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四战四平的国共战争中解放军精锐部队损失惨重

2012-6-29 16:00| 发布者: 兵哥| 查看: 5063| 评论: 0

摘要: 电影《铁血四平》剧照 四平,是现在吉林省的第三大城市。在清朝末年,该地因是长春往南铁路的第五站,民间曾俗称为“五站”。因地处哈大铁路、平齐铁路和四梅铁路的交叉点,有四通八达的意思;在此站西二里半的地方有 ...

仗打成这样,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为了拿下四平,林彪决定命6纵主力入城作战,并将攻城的指挥权改交给了第6纵队司令员洪学智。从24日开始,民主联军1纵和6纵继续对道东发起猛烈进攻,但依然遭到了国民党残军的顽强抵抗。其间在国民党军队中还产生了几个特殊战例,如在电灯公司和天主教堂的争夺战中,国民党守军都是战至最后一人,第71军在战后编写的宣传材料中不乏感人事迹。又如在道东一个名为烧锅的据点争夺战中,守军一个排与进攻的民主联军拼死争夺,最后仅战至上士排附廖钧以下四人。要不是最后民主联军撤退,这四个人恐怕也要成为国民党的烈士了。

  总之,在国民党守军的顽强抵抗中,民主联军并没有尝到攻占道西时的甜头,反而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以及国民党援军逼近的情况下,被迫于6月29日撤出四平,结束了这次四平战役。

  6月30日拂晓,民主联军全部撤退完毕。到了上午7时,陈明仁终于察觉了联军的动向,随即命令残部开始反攻,并于10时拿回了四平的控制权。这次战役,根据《第四野战军战史》记载,东北民主联军伤亡13000余人,歼灭国民党守军17000余人。而国民党的《戡乱战史》则承认第71军(附第54师,含外围战斗)伤亡23000余人,估计打死打伤民主联军15万人,俘虏2121人。国民党在战后还对四平防御战的胜利大肆宣传,其官方报纸甚至还报道了林彪“死”于内讧的新闻。至于陈明仁和廖钧也因功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就连在空中掩护守军的空军地4大队大队长蔡名永也因“率领机群多次出击四平,给予友军地面支援有功”而获颁该枚勋章。

  陈明仁的结局众所周知,这里不再赘述。但廖钧这么一个小人物的结局,对于大部分人就不太了解了。张正隆在《英雄城》中笼统的介绍为“辽沈战役,71军全军覆没,包括那位得枚青天白日勋章的少尉排长廖钧,除了战死、被俘,还有别的选择吗?”。事实上廖钧既没战死,也没有被俘。这位行伍出身的广东大埔籍上士,在战后被越级提升为少尉排长,并在一年后保送中央军校深造,幸运的脱离了东北战场。此后他在台湾军队中服役,升至中校退役,于1992年去世。

  第三次四平作战,虽然以东北民主联军的失败而告终,但是却给野战部队进攻大规模城市攻坚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来的作战创造了条件。此后,无论是东北民主联军还是之后的第四野战军,再也没有在城市攻坚战中出现过如此巨大的伤亡。

  第四次四平争夺战发生于1948年3月,是东北人民解放军(原东北民主联军)所实施的冬季攻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彰武、鞍山、营口、法库、开原等中小城市,并累击歼灭国民党军5万余人,争取国民党一个师起义,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林彪第二次决定解放四平,并于2月27日下达了作战命令,决定以第1纵队、第7纵队,以及第3纵队一部、独立第2师、总部直属炮兵团承担攻城任务,由第1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政委万毅统一指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