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返回首页

泾渭居士的个人空间 http://www.08681.com/?1946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写在秦赵长平战事后的一点读史感悟

已有 119 次阅读2017-3-14 23:22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

这是《追剧补史》系列第七篇,现在追的是《大秦帝国》,有喜欢这部电视剧的小伙伴也可以给我们发来您的原创文章哦,我们一同来追剧补史。

这几天追剧《大秦帝国之崛起》,追到了长平之战这几集,尤其是白起杀降这段,看得人很是抑郁和压抑。面对秦昭襄王的一份无字诏书,白起将所谓的家国利益放在了首位,很无奈的下了杀降命令,二十万鲜活的生命就这么终结了。从此,六国谈秦色变。

影视剧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内心震撼,比起历史书籍的记载更为让人震惊,也更容易引起人们心中的共鸣。当看到尸横遍野的画面时,当想到那个用赵军人头垒起来的“白起台”时,当想到接替范睢为秦相的蔡泽所说的“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时,当看到敦煌遗文《秦将赋》中所记“欲入地兮无处窜,欲仰天兮无处逃;满谷只闻刀剑鸣,众山遥遥觉血气;朝朝怨气上冲天,夜夜唯闻鬼啼哭”时,内心自会不寒而栗!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战况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赵军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秦军也死伤过半,双方前后的伤亡近百万余人!公元723年,唐玄宗李隆基巡幸至此时,对于漫山遍野白骨森森的景象,他亲自致祭,将该谷命名为“省冤谷”,命高僧设水陆法事七昼夜,超度坑卒亡魂。

以前,看历史书时,当看到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电视剧中说二十万),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刘邦项羽在城阳屠城……到清朝的江阴二屠、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侵华日军的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我们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了个人的功业上,集中到了一场战事的胜负上,没有真正的从内心树立起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更没有从那些血淋淋的数字中看出端倪,仅把数字当成了数字,而没有它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集合。

翻开每一次战事记载,每一个看似平淡的数字,都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这里,人的生命怎么就变得这么轻贱?想到这里时,我的心情就无比的沉重。

面对长平战事后双方伤亡的这一组数字,我就在想,长平之战爆发之前,为什么就没有出现一些伟大的人物,来提前阻止住这场冲突以及它可能引发的悲剧?

看到这里时,让我想到了公元前630年的一个人,郑国的烛之武,从战略高度剖析了秦、晋、郑三国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秦只有保全郑国,并将郑国作为秦在中原的基地,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从而拆散了秦晋联盟。这次对话,不仅让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还留军帮助郑国抵抗晋国。结果是,秦晋两军的主力分别撤离,一场大战被消弭于无形,郑国的亡国危机被解除。

看到这里时,让我想到了公元前627年的一个人,郑国的弦高,在外出经商时,得知秦军将要去偷袭郑国,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人假装成郑国的特使,用12头牛犒劳秦军,秦军误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消除了郑国的一次亡国危机。

看到这里时,让我想到了公元前323年的一个人,齐国的说客陈轸,在楚国的大将昭阳带兵攻魏,连破八城,并准备乘势进攻齐国时,给楚昭阳讲了一个“画蛇添足”的故事,有效的劝阻住了昭阳攻齐,平息了楚齐两国之间将要发生的一场流血冲突,为齐楚之间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

历史中这样的故事很多,我之所以会想到这几个人,是因为我在想,在强势一方准备疯狂的挥起屠刀之时,怎么就没有类似人物的出现,来阻止住这些行为?唉,还是不要指望天意、心存侥幸了,这太不可靠了!

乱世出忠臣,乱世显忠心。在国家危难倾覆之际,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会对国家进行竭力的挽救。

这时,我想到了公元前506年的一个人,楚国的申包胥,在他的好朋友伍子胥率领吴军攻破楚都郢都,鞭打了楚平王尸体后,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躐蒙笼,蹶沙石,蹠达膝曾茧重胝,七日七夜,至于秦庭。请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哀公不应,无助的申包胥只能依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终于感动了秦哀公。秦国发兵,将吴军逼出楚地,助楚复国。

长平战事之后,当秦军继续深入赵地,将要对邯郸发起进攻时,白幡蔽日、无家不哭的赵国内部,所有人好像才变得理智了起来,君才像君,臣才像臣。看来,家国到了最危难的时刻,才能阻止住内部互斗的消耗。


在内政治理上,赵王也变得开明纳谏,听从了虞卿的劝说,单方撕毁割地协议,实施合纵战略,借助国人的恨秦情绪,举全国之力抗秦;再次重新起用廉颇,承担起了邯郸防守;平原君赵胜在门客李谈的劝说下,散尽家资以鼓舞士气,将邯郸城内的妇女都收编入军协助守城,亲自组织了有三千名死士的敢死队随时出击。

在外交上,赵王请出来又了一个会名垂史册的合纵家苏代,替赵国到秦国游说。苏代到了秦国后,对秦国丞相范睢说了一段类似于赵高给李斯的话,几句话就戳到了范睢的痛处,不仅成功的离间了范睢和白起之间的关系,更成功的劝阻住了秦国对赵国的进攻,同意接受韩赵割地停战的协议,给赵国换来了暂时的残喘,拖延了邯郸战役爆发的时间,拖延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给其它国家制造了机会;平原君赵胜带着那个脱颖而出的毛遂,成功的劝说楚国出兵救赵;魏国的信陵君,为了仁德信义,通过“窃符救赵”的方式带来了魏军。战国四大公子中的三大公子,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聚邯郸城下,这里几乎成了当时东方六国有名豪杰的聚集地。

看完春秋战国历史后,我有一个感觉,赵人是最厉害的,最顽强的,最难征服的!后世人们在谈论到东周五百年战争时,最惨烈的莫过于赵人所经历过的晋阳和长平两役:“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长平之战和紧接的邯郸之战,赵国连续打了六七年,在损失几十万人的精锐之后,居然还能在邯郸与联军打嬴秦军。再后来,想落井下石占便宜的燕国,派几十万大军来攻时,被赵军打得大败,赵国的战争潜力确实不是一般的强。当战国进入末期决战之时,最重要的就是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屠兵杀降类事件层出不穷,也就不难理解了。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中,设计了这样一出戏,白起老婆赵蔓带两百四十名赵军幼卒回赵,在目睹了大战之后的赵国惨状,赵人更加齐心协力的要抗秦时,他理解了白起,回秦与白起重归于好。白起的做法虽然不仁道,违反人性天理,但这却是他对秦国统一事业的负责。这或许,是对白起杀降的另一种诠释。

在赵魏楚联军的全力交战下,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秦军在邯郸城下铩羽而归。表面上看,历时三年的邯郸的保卫战,以赵魏楚的胜利结束,参战秦军损失过半,之前六年侵占的领土全部丢失。实际上,完胜的赵国元气大伤,秦国虽败却未伤根本。

不过,邯郸战事结束后,列国之间有了一个能让大家都信赖的联军领袖:信陵君。公元前247年,秦军攻魏,信陵君率赵韩魏燕楚五国联军,将秦军逼回了函谷关。从此,因为信陵君的缘故,秦国一度放慢了向东方侵略的步伐。当列国占上风时,之间互斗消耗的老毛病就又犯了,又会着扳指头干那些暂时看起来好像损人利己,其实损人损己的事情。对于对手,强势狡诈的秦国,这一次对魏又使起了离间计,逼得信陵君只能纵情于酒色之中,并于四年后离世。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人类因为血脉传承才得以延续,如果把我们的血缘关系向前推二千多年,谁又能保证自己的血统不是从那时对阵的秦人或赵人那里来?现在,虽然有些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尖锐,大家虽然想骂人,想发牢骚,会感觉到不满意、不公平。不过,能够享受到和平、统一、稳定的生活,确实是一种万幸。政权更迭,社会动荡,动乱战事,除了可能会给一部分人带来所谓的荣誉富贵之外,给普通民众带来更多的是生离死别,苦难深重。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讲,更多的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能够尽享人生的天伦之乐。

跳出历史事件,回归现实社会;周边态势严峻,各方磨刀霍霍。

不知道我们未来将要面对的敌人会是什么样子,或许有理智,或许没有理智。面对有理智的敌人,避免战争的有效方式是,让国家和民众强大到能令敌人畏惧,强大到能让敌人会有自损八千的估量时,才有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面对没有理智的敌人,别无它法,大家只能是拿起武器,进行殊死的抵抗。

写到这里时,很抱歉的对小伙伴们说一声,因为个人工作时间方面的原因,木林的追剧补史系列暂时将要告一段落,对于前期文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请大家见谅。请大家多关注历史百家争鸣其他作者的文章,我们大家一起在读史悟史的路上前行。

历史总是在重复轮回,好人在轮回,恶人同样也在轮回;好事在轮回,恶性事件也在轮回。未来,我们遇到的会是那类敌人呢?忘战必危,备战消虑;好战多险,军强无忧;消极避匿,畏战必亡!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泾渭居士 2017-3-14 23:23
忘战必危,备战消虑;好战多险,军强无忧;消极避匿,畏战必亡!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中文注册

QQ|兵心首页|兵心营区|Archiver|手机版|建网站|兵心网 ( 京ICP备17017764号 辽公网安备 21090402210912号 )

GMT+8, 2024-5-18 11:09 , Processed in 1.0621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3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