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兵网解密:冯玉祥遇难后其夫人及子女何去何从?

2011-12-26 12:43| 发布者: 老兵| 查看: 1855| 评论: 0

摘要:   【内容提要】冯玉祥遇难后,李德全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召唤下,抱着丈夫的骨灰盒,携儿带女回到已经解放了的东北地区。在电台发表声明,号召西北军官兵弃暗投明,在前线起义,站到人民方面来,不要再 ...

  英雄有真爱 佳偶自天成

  1923年,冯玉祥原配夫人刘德贞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留下两个儿子:冯洪国、冯洪志;三个女儿:冯弗能、冯弗伐、冯弗矜。中年丧妻,子女还未成人,冯玉祥需要重新建立家庭。由于他握有重兵,位高权重,于是想和他攀亲的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其中,最显赫的是陆军大元帅曹锟。一天,曹锟派副官来到冯玉祥的陆军检阅使署,对他说:“大帅认为您为人倜傥,带兵有方,前途无量,想与您结亲。”

  冯玉祥从骨子里看不起曹锟,一听曹的副官来说媒,直倒胃口。但他又不好明拒,只得对来人说:“我是个穷小子出身,大帅厚爱令我受宠若惊,如大帅千金不嫌弃,过门后须做到三条——第一,不许穿绫罗绸缎,只穿粗布衣裳;第二,会纺纱织布;第三,精心抚养前房子女。”当然,这三条于曹家小姐是无法接受的,好事自然告吹。冯玉祥不肯攀龙附凤、拒绝曹锟提亲的事,在部属中传为美谈。

  生于1896年的李德全也是穷苦出身,父亲是一位牧民,从草原逃荒到了通州。李德全长大后,父母省吃俭用供她读书。1911年,她考入北平贝满女中。1915年进入京师女子协和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贝满女中任教,并任青年会总干事,是个豪爽、泼辣、刚毅、质朴的女子。冯玉祥在一次基督教青年集会上看到李德全发表演说,对她那出众的口才、率真的性格一见倾心。于是,他委托部下、李德全的堂姐夫妇当“红娘”。

  那时李德全已经是28岁的老姑娘了,还没有出嫁的意思。这天,堂姐怕妹妹不同意,故意对她说:“妹妹,有个大兵请我们吃饭,你敢不敢陪我们去?”李德全很仗义地说:“大兵也不是三头六臂,还能吃人?怕什么!我陪你们去。”两人见面后,谈得十分投机。这次被精心安排的“接触”,成就了两人一段美好姻缘。1924年2月19日,冯玉祥与李德全在南苑举行婚礼。婚礼不落俗套,新娘穿蓝色棉布大褂,头戴白纱。没有丰盛的酒宴,待客的是家常饭菜。婚后次日一早,李德全即陪冯玉祥骑马来操场观操,全体官兵欢呼雀跃。

  婚后,李德全问冯玉祥为什么喜欢她,冯玉祥毫不犹豫地说:“我看你天真直率!”冯玉祥反问李德全“你为什么嫁给我”,李德全回答:“是上帝怕你不为民办事,派我来监督你的。”夫妻问答珠联璧合,一时被传为佳话。

  李德全用宽容和爱心为冯玉祥挑起家庭的重担,精心照顾好已故夫人留下的孩子们。她总穿蓝布大褂,不施脂粉;吃的是粗茶淡饭,安于简朴的生活,作风与当时的官太太、阔小姐全然不同。他们夫妇生了五个子女:女儿理达、颖达、晓达,儿子洪光、洪达。但儿子洪光1927年在上海走失,后来再也没有找到。

  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冯玉祥被以“考察水利”为名派到美国。携家眷到达美国后,看到国内战乱愈演愈烈,冯玉祥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痛斥蒋介石独裁统治,呼吁美国政府和人民停止对蒋介石的军事援助。次年,他与中共在纽约的组织及一些爱国人士、爱国侨胞共同组织成立“和平民主联盟”,高举反蒋独裁旗帜,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正义主张。蒋介石随即开除了冯玉祥的党籍,吊销了他的护照,并把冯玉祥的随行人员全部调遣回国,迫使冯玉祥一家在美国过着流亡生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