工作,完全靠退役金生活。另外,年龄到了55岁以后,能够继续工作的不足百分之二十。

还有一个网友讲到,他曾经在工地上看到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穿着一身旧的迷彩服,留着军人短发,一问,原来是位自主择业干部。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要还,生活压力很大,但他自己又没有技术特长,因此放下面子来工地打工,每天汗流浃背和农民工一道做钢结构。

笔者老家还有一位正团职领导,十年前自主择业后和朋友一起开公司,谁料生意失败,欠下了数百万的外债,卖了住房都还不够,此后余生恐怕就要在巨额债务的重负下度过。战友们谈起他,想起他的今昔对比,无不唏嘘。

但是,一朝是军人,终身铸军魂。即便在体制外风雨打拼,广大自主择业干部依然怀以爱党爱国和服务人民的热血忠诚,以一己之力,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无声地推动着社会前行。一旦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会义无反顾,为国为民重披战袍。比如,在这次疫情面前,许多自主择业干部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在各个地域、各种岗位,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以实际行动履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诤诤誓言,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签到天数: 117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5-8 09:30:06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3日,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在一版通栏发布长篇通讯,以《疾风知劲草 危难见真情》为题,报道了广大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响应组织号召投身战“疫”一线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

这些天,看到由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退役金问题引起的一些争议,笔者不由想起了古人“移木建信”的典故。同时,还看到一位自主人说:我坚决赞同你今天变政策,不过,要变大家一起变,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穿越回去,重新选择一下安置方式呢?

我支持这个反问,也期待会有怎样的回答。同时,我还想再问那些处长、局长和县长们一个问题:如果让你为了国家大局而牺牲个人仕途,可以照样给你发工资,且不让你被“系数”,但是,你要立马把屁股下的“官位”腾出来,免去你当前所有职务和权力,此后余生到老到死,都和我们自主人一样做一个普通人,你愿意吗?如果愿意,会有多少人,在全国,也有30万吗?

西藏兵心网源于:静静的拒马河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