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申论写作常见错误分析

2011-10-17 06:04| 发布者: 兵网| 查看: 1462| 评论: 0

摘要:   《申论》作为一种全新的考查方式,出现在我国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只有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应试者大多对《申论》比较陌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少。本文试就申论写作中常见错误结合实例加以分析,以期对应试者 ...
 (二)忽略了申论各部分写作的不同文体、语体要求

  申论写作中,考生忽视三个部分各自的文体、语体要求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具 有较多理工科知识的考生往往容易产生此类问题。申论的三个部分共同构成 “申而论之”的整体,密不可分。但同时它们作为独立的写作单元,又各有不同的要求。首先,它们的文体不同:概括部分属记叙文,方案部分属说明文,论证部分 是议论文。其次,它们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不同:概括主要运用叙述,解决方案用说明,分析论证则以议论为主辅以叙述和说明。第三,它们的语体风格不同:概括 部分的文字应质朴准确,方案部分的文字应简明扼要,议论部分的文字要有逻辑性和说服力。不少考生不考虑上述各部分的区别,答卷中文体、语体运用不当的情况 屡见不鲜。例如,2001年申论考试,一考生用这样的文字概括主要问题:“全球告急!世界震惊!PPA这一恶魔搅得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日本人……,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寝食不安!研究结果触目惊心:服用含有PPA药物的病人容易发生脑中风!PPA遗害无穷!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封杀PPA!英 国卫生部门封杀PPA!日本厚生省封杀PPA!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封杀PPA!……PPA成了过街老鼠,全球喊打。……”就文字而言,表达基本顺畅,语言 水平并不差。但按申论作文概括主要内容部分的要求论,则问题太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文体、语体不当。

  (三)字数掌握不合理

   申论写作还有一个合理掌握字数的问题。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不注意对字数的相关要求。申论写作对三个部分的字数要求是不同的。概括问题和提出对策,规定 的是字数的上限:“请用不超过×××字的篇幅。”论证部分的字数规定则允许有一定上下活动余地:“用×××字左右的篇幅。”答卷时,前两部分字数一般不得 少于规定上限的10%,否则要扣分。有些考生在完成这两部分写作时,喜欢将字数压缩到最少,误以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殊不知字数太少不仅要扣分,而且会因 此大大增加写作的难度,难免遗漏一些重要内容。例如2000年申论考试,一考生概括主要内容为“该文以红星新村5号楼居民H状告××印刷公司一事反映的主 要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企业生产与人民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正如文中所述公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却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开庭审理。” 这段概括不足百字,比规定的150字的上限少了1/3。简虽简了,概括的却并非主旨。如果增加1/3的篇幅,也就能够包容进一些主要内容。论证部分字数掌 握相对宽松些,但也有一个如何把握“度”的问题。不少考生写作时往往超出规定字数很多。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1年申论考试,议论部分规定的字数是 1000字左右,一考生竟写了1800字。应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反映了这位考生思维敏捷,文字表达充实。但以应试技巧论,这样做并不可取。因为篇幅超过 规定近一倍,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包括构思和写作)自然要多得多。而申论考试总时间有限,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议论占用太多时间,必然影响前两部分的写作 质量,极易失分。而议论部分并不因为字数多而加分,这样岂不有失无得?更何况文章长并不等于内容好;相反,写得精粹则往往是好文章。一般情况下,议论部分 以不超过规定字数100字为宜。

  三、提出的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

  提出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也是申论写作中经 常出现的问题。对策的针对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案紧扣概括的主要问题。前面概括了什么样的问题,后面就要给出什么样的解决办法。概括的主要问题包括几个方面 或几个层次,给出的对策也就必须有几个方面或几个层次。对策的可行性则是指解决方案切实可行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空谈。这里的实际既包括国情、民情以及国家法 律、政策,也包括问题产生的具体环境背景、社会状况等诸多方面。可行性也包含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因为从根本上说,制定方案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无法操作则 毫无价值。因此,可操作性是方案的生命力所在。应该说,拟定方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部分得分高低取决于两大方面:一是文字表达水平的高低;二是评卷人对 你提出的方案可行性的评估。评估一般要考虑这几项要素:一是能否保证正确解决提出的问题;二是解决问题的成本是否尽可能小;三是承担的风险是否较小;四是 产生的副作用是否最小;五是获得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考生提出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是概括问题的失误。没有对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正确分析理解、概括综合,抓不住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则无从谈起,遑论针对性与可行性。以2001年申 论考试为例,如果考生不能从给定资料中正确概括出“由于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因而减少药害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已成为各国政府、社会各界、普通民众 密切关注并积极行动的全球性问题”这样的主旨,则根本无法提出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还必须在阅读资料上下功夫。二是不少考生因缺乏 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是处理复杂事件的经验,导致方案理想化、简单化而无法实施。例如2000 年申论考试,一考生拟定的方案是“某市红星村住户H状告××印刷公司处理方案:1.建议某市人大介入此案,督促市中级人民法院限期审结该上诉案件,依法保 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建议某市环保局对××印刷公司予以罚款处罚,并再次给该公司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到时予以验收,验收不合格则责令其停产整改。停产整 改后仍不合格或其消极对抗,则由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销其营业执照。3.建议××公司上级主管部门与某市有关方面协调后提出该公司的搬迁论证,并正式向有 关部门提出搬迁申请。4.建议该市城市规划部门多方论证,制定出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列入该市建设计划以减少并防止该类事情的发生。”这种“连下十二道金 牌”式的方案是典型的理想化、简单化的书生意气式内容。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必须深入实际,勤干多思,增加阅历,努力提高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除此别无他 径。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