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掌握住这五条,你也能识别传销犯罪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21 07: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X) ^' O: C5 d7 s+ N% W: U7 c5 c. E
近日,权健公司因涉嫌% }. Z$ k4 h* ]: e7 d# o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立案
$ f; h3 n1 R' _  f/ \/ {9 n$ }权健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8人2 K- O6 B/ R. `' b9 G( X. r
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L: Y/ h; W( x0 _6 R+ y% q1 f5 s4 A1 Q# X% g

6 @6 A% ~0 i2 Z2 F) _9 X* ?/ {传销行为的认定以及与直销的界限" A9 k8 g! j  g' @
是认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的要点$ j* Y/ t2 Q4 m
4 k/ Q+ L. K! `* o
传销行为
* P7 N* m$ M7 y: e! ?
3 p8 U. w2 ]$ {3 u  S+ y+ I
2 P6 O  H! y! {  O& y法信·推荐案例
9 ~. |; `8 x7 Q' I
以网络营销名义收取“入门费”,设置返利机制激励会员发展下线,以下线业绩或发展人员数量为依据计酬或返利的,可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叶经生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w2 r( E( g* i2 P( v* r5 m3 f
案例要旨: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利用网络发展会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以缴纳或者变相缴纳“入门费”为条件,获得提成和发展下线的资格。通过发展人员组成层级关系,并以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的依据,引诱被发展人员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追究刑事责任。
3 i+ a5 A) q* t5 ]3 r% W) s指导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微信、语音视频聊天室等社交平台作为新的营销方式被广泛运用。传销组织在手段上借助互联网不断翻新,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以“资本运作”“消费投资”“网络理财”“众筹”“慈善互助”等为名从事传销活动。常见的表现形式有:组织者、经营者注册成立电子商务企业,以此名义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以网络营销、网络直销等名义,变相收取入门费,设置各种返利机制,激励会员发展下线,上线从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下线的销售业绩中计酬,或以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酬或者返利。这类行为,不管其手段如何翻新,只要符合传销组织骗取财物、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本质特征的,应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论处。2 U) G6 s; i# z' y) X* D+ y
检察机关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案件,要紧扣传销活动骗取财物的本质特征和构成要件,收集、审查、运用证据。特别要注意针对传销网站的经营特征与其他合法经营网站的区别,重点收集涉及入门费、设层级、拉人头等传销基本特征的证据及企业资金投入、人员组成、资金来源去向、网站功能等方面的证据,揭示传销犯罪没有创造价值,经营模式难以持续,用后加入者的财物支付给先加入者,通过发展下线牟利骗取财物的本质特征。2 s* T- v8 O( H' z2 y; Z" S
审理法院: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原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法院)
4 ~' }+ Y6 c; Q1 L! F! e% R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批指导性案例(检例41号)

签到天数: 2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07: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信·裁判规则
, @0 Z% x  U' W8 g4 }1.明显区别于单层次直销的按销售计酬和多层次直销的团体计酬行为的“拉人头”计酬,成立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王艳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 c& v( t4 l, p: u* c/ |案例要旨:发展下线达近百余人,违法数额高达数十万余元,属于“拉人头”计酬,且明显区别于单层次直销的按销售计酬和多层次直销的团体计酬行为,符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构成特征的,成立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M9 C! @- g5 H1 @2 S8 Q# y" M! u6 k
审理法院:河南省固始县人民法院
9 t5 _3 u) ^+ p* |案例来源:《刑事审判参考》2013年第2辑(总第91辑)
& A2 e( h! P3 g9 F- k: B$ a+ h3 V6 y5 X' j' p& L: d" P& U
2.靠发展下线人员获取收入的行为应认定为传销——施永兵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0 g& Z; n- }  T* o: J# R% @
案例要旨:以推销商品的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购买商品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返利依据,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其行为本质属于传销,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 h* r0 D- O- S案号:(2011)镇刑二终字第12号7 p" y) f$ g- B1 ]& v. \
审理法院: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9 c& `5 y' z3 ~' R' @

' t( g: w* b) i3 R, |, p6 T3.为他人开发传销网络软件并参与运营的,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郭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b! X1 h) U! v& P9 S6 i5 O
案例要旨:被告人经营的公司为他人公司开发、维护可供传销活动使用的网络平台软件,并提供银行账户为运营该网络平台的资金流通账户,引诱社会人员在该网络平台软件上参与传销活动,对该行为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论处。
/ Z( i( ^% b1 O4 K1 g8 J& N审理法院: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
4 t( A1 ]/ y6 W4 W% U0 z案例来源: 《人民法院报》(2018年4月24日第3版)

签到天数: 2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07: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法信·司法观点
+ ]8 u$ N2 I2 Y. ?  y一、传销活动的特征认定# A/ `1 l6 t  H
根据本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中的传销活动具有以下特征:9 Q: q- {, P' t/ W
第一,往往以从事商品、服务推销等经营活动为名,诱骗他人参加。传销活动一直为国家所禁止。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逃避打击,诱骗不明真相的群众参加,往往利用一些群众急于“发财致富”的心理,编造各种名目的“经营项目”,如“种植”“养殖”“共销入股”“网络倍增”“消费联盟”等,有的甚至打广告,拉名人做宣传。不论行为人编造何种名目,其承诺或者宣传的高额回报是虚假的,至于其经营的商品,只是象征性的“道具”,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商品或者服务,而纯粹欺骗参加者去“拉人头”。! i, n7 o% U7 E
第二,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传销活动的目的就是诱骗尽可能多的参加者加入传销组织,骗取参加者缴纳的钱财。参加传销组织的条件,就是按照传销组织的要求,购买传销组织“经营”的“商品”或者“服务”,又称“入门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所谓“商品”和“服务”,有的具有真实内容,但物非所值,有的仅仅是名义上的,是虚拟的。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其本质是只有在“购买”了一定数量或者金额的“商品”或者“服务”后,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其他成员加入传销组织并按照一定比例抽取报酬的资格。& t7 ~: n% \. l3 Q
第三,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的依据。这是关于传销组织在结构特征上的层级性的规定。各种传销活动不论名目如何,在组织结构上都是按照加入的顺序、发展人员的多少、“业绩”大小等因素组成“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尽管每一个传销组织具体确定层级所采用的计算方式和称谓可能各不相同,如有的实行“五级三阶制”等,但所有传销组织的共同特征是,参加传销者的回报取决于其在传销组织中的层级位置;而参加传销者的层级位置则取决于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的数量。所谓“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的依据,是指有的传销组织直接以参加者所发展的人员的数量作为计算其回报的依据;有的传销组织的“计酬规则”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直接以参加者发展人员的数量多少计算回报,但是以参加者的“业绩”,或者参加者所发展的人员(下线)的“业绩”作为计算回报的依据,这实际上也是“间接”地以发展人员的数量计算回报。这样一种机制就诱使传销的参加者不断挖空心思,欺朋骗友地“发展”他人参加,使传销组织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因此,也有将传销组织形象地称为“老鼠会”。这里的“计酬”与“返利”,并无本质不同,是针对传销组织所采用的不同名目的回报计算方式所作的规定。, @. [+ `( f( g; y5 _
第四,传销活动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诈骗性。传销活动尽管名目繁多,组织内部的结构也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点在于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对参加者进行精神乃至人身控制,诱骗甚至迫使其成员不断发展新成员(下线),以敛取成员缴纳的“入门费”。传销组织所虚假宣传的“经营”活动,根本不可能保持传销组织的运转。有的传销组织甚至没有任何实际经营活动。传销组织许诺或者支付给成员的回报,来自成员缴纳的“入门费”,要保持传销组织的运转,必须使新成员以一定的倍数不断增加。由于其人员不可能无限增加,资金链必然断裂。由此可见,传销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诈骗活动,传销组织是一种诈骗组织。这种诈骗的特殊性在于,传销组织实际上建立了一种诈骗机制。参与传销的人员不论对传销组织的诈骗本质是否有所认识,一旦加入传销组织,就成为这种诈骗组织的一部分,其不断发展下线的活动本身又导致更多的人卷入传销诈骗组织,骗取大量参加者的财物。因此,传销活动的参加者既是这种诈骗活动的受害者,又是使这种诈骗机制发挥作用的违法者。; ^9 a/ u1 c( `6 ]1 Q
第五,传销活动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危害性。一方面,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利用传销活动骗取参与传销者大量财产,给传销参与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受蒙蔽参与传销的多是农民、下岗工人等低收入、不具有抗风险能力的群体,这些人受传销组织蛊惑,有的变卖家产,有的将失地补偿金、买断工龄补偿金等投入传销。传销活动使这些梦想暴富的传销痴迷者倾家荡产,生活无着,影响社会稳定。同时,传销活动往往打着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旗号,有的还借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干扰其他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0 L  ~$ H6 n# b1 G! f: Q/ t: I0 x1 C(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及实用指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第453页)
8 _( ^9 H+ [$ l
$ i$ c0 j! ^9 p+ b; I二、正确把握传销与直销的区别
, ~% h/ D9 z5 x- o) x+ M6 h办案中应注意区分拉人头传销与直销活动中的多层次计酬之间的区别,虽然二者都采用多层次计酬的方式,但有很大不同:一是从是否缴纳入门费上看,后者的销售人员在获取从业资格时没有被要求缴纳高额入门费,而前者不交纳高额入门费或者购买与高额入门费等价的“道具商品”,是根本得不到入门资格的。二是从经营对象上看,后者是以销售产品为导向,商品定价基本合理,且有退货保障。而前者根本没有产品销售,或只以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道具商品”为幌子,且不许退货,主要以发展“下线”人数为主要目的。三是从人员的收入来源上看,后者主要取决于从业人员的销售业绩和奖金,而前者主要取决于发展的“下线”人数多少和新入会成员的高额入门费。四是从组织存在和维系的条件看,后者的直销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产品销售业绩和利润,而前者的传销组织则直接取决于是否有新会员以一定倍率不断加入。* t# F8 Q$ I3 J4 {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案典(中)》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