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兵网推荐实用的礼仪接待规范与守则

2013-3-31 09:09| 发布者: 中国兵网| 查看: 11802| 评论: 0

摘要: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发掘中华礼仪文化的珍贵宝藏,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礼仪 ...


1、问候的内容
问候内容分为两种,分别适用不同场合:
1)直接式:所谓直接式问候,就是直接以问好作为问候的主要内容。它适用于正式的交往场合,特别是在初次接触的陌生商务及社交场合,如:“您好”、“大家好”、“早上好”等。
2)间接式:所谓间接式问候,就是以某些约定俗语成的问候语,或者在当时条件下可以引起的话题,主要适用于非正式、熟人之间的交往。比如:“最近过得怎样”、“忙什么呢”、“您去哪里”等,来替代直接式问好。
 2、问候的态度
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态度上一定要注意:
1)主动:向她人问候时,要积极、主动。那同样当别人首先问候自己之后,要立即予以回应,千万不要摆出一幅高不可攀的样子。
热情:向她人问候时,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毫无表情,或者拉长苦瓜脸表情冷漠的问候不如不问候。
2)大方:向她人问候时,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大方。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捏,反而会给人留下虚情假意的坏印象。而且一定要专注。问候的时候,要面含笑意,与她人有正面的视觉交流,以做到眼到、口到、意到。不要在问候对方的时候,目光游离、东张西望,这样会让对方不知所措。
3、问候的次序
在正式场合,问候一定要讲究次序。
   1)一对一的问候:一对一,两人之间的问候,通常是“位低者先问候”。即身份较低者或年轻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或年长者。
   2)一对多的问候:如果同时遇到多人,特别在正式会面的时候。这时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比如说“大家好”;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4、电话问候
1)不同时间可以用不同的问候语 
    问候语除了普遍的“你好”之外,还可以因时、因人、因地而变。早上10点以前,可以问声早安,10点到12点问声上午好,12点到14点问声中午好,14点到18点问声下午好,晚上18点到21点问声晚上好。21点以后,如果没有急事,就不要再给对方打电话,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2)问候要遵从职业特色
    随着社会服务意识的增强,许多单位对接听电话如何打招呼有严格的规定,如果本单位有接听电话规定,那就要严格执行。如“您好,这里是联想服务热线,我是某某号某某”,训练有素的职业问候会让拨打电话者感到信赖。还有宾馆饭店等等,也都有类似的接听问候规定。不过现在高级宾馆接线小姐普遍先说英语、后说中文的方式让人感到不舒服。在中国,还是应该先说中文,后说英语。对于一些完全不懂英语、初次拨打宾馆电话的人来说,会以为自己拨错了电话,心里会感到紧张。
(3)问候可以因对象不同而不同
    如果是跟家里人、同事或者熟悉的朋友打电话,可以不用拘泥于一板一眼的“你好”,而可以用多种方式来问候。比如给熟悉的朋友家里打电话,如果是朋友母亲接的,自己与朋友母亲也很熟,那就可以说“大妈,小雨在吗?”一声“大妈”称呼,比“你好”更加自然温馨。
(4)问候要先通报自己的姓名
    给人打电话说完“你好”之后应该马上通报自己的姓名。如果马上接着说正事,对方会一时反应不过来,
    或许还会给对方造成困扰。对方可能不好意思问“你是哪位?”因为如果听不出特别熟悉的人的声音,也会让接电话者不舒服。尤其是上级给下级打电话,更要先通报姓名。
(5)问候要注意语气、声调
电话交流时,双方都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唯一交流的途径是听觉。因此问候时首先要语气适当、声调适度、咬字清晰,更不要说方言。过快过慢、大声或者有气无力的问候,都会让对方产生不良感觉,从而影响整个电话交流的效果。 

5、如何用汽车喇叭问候语进行问候

现在有许多有车族都是现在汽校的速成生,所以大部分都不知道如何在行驶的路途中用汽车喇叭向朋友问候。现在我将我20年里所知道的汽车术语与大家分享一下。
汽车喇叭问候语
----------1
声表示问候或者谢谢的意思。
比如遇见对方来车是认识的,请按一下喇叭,表示问候。如果在对方礼让你,让你先行或者前方汽车打起右方向灯让你先行及超车后请按一声喇叭,表示你的感谢。
----------2
声是在楼下叫人、行驶途中提醒路人注意你的来车、以及准备超越前方车辆时使用,起到一个提醒作用。
----------3
如果你在汽车行驶途中不间断地按喇叭或者喇叭声音在3次或者超过3次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是对对方不尊重的举动。/

6、商业问候的各种礼仪

谈到日常的社交问候或商业问候,大部分北美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在与人相见互相问候时应该紧握对方的手,同时还要直视对方。反之,如果握住的是一只软绵绵的死鱼似的手,还有一双回避的眼睛,就会感到很不是滋味,同时还会觉得这人不懂得怎样与人握手。事实上,当你的父母训练你紧握和直视时,很可能另外一些父母则在教育他们的子女如果你必须采用西方人的握手习惯,不要握得太紧,因为那样是粗鲁的表现;而且也不要直盯别人的眼睛,因为那样很不礼貌

在亚洲的许多地方,还有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方,直盯别人的眼睛,尤其是直盯比你年长的人的眼睛被认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而对于我们自己本国人来说也一样,直接和长辈对视表示对长辈缺少尊重,这也是美国本土的传统。

  在日本,传统的日常问候是鞠躬。许多美国人认为鞠躬是一种很失体面的行为,他们往往会大声地宣布:我不会向任何人鞠躬!而在日本,鞠躬则被视为尊重和谦虚的行为。大多数有经验的从事国际商务的人都明白尊重别人谦虚的好处,所以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是会毫不犹豫的向别人鞠躬的。

在东南亚,“wai”就表示问候。在印度,同样的这种问候被称作合十礼。合十礼就是以祈祷的方式双手合掌于胸前,同时微微把头低下。对于美国人来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此最合适的回应应该是礼貌地点头,不需要wai.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