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兵网转:87岁八路军老战士赵银德给我们留下了无价之宝

2011-6-28 12:10| 发布者: 军中良剑| 查看: 613| 评论: 0

摘要: 5月25日下午4时30分,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解放军画报》创刊60周年主题展览大厅迎来一位特殊的参观者,他就是曾冒着枪林弹雨抢救我党我军珍贵历史图片资料的87岁八路军老战士赵银德。 赵银德,1924年 ...


    5月25日下午4时30分,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解放军画报》创刊60周年主题展览大厅迎来一位特殊的参观者,他就是曾冒着枪林弹雨抢救我党我军珍贵历史图片资料的87岁八路军老战士赵银德。

    赵银德,1924年生于河北省阜平县,1942年7月入伍,同年入党,在晋察冀画报社当铅印工,1943年任沙飞警卫员。1945年任晋察冀画报社印刷物资采购员,后调任华北军区印刷厂,1953年转业到地方工作。

    在一幅幅精美照片布置的展览墙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赵银德坐在轮椅上,对每张照片都看得非常仔细、认真、专注。在《晋察冀画报》创刊号的图片前,老人长久停留,用手指着画面上的人物:“这是沙飞,这是石少华,都是我的老领导、好领导,沙主任不但是领导,而且亲自保管、整理珍贵的图片资料,是我军图片资料管理工作的奠基人,没有他的严格要求和亲力亲为,就没有今天这么多军事图片资料......”在《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图片前,老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非常清楚这张照片的来龙去脉......”

    照片是凝固的历史,照片唤起清晰的记忆。望着这一幅幅珍贵而又熟悉的图片,老人非常激动,浮想联翩,向在场的人们讲述了他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图片资料的真实故事。

    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问世后,它用真实的新闻图片揭露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宣传动员一切力量把日寇赶出中国去。强大的舆论宣传,在晋察冀边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军民群情激昂,义愤填膺,抗日洪流如排山倒海之势锐不可当。时任军区宣传部长的潘自力同志评价画报社只有“百余人的队伍,但他起到的作用却相当于一个兵团”。因此晋察冀画报社成了日本鬼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发誓一定要将画报社这个强大的舆论阵地彻底消灭。

    1943年12月9日,日军获悉画报社刚刚转移至柏崖村,趁立足未稳之机,动用一个团的兵力对画报社驻地发起突然袭击。天刚蒙蒙亮,日军向村里发起了进攻,班长杨国治出去换岗,听到枪声立即唤醒熟睡中的同志们突围。我和沙飞主任住在一个房间,沙主任视图片资料为生命,不管走到哪里,装有珍贵的照片和底片资料的4个牛皮袋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听到呼唤声和枪声,我们镇定自若,在漆黑的房间内,用手摸到了装有照片和底片的牛皮袋,每人背了两袋就冲了出去。此时,日本鬼子已经占领了村里的主要街道,我们冲出院外就被日本鬼子冲散了。沙主任背着两个沉重的牛皮袋上气不接下气地奔跑,正好碰到石印工人李明,他说:“沙主任您身体不好,我年轻,你把资料袋交给我吧,请您放心,只要我李明活着,保证把图片资料背出去。”李明从沙飞身上夺下沉甸甸的牛皮袋,背上后就消失在奔跑的人群中。由于身负重物,行动迟缓,没跑多远,就被鬼子追上后残忍地枪杀了,两袋图片资料全部落入日军手中。

    和沙主任分手之后,由于我年轻,体力充沛,机智灵活,背着两袋图片资料,随着人群向村西北一条山沟快速奔跑。突围的人群在沟底跑,鬼子在山梁上居高临下,用步枪、机枪、小炮疯狂地向奔跑的人群射击,子弹呼啸着从人们头上飞过,炮弹不断地在人群中爆炸,有的战友负伤了,有的战友牺牲了。为了轻装突围,同志们除武器和文件外,几乎把所有的东西都扔了,我背着20多公斤重的两袋资料,在人群中艰难地奔跑。天还没有大亮,路上一层薄薄的积雪,掩盖着坑坑洼洼的路面,就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奔跑,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筋疲力尽,几次跌倒后又爬起来,沙主任“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的声音一直响在我的耳畔。我咬紧牙关、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珍贵的图片资料保存下来,不辜负沙主任的期望,即使做不到人在底片在,最坏也要做到人亡底片在。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我,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但是背着沉重的袋子怎么也跑不快,眼看鬼子要追上来了,我灵机一动,看到路边有一个被雨水冲成的土坑,就迅速将两袋资料放进坑里,在路边捡了几块石板盖在上边,又用杂草伪装好,确认没有破绽后,顿觉一身轻松。听到南面枪声非常密集,我就朝北边山坡上跑去,快到山顶时突然发现上边也有鬼子,就赶紧掉头向左边的斜坡跑去,突然前边出现了高约6米的陡峭山坡,无奈之下,纵身一跃跳了下去。虽然摆脱了鬼子的追踪,但是我的右脚踝严重受伤。我拖着受伤的腿慢慢在山上爬行,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隐蔽了起来。大约上午10点多钟,鬼子离开了山沟,我忍着剧痛,拖着肿得像个紫茄子一样的右脚艰难地向隐藏资料的地方走去。看到一路上被鬼子杀害的战友和村民的遗体后悲愤交加,但当我拨开杂草,掀开石板,看到两个牛皮袋安然无恙时,一颗忐忑的心安定下来,为自己完成了沙主任“人在底片在”的任务激动万分。顿时,高兴、喜悦、自豪、痛苦、孤独、无奈,错综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两行热泪潸然而下。

    这次战斗使《晋察冀画报》遭到重大损失,指导员赵烈、技师何重生、图片编辑陆续、没有明确职务的孙谦、石印工人李明、史振才、张孟华、制版工人李文治、工兵战士韩栓仓9位同志壮烈牺牲。沙飞主任、制版组长杨瑞生、工兵班长王友和与我4位同志身受重伤。李明同志牺牲了,他替沙飞背的照片资料全部落在了鬼子手中,印刷画报的制版设备也被鬼子全部缴获。所幸的是,我背的两袋图片资料全部是底片,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战斗结束之后,晋察冀画报社虽然受到了重创,但是在晋察冀军区首长的亲自帮助下,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恢复了画报的正常出版,我背回来的两袋底片资料为画报的重新出版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这次战斗,晋察冀画报社的全体同志们更加珍惜图片资料,更加懂得资料的重要性,因为他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非常不易!

    那场战斗过去将近70年了,老人回忆起战斗经过,说起那些熟悉的战友名字时,显得异常激动,顿时眼泪夺眶而下。看着一幅幅珍贵的图片,老人感慨地说道:“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为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今天亲眼看到这些经过一代代画报人妥善管理的图片资料,在为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宣传英雄主义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感慨战友们的血没有白流啊!我十分高兴,也万分的欣慰。” 参观结束时,赵银德老人在签名簿上一笔一划写下了自己发自肺腑的留言:“祝《解放军画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展览大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为了表彰赵银德老人为国家和军队作出的重要贡献,解放军报社孙晓青社长、黄国柱总编辑代表报社党委和《解放军画报》编辑部全体人员为他戴上了象征高尚纯洁的兰花花环,赠送了刻有“风雨同行有您的足迹,辉煌瞬间有您的智慧”字样的木雕纪念牌和慰问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