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2-3-23 23:04| 发布者: 军中良剑| 查看: 1801| 评论: 0|原作者: 云南保山边防支队政治处宣传科科长 张云灵

摘要: (三)新闻骨干队伍发展失衡,缺失一支有能量的骨干队伍。多年来,支队对构建基层、大队、支队三级新闻报道网络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有效促进了支队新闻报道工作康健稳步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支队仍然缺少一支成 ...

(三)新闻骨干队伍发展失衡,缺失一支有能量的骨干队伍。多年来,支队对构建基层、大队、支队三级新闻报道网络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有效促进了支队新闻报道工作康健稳步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支队仍然缺少一支成规模、有能量的骨干队伍,出现人才队伍的“断层”。往年,总队都要组织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但至今参加过培训仍坚持写稿并有成绩的人屈指可数。主要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和吃苦精神。有的单位对新闻骨干不过问工作,不提要求或要求不严,不注重培养骨干队伍。一些新闻报道员把写稿当作上机关、调岗位的跳板,一旦调离了原来的岗位后,便再也不愿意熬夜加班写稿。因此,没有真正建立起一支有吃苦精神、有写稿能力的报道员骨干队伍,宣传力量单薄,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也很有限。

二、对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的建议

(一)建章立制,建立完善宣传报道工作奖惩机制。每年,各级党委(支部)都要把宣传报道工作作为党委议事日程,根据总队下发的年度新闻报道任务量化及评奖办法,研究制定下发了支队级单位宣传报道奖惩规定措施。同时,结合各单位实际,对机关三部门和每个基层单位都下达新闻报道量化任务。当然,在划分任务分值时要切合基层单位实际,不可一味的逐年见长,“见高不见低”,让基层单位感到压力过大,根本不可能完成超高的分值。如情报站、机动队,勤务中队、卫生队、修理所、外管所等单位划分的分值就不宜过高,这些单位基层单位就本身业务工作而言,要么工作岗位敏感特殊,不宜宣传报道,要么任务单一,一年到头要产生不了多少新闻实事。我个人认为,总队单位在规定支队级新闻宣传报支道任务时,也要看一个支队编制的大小、占有的新闻资源、宣传报道工作水平、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等情况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合理的划分全年的任务分值。

     在统一的奖惩措施下,支队要把完成宣传报道工作任务的情况与官兵平时的绩效考评、单位年终考核、官兵个人的福利相挂钩,进一步激发基层单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每个季度末,由支队支各单位完成任务情况进行通报,每年年底时根据各单位新闻稿件数质量情况进行统计排名,对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兑现物质和精神奖励措施。基层单位也要主动作为,大胆管理,各单位都要把新闻宣传的业绩与干部的量化管理结合起来,完不成的不能评先进,扣除岗位津贴。通过这些奖惩措施,来实现人人重视宣传、人人参与宣传的工作局面。

(二)培养骨干,及时帮扶指导基层开展宣传报道工作。每年,支队都要选派一批热爱新闻宣传工作,有一定基写作基础的报道员到《边防警察报》和其他国家级媒体跟班学习,这样才能使基层单位的新闻宣传报道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才能使报道员学会从编辑和读者的角度来取材、写稿,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当前,我支队新闻宣传报道骨干缺乏,没有形成报道骨干梯次发展结构,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从这几年《边防警察报》培养的人才来看,一批从报社培训回来的通讯员,都在宣传岗位上挑起了“大梁”,担起了重任,这种“轻装上阵”,脱产跟班学习培训的模式锻造了一批新闻宣传报道骨干。这方面,支队希望得到《边防警察报》一如继往的关心和帮助,每年至少可以选送25名报道员到报社学习,单从支队角度来讲,不出3年,我们支队的宣传报道骨干队伍将得到极大改善。当然,《边防警察报》是面对全国边防部队,每年都由各总队轮流选送人员培训,不可能为了照顾某个单位来以点带面,我们也能理解。总之,选送报道员到报社实习,是当前培养宣传报道新闻人才队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希望这一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为边防部队培养覆盖全国各地,有能量的通讯员和记者队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