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著名军旅作家徐怀中作品《底色》研讨会综述

2014-3-22 05:51| 发布者: 兵网| 查看: 962| 评论: 0

摘要: 一位老兵的真实战地回忆——著名军旅作家徐怀中作品《底色》研讨会综述2013年12月19日,著名军旅作家徐怀中新作《底色》研讨会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学研究中心举行。会议由军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军旅作家徐贵祥主 ...

在艺术视野方面,作者通过将战地的真实见闻同整个的南方战场局势连通起来,勾画出了那场举世瞩目的战争的全貌。作者又间或做记忆闪回,将当时的越战,与其所经历过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切身感受加以联想比照,将战争的时代特征、价值底蕴开掘并放大出来,使作品涵盖了战事内外的多重历史意味。并由现实政治视角向人类生存视角延伸,使审视层次得到转换和提升,显示了作家对于无法摆脱战争阴影的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和悲悯情怀。

在纪实性与思辨性方面,《底色》从头到尾都呈现出思辨性的张力,且无处不在地渗透在叙事、写人和场景的描述之中。比如关于美国总统约翰逊,在越战初期与后期由骄横到无奈的对照议论;关于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公理桥险遭炸弹袭击之后,从自请为越战“总设计师”到力主罢战撤军之改弦易辙的辨析;关于战地摄影家罗伯特•卡帕及众多战地摄影记者殉职于战场的叙说,以及他们留下来的影像记录给予世人辨析人类战争“底色”的启迪与警示价值的思索,等等。这类带着历史的回望、凝思和哲理意味的思辨性,将这部战地纪实作品提升到一种新的艺术品级和档次。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志忠教授以一句“睿智穿越历史”为引语,重点评价了作者观察历史的睿智和创作中的挚情诗心。他认为,作者以小说家的睿智揣测世道人心,在体察现实和历史的沉淀时,关注到了许多从表象背后或历史延伸当中生发出来的命运感和历史感。比如麦克纳马拉和公理桥袭击事件。阮文追的事迹,改变了麦克纳马拉对于战争的观感,改变了其对于战争的评价,甚至也可能改变了越战这一大的历史事件,或许小小的转折就是从这里开始。这是一种对历史宏观视野的把握,小说家的功力正于此处闪现。此外,徐怀中先生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底色》具有一种诗性之美。作品中有很多关于越南女性的描述和对两性情感的描写。在那样一种严酷的战争年代,越南的青年男女在看电影的时候贴靠得很近这一细节,让读者不得不为之感慨。书中还提到尽管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妇女们也不放弃对清洁自己的要求,在河水中沐浴的场景描写,这些诗性唯美的细节,让人为之感动。

解放军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董保存结合近些年的观察,谈到当下军事文学研究中重虚构作品、轻非虚构作品的话题。他认为,创作《底色》显示了徐怀中先生对纪实文学的青睐和重视;非虚构文体是与当今社会联得非常紧密的一种文体,呼吁军事文学研究者重视对传记文学、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的研究推介。

解放军艺术学院原训练部长黄献国教授赞扬了《底色》在战争视角下对人类心灵的深切洞察,同时谈到《底色》带给作家的启示。他认为作家不能急功近利。比如书中提到麦克纳马拉在战争结束以后当了银行行长,若没有近50年的沉淀,后面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他还谈到,《底色》没有拘泥于文体形式,对战争做了三百六十度的全景描写,给人的第一感觉既像是电影剧本,又像是一部战争游记。澜沧江,湄公河,一座公理桥,然后引出一架B-52轰炸机,一颗原子弹,紧接着就是两个女性故事……这种类似电影蒙太奇式的跳跃,让人联想到当年索尔兹伯里写的报告文学《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种平淡从容的文学功力,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同时也是我们在培养文学新人过程中一定要继承的。

此外,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柳建伟、解放军出版社文艺图书编辑部主任张鹰、洛阳外国语学院教授李茂增、《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主编陈曦、《解放军报》青年评论家傅强,还分别从《底色》对创作的启示、作家的人格与文格、《底色》的文学史价值、军事文学非虚构写作、《底色》的人文关怀以及写作伦理等角度,进一步评析了《底色》的独特价值。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