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2014国考申论热点政治篇:财政预算公开

2013-11-13 22:45| 发布者: 中国兵网| 查看: 1488| 评论: 0

摘要:  导语:2013年部门预算公开大幕开启。继广东、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国家发改委等多个中央部委近期也向社会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虽然公开的项目有所增加,但从整体看,大多数预算报告按功能分类 ...


  [财政预算公开]

  2013年4月18日,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中央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各自2013年的部门预算,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全面启动,一并亮相的还有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这是中央各部门自2010年首次公开部门预算以来,连续第四年推进部门预算公开。

转播到腾讯微博
\

  [权威论述]

  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财政、金融、价格改革的杠杆性作用,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监督财政收支、优化支出状况,更多向民生倾斜。

  ——李克强

  公开透明是最有效反腐剂。政府要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信息,要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预算公开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知道政府花了什么钱办了什么事。政府阳光运行地方多了,****就少了藏身之地。

  ——李克强

  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把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逐步做到所有政府开支都要事先编制预算,让人民能有效进行监督。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李克强

  要及时主动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信息,向人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深化细化预算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开的形式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

  ——李克强

  结语:政府信息公开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必要举措之一,其最终目的在于让社会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财政信息公开什么,透明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最终要看公众能否通过了解更多的信息,对滥用公款、三公消费、形象工程、贪污****等不良倾向产生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这是财政信息公开成效最好的检验标准,以此为目标,才能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作秀式公开,使我国的财政透明取得实质性进展。

1234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