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沈阳兵心网 - 

驳壳枪!那个时代标志性武器品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8: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这幅徐海东的照片,佩挂着的驳克枪就更清楚了。
00ff794e793c1a5065f517.jpg
徐海东佩带驳壳枪照片


  其他几支红军长征队伍与红二十五军组建手枪团的做法有所不同,在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所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曾引用过余秋里将军的一段回忆:长征途中,时任红六军团十八团政委的余秋里率部在贵州章坝附近与国民党万耀煌纵队遭遇,战斗中他发现敌人使用了一种火力类似轻机枪的“二十响”手枪。战斗非常惨烈,但红军最后还是以重大牺牲为代价,缴获了敌人的8支自动型驳壳枪(“二十响”、“快慢机”),余秋里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种新式武器。当时,红六军团从正中插入将敌人纵队劈成两半,红十八团碰上的恰好是敌二十五军指挥部,虽然万耀煌所部并非完全是中央嫡系部队,但敌指挥部的警卫部队还是配备了相当数量的M1932之类的速射驳壳枪。

  红军长征途中不只一次与“二十响”“快慢机”打过交道,在各次战斗中缴获的这种手枪实际上成为红军的重要突击装备之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留下了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们一手攀铁索、一手持驳壳枪猛烈射击的光辉形象。
00ff794e793c1a5065f517.jpg
油画:飞夺泸定桥


  红四方面军在和国民党胡宗南部以及青海“二马”的战斗中曾多次缴获过“快慢机”,这些装备后来在西路军的倪家营子、石窝等一系列悲壮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任红三十军代理军长的程世才后来回忆:1937年4月,在走出祁连山后,发生了西路军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战斗——白墩血战,当时西路军余部被两个旅的马匪骑兵分割包围,当敌人马队已冲到30米内的危急关头,程世才和警卫员们硬是凭借7支“快慢机”的火力,从1700名敌骑的两路包抄中杀开一条血路,最终带着最后的近500人突出重围。正是因为这种手枪在关键时刻屡建奇功,所以曾任西路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在抗战期间,一直以M1932型手枪作为随身佩枪,他是配用驳壳枪的我军最高级别领导人。

  红军和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所进行的游击战,样式多种多样——打伏击、化装奇袭、地道战、村落战、夜战等等,驳壳枪大派用场,尤其在短兵相接中用来得心应手。

  日军对驳壳枪的感觉那是非常复杂!日军装备的手枪“王八盒子”对阵驳壳枪,那会是毫无胜算的!不过,日军的对驳壳枪的态度非常务实,当年日军负责特种作战的精锐小队(如曾突袭八路军总部的华北日军“益子挺进队”)就普遍装备了“二十响”。

  在实战中,中国人对驳壳枪的使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驳壳枪射击时枪口跳动比较明显,一般连续射击时,第一枪以后的子弹就越来越不着边了,中国人创造了枪身横置(将枪身水平)射击,这样无论枪口怎样跳动,发射的子弹都处于水平方向,不会打飞,只会横扫一大片——枪手若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枪手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所以影视剧中霸气的驳壳枪开火镜头就是双枪横扫!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8: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中国人把驳壳枪用到了出神入化境地的例子是:当年有不少枪手携带两把以上的驳壳枪,一只置于木制枪套(枪匣)里,另一只为了便于快速拔枪射击则插在腰带上,要拔枪不被腰带影响,特意将这支枪身管上的准星磨平。电影中的李向阳双手持枪,注意,其右手所持驳壳枪就是磨平了准星的。钦佩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当年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00ff794e793c1a5065f517.jpg
平原游击队李向阳手持双枪


  即使磨平了准星,有的神枪手仍能甩手开火命中200米以外的电线。

  当然,磨平了准星,插拔、手枪容易造成枪管前端表面的磨损。所以聪明的国人又发明了“明套”(又叫“快套”),用弹性好的金属片制成卡子的形式,用来别住皮带,另一面弯成与枪身表面突棱上的凹槽相配合的形状,用来挂住手枪。“明套”真是不用木质枪盒的驳壳枪的绝配!

  中国人把驳壳枪用到了出神入化境地的例子还有一个:将毛瑟手枪从待发状态转变为击发状态不用手指扳动机头,而是“蹭开机头”!《铁道游击队》中有彭亮在肘部蹭开双枪机头的镜头,《亮剑》里有“和尚”在拔枪的同时在大腿上蹭开机头的场面。人枪合一啦!

  由于对驳壳枪的钟爱,我国堪称驳壳枪王国,不仅用多种方式进口,而且也大力仿制。德国、西班牙、中国,是世界上生产驳壳枪的主要国家,而中国又是使用驳壳枪最多的国家。有人估计,中国国内的驳壳枪占世界上驳壳枪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还有人认为,德国毛瑟兵工厂生产的150万支驳壳枪中有近四分之一卖到了中国,如果没有来自中国的订单支撑,毛瑟兵工厂可能早就倒闭了。

  除了自德国进口驳壳枪外,我国还进口西班牙生产的“皇家”等多种品牌的毛瑟手枪仿制品,西班牙产品与德国产品的外观大体相似,但内部结构有差异,而且西班牙产品质量高低有别,但价格相对要比德国产品便宜许多,其中MM31型和阿斯特拉900系列等型号在中国非常畅销,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市场。上海公安博物馆中至今还保存着孙中山先生用过的西班牙产阿斯特拉工艺型驳壳枪。

  驳壳枪在我国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德国原厂产品价格不菲,所以从1918年起,国内四川兵工厂便开始仿造该枪,据不完全统计,到1940年为止,国内共有11个兵工厂生产该系列手枪,仿制M1932型的厂家有5个,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军阀的工厂甚至是手工作坊也在仿造这种产品。仿制品中最有名的,当属山西军阀阎锡山控制下的太原兵工厂于1929年开始制造的点45吋/11.43mm口径的民国一七年式驳壳枪,该枪全长达到300mm,全重1.8Kg。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8: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这些仿制品大小、口径、内部结构和加工质量都差次不齐,但都具有统一的驳壳枪的外形。由于当时人们对毛瑟原厂产品的普遍信赖,这些国内仿制品上还常常打上仿冒的毛瑟标记。更有甚者,一些单发的土造手枪也会特地被做成驳壳枪的形状(包括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生产的土造手枪,见下图),毛瑟系列手枪在中国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00ff794e793c1a5065f517.jpg
土造手枪


  因此,国内的驳壳枪来路繁多、名称繁多、式样(变形)繁多(驳壳枪本身的种类就很多,加上各种变型和仿制品那就更加复杂了)。驳壳枪在国人眼中的区分方式非常具体、形象,还有些奇特,看看以下的驳壳枪不同名称和构造区分:

  德国造--广义上指产自德国的毛瑟手枪;狭义上仅指机匣上雕刻有汉字“德国制”字样的毛瑟手枪(不过,国内仿造的驳壳枪也会刻上“德国制”字样);

  快慢机--所有具有可以控制单发、连发机构的自动型毛瑟手枪的统称;该枪的枪身左侧后端有一个选择钮,选择钮指向“R”为连发、选择钮指向“N”为单发,因此被称为“快慢机”,最早由西班牙的公司于1927年生产,毛瑟兵工厂不甘落后,很快便推出M1932式自动型手枪,又被称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M712是毛瑟厂的该产品在商品目录中的编号;

  自来得--狭意上指国内仿造的1932年式M712毛瑟手枪,因该枪上雕刻有“自来得手枪”几个字;广义上泛指各种毛瑟手枪的统称,但“自来得”中的“得”并非是德国的“德”,来源于德语“自动装填”(Selbstlade)中lade的音译,lade相当于英语的load(指子弹上膛之意),当时包括政府文件和兵工资料在内的许多正式场合都使用“自来得”这个名称,当时国内厂家专门在其产品一侧刻上这几个汉字;
连枪--能够连发的毛瑟手枪的泛称;

  盒子炮--因毛瑟手枪的枪套为一个木盒,并且弹头飞到1000米外还有杀伤力,因此得在“盒子”后面又加上一个“炮”字来形容其威力;

  匣子枪--因毛瑟手枪的枪套(枪匣)的形式而得名;

  大肚匣子、二十响、廿响--毛瑟兵工厂制造的及西班牙和国内仿制的、可装20发弹匣的毛瑟连发手枪统称,因枪体前部机匣外侧凸起,象鼓了个大肚子,及可装弹20发而得名;最早的“二十响”是西班牙改良毛瑟而形成的M712快慢机型,毛瑟后来推出M1932式手枪可以用10发和20发两种弹匣;

  西班牙造大腰鼓--西班牙造阿期特拉M903、M904手枪,大肚匣子的一种,得名原因同大肚匣子;

  大镜面匣子--毛瑟手枪中,机匣侧面光滑平整、光可鉴人,且无任何凸起和铭文的那一种;
 
  长苗匣子、短苗匣子——毛瑟手枪的枪管长度不同,如枪管长155mm、140mm等,西班牙产的还有枪管长度超过180mm的型号;

  二十响长苗大镜面--西班牙造阿斯特拉M902手枪,因其20发弹匣为固定式,且侧面光滑平整,故名;

  小镜面盒子--天津大沽仿造的一种毛瑟手枪,外型从远看类似毛瑟警用型,短枪管,小握把,海螺型机锤,但机匣侧面光滑平整,故得名;

  在我国南方通常按枪管长度将毛瑟手枪分成三种型号——头号盒子(枪管长度140毫米,口径9毫米或7.63毫米);二号盒子(枪管长度132毫米,口径7.63毫米);三号盒子(枪管长度97mm,口径7.63毫米,即短枪管毛瑟手枪、毛瑟警用型手枪);但实际上,还有枪管长度超过180mm的(西班牙产品);

  在我国北方通常按照枪把的大小将毛瑟手枪分成三种型号——头把盒子(大握把);二把盒子(介于大小握把之间);三把盒子(小握把);但实际上,各种毛瑟手枪的握把至少有15种之多(其实,毛瑟手枪握把的设计并不适于手握,但毛瑟手枪存在多年来,仅是握把大小有区分,并没有得到改进,直至现代手枪抛弃了这种形式);

  在我国,也根据毛瑟手枪的不同口径来称呼——大眼盒子(太原兵工厂仿造的,其口径达11.43mm/点45吋,亦称为“民一七年式”);大红九(口径9毫米,为和其他口径相区别,在握把上刻有一个很大的阿拉伯数字“9”,并漆成醒目的红色,因而得名;不过,9mm口径的有毛瑟手枪弹、贝拉巴鲁姆弹和拉果弹,三者弹壳长度不同,威力也有差别,互不通用);当然,在国内最常见的,还是7.63mm口径的各式驳壳枪;

  插梭盒子--所有弹匣可拆的毛瑟及仿毛瑟手枪的统称,区别于弹匣(俗称梭子)不可拆的毛瑟手枪;

  马匣子--骑枪型毛瑟,因其枪管长,枪托固定在握把上,可兼作马枪(骑枪)用,故名;

  金鸡(机)圆眼盒子--大镜面匣子的一种,因枪的板机为黄铜制,形同金色,机锤则为大环圆孔,故名;

  七钉盒子--西班牙产阿斯特拉M900型仿毛瑟手枪,因其机匣侧面有用于组合枪体的7颗呈方型销钉而得名;

  旁开门盒子--同上,因其机匣可以从左侧打开一块,象开了一扇门,故得名;

  二把长八分盒子--长苗盒子的一款,因其枪管长度132毫米,较140毫米的一款略短,故得名;

  二把短八分盒子--一款短管毛瑟手枪,因其枪管略长于警用型,故得名。

  就此打住,对“名字”“俗称”最多、构造多变的手枪——驳壳枪而言,很难一一说全。

  总之,驳壳枪(盒子炮、匣子枪、快慢机、二十响、自来得……)由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一直到朝鲜战争,几乎无役不与,它和中国现代史、革命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军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仿制苏式轻武器,陆续列装了五四式手枪、五六式冲锋枪等自动武器,驳壳枪退出我军装备。我父亲钟爱的驳壳枪即于1957年上交。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8: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值今日,驳壳枪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对驳壳枪收藏情有独钟的大有人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太原兵工厂仿制的点45/11.43mm口径“民一七式”驳壳枪总共生产了约7000支,如今成为国内外枪械收藏者竞相追求的珍稀品种),而要把驳壳枪这种类型的手枪继续改朝换代的也还有人在(见下图)。

00ff794e793c1a5065f517.jpg
  驳壳枪成为了今日的工艺品。
00ff794e793c1a5065f517.jpg

  从原创的毛瑟军用手枪始,至各种山寨、水货驳壳枪(盒子炮、匣子枪、快慢机、二十响、自来得……)而仍不止,并且还会存在下去。只能说,神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