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为什么说周恩来是睡眠最少的领袖?

2012-12-9 21:19| 发布者: 老兵| 查看: 971| 评论: 0

摘要: 总理英灵在光焰万丈长 昔天安门诗抄脍炙人口,悼周恩来祭词遍及天下。待京都忽传除“四害”,初闻涕泪满衣裳时,惟总理遗诗憾缺。周公近侧者曾道是,当年或问平时何不吟诗,答曰每日工作皆严谨求实,诗词则需浪漫之 ...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主持统战工作,并兼管秘密战线的斗争。1946年回延安后,他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伴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并协助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如今档案馆中留存的当时军委的指示电,基本都是毛、周二人的笔迹。

  全国解放后,“周副主席”的称呼改为“周总理”,是共和国的总管家,担子之重,事务之繁,无人能比。周恩来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日理万机,尤其是在“文革”的动乱中独撑大局。1976年1月去世时,亿万人闻哀乐而泪下,自发悼念之隆重,应叹古今无双。

        背景

  ■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

  周恩来少年时受过良好的中国传统美德教育,青年时又走向东洋和西欧,在那里看到了先进的社会管理方式并学习了革命思想。近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矛盾的地位―――为救亡需要驱除外来侵略势力于国门外,为自强又要引国外先进思想和技术入域中,周恩来恰恰是把这二者有机结合的典范。

  曾有外国记者问周恩来:“您更多的是中国人还是共产主义者?”回答是:“我更多的是中国人。”周恩来的品格向人证明,共产党人的标准与中国传统的勤俭、谦恭、友爱等美德并不矛盾。正是由于有这种品格风范,也才反衬出那些走极端的极“左”狂热恰恰是对真正共产主义要求的异化。

  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征途中,周恩来甘当副手,不仅是出于谦逊,同时也是气质使然。他与毛泽东在革命斗争和治国中的合作,是和而不同、差异互补的协力。毛泽东擅长宏观把握战略全局并经常有出奇之想,周恩来则善于将其在各个微观细节具体落实。熟悉二人性格的斯诺就评价说:“周喜欢抓每个计划的具体执行,问题越复杂越好,而毛对此感到厌烦。”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则有这样的总结:“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此话有些极而言之,不过看一下从创建共产党、夺取政权到“文革”的漫长历程,人们也会感到,有诗人气质的毛泽东与实干家周恩来的结合,的确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幸,也是中国人民的大幸。

  故事

  ■南开创办者严修想以品貌双全的女儿相许,周恩来婉拒

  ■卫立煌对周恩来如此廉洁由衷敬佩,曾秘密提出加入共产党

  周恩来从青少年起就追求真理,鄙视富贵享乐。他在南开大学时才华出众,该校创办者、社会名流严修想以品貌双全的女儿相许,周恩来却说自己是穷学生,如果攀此高亲,日后人生道路就要受严家支配,因而婉拒。后来他到黄埔军校任要职,国民党一个月发给几百银元的工资,他除了留几十块钱维持生活,其余全部交党费,自己身无余财。

  三十年代初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领导人中后起的王明为保安全,花钱租下疗养院一层楼以防外人进入。老资格且功劳很大的周恩来和妻子邓颖超、岳母三人只租一个小亭子间。1937年周恩来从山西去石家庄同国民党集团军司令卫立煌联络,只坐三等车(相当于硬座),使迎接者在软卧车厢旁久等空劳。卫立煌对中共高级领导如此廉洁由衷敬佩,曾秘密提出也想加入共产党。

  建国后周总理所到之处,干部们都知道他从不收礼,也无人敢送礼。他住的中南海西花厅平房年久破旧,却以国家仍贫困为理由坚持不许装修。一次记者来采访时遇到下雨,看见秘书正拿旧脸盆在漏处接水,对一国总理竟住这样的地方感到真难以置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