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做一名边防警察报的合格记者

2012-3-23 23:55| 发布者: 军中良剑| 查看: 1815| 评论: 0

摘要: 2003年,很荣幸地成为了《边防警察报》的首批正式记者之一。那时刚刚从《人民公安报》学习归来,在北京参加记者培训的时候,意气风发地制定了所谓的“长远规划”,梦想着以边防警察报为平台,成为“名记”的日子。20 ...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老百姓100%满意、没有缺点、不出问题本身就是违反常识的,是多年培树、宣传典型“塑神”惯性的结果。由此给典型带来莫大压力的同时,官兵对典型也开始敬而远之,典型变得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影响了部队培树宣传典型的初衷,而我,无疑是“为非作歹”者。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应该把张小三、西河南边防派出所从高大全的神坛上拉下来,恢复其本来面目,让人觉得可亲可爱,可敬可学。借公安部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的机会,经过周密策划,反复修改撰写而成的《张小三:节前走访解心结》不但打开了群众的心结,也打破了张小三群众满意率100%的神话,解开了小三的心结;《警长鲁亮,一声道歉润心田》、《挑刺有“礼”——河北秦皇岛西河南边防派出所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剪影》则说明了另一个常识,再先进的单位,也有破不了的案子,办不了的事情,也有老百姓不买账的地方。而先进典型的可爱可敬可学之处在于,在缺点和不足面前,敢于面对、勇于改正,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戴。

这两笔“良心账”还完了。用小三的话说,“心里压的那块大石头终于没有了!”农历大年三十儿,西河南边防派出所的弟兄们拨通了我的手机,正在派出所值守的十几个弟兄面对手机冲我吼出的那句“新年快乐!”让我热泪盈眶的同时,内心也有一些“得意”,我的亲爱的兄弟,我终于做成了那件解开魔咒的事情!

我始终不成熟地认为,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都是读者、作者和编者三者之间的一场“游戏”。作者写得投入,编者编得给力,读者才能读得过瘾,这是最佳组合模式。然而现实是,边防警察报报社编辑记者人数极少,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读者群为十万边防官兵,驻守在祖国的各个角落,从事着各自不同的工作,可谓是“众口难调”;我等作者,需要不断“给力”。和八年前在北京参加培训时立下争取当“优秀记者”的雄心壮志相比,今天,我还是要立一把志,那就是谋好大局,接好地气,争取做一个边防警察报的合格记者。

12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