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那些年贵州兵与日本鬼子的生死较量!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1-23 15: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15377860058_5a52d4c4159bb829cd975720.jpeg

       贵州兵心网据史料记载:看看那些年贵州兵与日本鬼子的生死较量!
       松山,漫山高大挺拔的松树,仿佛当年远征军士兵的身影;我相信,那松脂的气息是他们灵魂永久散发的清香。站在松山主峰,遥看怒江东岸,群山巍峨连绵,被滇西的秋风吹成深沉的黛色。一根细若游丝的黄线在群山中蜿蜒盘旋着,越过山巅向远方飘去,这就是抗战期间闻名于世的滇缅公路。眼前,这根游丝在层峦迭嶂的大山中若隐若现,就像那段在人们心中若有若无的历史。然而六十八年前,中日滇西决战的战局以至全民族的安危,都悬在这根细细的游丝之上。 普普通通的松山,与周边的山峰一样,然而,当年却是倭寇钉在滇西的一颗坚硬的钉子。这根钉子死死钉住滇缅公路的咽喉,阻断了中国军队兵员和物资的西送。若不尽快拔除,中国军队在滇西将遭受无法面对的失败。所以,不惜一切代价攻克松山,是决死的命令。可是,松山却是倭寇精心营造的要塞,工事坚固无比,火力配置诡异,并辅之重炮、高射机枪和坦克,是一部残酷的“绞肉机器”。据守的倭寇是其精锐五十六师团凶悍的九州士兵,而最后攻击松山主阵地的士兵则是来自贵州乡村的善良农民,因而这场松山的攻防战便成了“贵州兵”与“九州兵”的生死较量。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5: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1515377860058_5a52d4c4159bb829cd975720.jpeg

     六十八年前的秋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残酷搏杀在这里展开。高海拔的松山,阴风冷雨,在陡峭的东坡,贵州士兵穿着单薄的衣衫,踏着湿滑的泥泞,艰难地向上仰攻,迎接他们的是来自不同方向密集的枪弹和炮弹,英勇的战士不断倒下,那些不屈的眼睛怅望着灰色的天空,炽热的鲜血深深地浸入松山的土地。战斗虽然异常惨烈,但没有人后退半步。尽管尸横满山,血凝焦土,最终,贵州兵战胜了九州兵,国人战胜了倭寇。但是,来自贵州的六千多名士兵却长眠在了这里。因此,松山记住了一个番号——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百零三师。那坚硬的纪念碑如同士兵们的铁骨,铮铮地屹立在松山之上,遒劲的碑文将他们的生命永远刻进历史。 岁月的风吹过了六十八年,漫步林中,当年的战壕、掩体和猫耳洞依然清晰如昨。瞑目遐思,那火舌喷吐的枪口,毅然决死的神情,前仆后继的身影,仍旧浮现眼前。 仰望这些高大的松树,整齐而坚强地挺立着,映衬着明净的碧空,就像那些视死如归的士兵。松树的材质其实并不十分坚硬,却能够支撑起大厦;松枝在风中的絮语十分轻柔,但汇聚起来,会形成排山倒海的如雷涛声。 据说,云南的松,惟有松山的最为高大,挺直,我想,是因为有了那些屹立的灵魂。 松山因满山的松树而得名,但在那场鏖战中,主峰被战火反复洗劫,几乎寸草无存;然而硝烟散去不久,幼松便纷纷自焦黑的土中长出,而后茁壮成长并参天蔽日。

       参天的松树雄伟茂盛,是士兵们的热血滋润了土地,哺育了他们,于是他们便化作士兵的英灵挺立在这里,以标准的军姿,不屈的精神。 他们也许会追忆过去,追忆六十八年前岁月的悲壮,追忆年轻的鲜血染遍这里的山岗;他们也许在眺望东方,因为那边是故乡,尽管时光流逝,那漫野的山花依旧年年开放,故乡还在把他们静静地守望。 追忆,眺望。归去来兮,却已是,生死两茫茫。 忽然间,听到一个女孩跟远方的朋友在通电话。那边问:“你在哪呢?” “我在松山呢。”她说。 “松山是哪呢?”远方的声音又问。 “嗯?……”女孩一时无语。 闻听对话,我心悲怆。真想请女孩把手机面向大山,让松树的涛声来将历史的故事告诉远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