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消息,原标题:省级政府政务公开及格率达97% 编辑:兵心网 来源:法制日报记者 万静 受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委托,中国社科院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对55个国务院部门、31个省级政府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了第三方评估,并于近日发布《2016年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 据悉,从2014年起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连续3年委托研究机构对省级政府、国务院部门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开展年度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开发布。 据了解,负责此次第三方评估的项目组,其主创团队就是社科院法学所的国情调研室成员。该团队在每年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承担《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 据项目组负责人之一、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吕艳滨研究员介绍,社科院采取观察各评估对象门户网站等多种方式,就政策公开、“双随机”监管信息、财政预算、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6年,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要求,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形成政务公开热潮。 据悉,在此次政务公开评估中,31个省级政府、54个国务院部门绝大多数工作开展较好,与往年相比有新的进步,评估得分有较大提升,只有1个地方政府、9个国务院部门未达到60分。省级政府及格率达97%、部委及格率达83%。 由学界主导的第三方评估形式,其所引发的社会价值和积极意义,在法律学界内引发热评。 项目组负责人田禾研究员介绍说,尽管我国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管理不乏制度化约束和程序性规范,但引入“第三方评估”,可以以中立的身份,从专业的视角,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给予客观公正的考察与评估。这既规避了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作裁判员的身份尴尬,提升了评估结论的含金量与说服力,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央政府强化信息公开管理的决心与诚意。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教授认为,作为阳光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公开工作事关民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多些开放意识、主动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当为提升信息公开水平、确保信息公开质量的题中之义。而尊重“第三方”权威、用好评估成果、直面工作短板、瞄准精细化目标,当为各级政府善待社会化监管的理性与明智态度。期待项目组围绕包括机构建设、标准界定、栏目设置、主动发声、加强督导、纳入法治等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能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内容完善、档次升级、管理创新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表示,任何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的效果,都需要中立的第三方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加以评估,这是科学决策和依法执政的具体表现。在李拓看来,政务公开的形式多种多样,当前,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准确地将可公开的政务信息对外发布,不仅有利于公众理解政府施政的理念,更有助于决策部署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肖卫兵认为,将政务公开成效评估交由第三方评估,意义重大,它把政务信息的公开从单一公开延伸到公开、解读、回应、互动四位一体的链条式公开。 王敬波认为,社会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给予高度关注,多家学术机构和社会机构开展评估,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受托开展的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八所高校开展的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上海财经大学开展的中国财政透明度观察,中国政法大学和社科院开展的中国高校信息公开评估等。 王敬波说,近年来,信息公开复议和诉讼案件激增,带来的倒逼作用明显。基于此,针对政务公开,中央政策确定方向,起到引领作用;法律制度起到基础保障作用;国办及其他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推动;末端还有大量信息公开案件的倒逼。无论是学术机构的评估还是普通公众以申请信息公开的形式进行推动,政务公开的发展已经从政府主导型向政社互动型转变,自上而下的政治推动和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正在逐步形成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