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2018-1-17 16:21| 发布者: 兵心之恋| 查看: 1856| 评论: 0

摘要: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各位同仁交流与分享一下文稿写作,我感到非常高兴,也感到非常荣幸。 我得到的题目是“文稿写作”,但我觉得“文稿写作”的外延过于宽泛,在有限的时间探讨这么 ...


    四、“七个禁忌”—— 领导讲话稿的注意事项

    我认为写好领导讲话稿,必须有几点忌讳,需要提请大家注意。

    一忌“平”。“平”,就是平淡,不仅结构平、语言平、素材平,观点也平,没有起伏,没有波澜,没有高潮,从头到尾,平淡无味,既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又没有对问题应有的剖析,没有重点,没有要领,通篇乏味可陈。这类稿子主要是缺乏对当地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缺乏对观点和语言的提炼,于是照抄照搬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

    二忌“空”。整个讲稿都是空话、套话、废话,虽然也有一些观点,但论述却浮在表面,缺乏例证,缺乏逻辑。或者只有原则要求,没有具体要求、具体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人感觉这项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不好一个样。这类稿子显然缺乏对第一手材料的收集整理,缺乏对这项工作的深入研究和了解,于是仓促上阵,草率成篇。

    三忌“满”。整个讲稿满满荡荡,面面俱到,唯恐哪一个方面写遗漏了,结果让人感觉到不空灵、不清爽,空洞无物,不知所云,无所适从,抓不住重点。这类稿子主要担心遗漏了上级精神,结果没有重点、没有方向性地选择,材料一古脑儿地运用。

    四忌“长”,整个讲稿长篇大论,洋洋万言,罗里罗嗦,拖泥带水,无话找话,短话长说。当前,从上到下,都在倡导精简文件、长话短说。所谓“精简文件”,我认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尽可能的减少文件数量,二是尽可能的压缩文件篇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加快,倡导写短小精悍的文章,已经成为一种认同。长篇累牍的文章让人第一印象就感觉很累。作为文稿起草者,我们在工作实际中要在压缩文稿上下功夫,写出简洁有力、务实管用的领导讲话稿,促进良好文风的形成。

    文章的优劣不在于长短,有时恰恰是越短的文章越难写、越有力。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只有短短几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却能够流传千古。

    五忌“俗”。整个讲稿从结构到语言,都中规中矩,落入俗套,缺乏可读性,缺乏新鲜感,让人看不到亮点,读了败胃口,是典型的“八股”文。这类讲稿没有棱角,没有个性,谁读了一个样,甚至放在什么地方也可以用。写领导讲稿一定要敢于创新,独辟蹊径,避免雷同,不要人云亦云。要尽可能有新构架、新视角。同时,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要敢于和善于提炼观点,形成新见解、新提法,形成“一家之言”,形成独有的写作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有些原则性的提法不可以随便更改,如“保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两加一推”、“四化同步”等。)

    六忌“繁”。有的讲话稿层次太过于复杂,层次重重叠叠,比如文章分七、八个方面,每个方面讲五六个问题,每个问题中有四五个小点,每个小点又分列出两三个小项,等等如此繁复,把人都给绕昏了。试想,如果是工作总署,下面怎么抓住重点去抓落实?稿子不是越复杂越好,有时越是简洁明了越有力。

    七忌“酸”。整个讲稿文绉绉,酸溜溜,滥用典故、成语、古文等,读起来艰深晦涩,不清新、不爽快,到处卖弄文采和学识,读了令人皱眉头。这类文稿也极不可取。各位在写作文稿时,不是不能用典故、成语、古文,甚至谚语、俚语等,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对文稿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但一定要看是哪一类讲稿、在什么地方用,是什么人讲,对什么人讲等等,总之要运用得恰如其分,否则会适得其反。

    习总书记讲话最鲜明的一个语言特色,就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质朴简洁、富于浓郁生活气息的大白话、大实话来表达思想、阐述道理,也善于运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等等,这样的大白话能够让普通干部都听得懂、记得住。比如,他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来阐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益智补脑”来比喻学习;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等等,像这样清新朴实的文风,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体味、学习和借鉴。

    在这里顺便提醒一下,一般不提倡用比较生僻的古语,也不提倡用生僻的字和词。试想,如果领导没有充分的准备,拿起讲稿就念,到时念不出来,这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啊。不仅伤了领导的面子和威信,如果对外,还会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形象。为此,写讲稿一定要考虑到方方面方,多为领导着想。

    五、“八个创新”—— 领导讲话稿的质量保障

    一切创新永无止境,文稿也不例外。文稿写作一定要有新意、有亮点。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山峰,因为曲曲折折蜿蜒而蕴含景致,妙趣横生,文稿亦是如此,要有起伏、有节奏、有气韵,才是好的文稿。平庸,毫无特色和亮点,是文稿写作中的大忌。在一篇文稿中,必须全力以赴,至少突出一个亮点,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一个好的讲话稿,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应该是新的,唯其新,才有生命、感召力,才有好的效果。写作文稿一定要注重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突破,推陈出新,花更多的心思来谋篇布局,努力从标题、构架、立意、角度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打造文稿精品。要做到八个“新”。

    (一)标题要新。一个全新的标题,让人过目不忘。同样是一个主题的讲话稿(比如党建的、农业的、城建的),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标题,需要取好标题,使之或响亮明快,或简洁有力,或凸现主题。

    (二)结构要新。结构构成文章的总体骨架,正如一栋房屋,好的构架是房子漂亮的基础。如《打好“一二四”攻坚战,奋力实现后发赶超》这篇讲话稿,不仅标题比较响亮、有力,同时凸显了文章的主题。从结构上看,既严谨、讲究,不落俗套,又比较简洁、鲜活、新颖。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它的结构。其主体结构分四个块面:一、我们为什么要奋力实现后发赶超;二、我们有没有后发赶超的条件和基础;三、实现后发赶超必须打好“一二四”攻坚战;四、后发赶超需要良好的作风作保障。四个部分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层层递进。同时二级标题的语言比较朴实自然,风格清新。每个部分的内部结构也十分讲究,如第一个部分“我们为什么要奋力实现后发赶超”又分四个层次:“奋力实现后发赶超“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指示的新要求,是全省经济持续高位增长形势所‘催’,是全省经济增比进位发展态势所‘逼’,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所‘盼’”,这一“新”、一“催”、一“逼”、一“盼”,论理充分,逻辑严密。

    (三)主题要新。主题不能老生常谈,要有新意,不落俗套。如上例,“打好‘一二四’攻坚战”,这个主题本身有新意,有吸引力,能够抓住受众,让人急于了解“‘一二四’攻坚战”是什么内容”?如何“打好”?

    (四)思路要新。要用全新的思路引领文稿,才能吸引人。不能给人“炒冷饭”的感觉。比如,为突出我市教育实践活动的特色,我们市委活动办着力谋划将“两个一切”作为活动总载体,将实施“百千万工程”(百村帮促,“四千工程”、“万名干部连户帮促”)作为我市教育实践活动的的实践平台,并在领导讲话稿等文稿中,处处体现这一思路,由于角度新、具有安顺鲜明的特色,受到了中央活动办和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等的肯定。

    (五)角度要新。文章总体上以什么角度切入?主体部分与结尾怎么写?都要认真思考。一篇文稿如果切入角度新,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考虑在起草每篇讲话稿时,选取一个新的角度,主攻一个富有新意和吸引力的部分,无论写作难度有多大,也要坚决下功夫它拿下来,使之构筑成全篇的高潮,文稿就会有新鲜感和吸引力。

    比如,我们在起草全市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周书记的讲话稿时,专门花了大量心思和精力主攻第三部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651”工程,巩固扩大活动成果,以优良作风加快后发赶超同步小康”,这个“2651”工程的构思与设计,就成了我们认真谋划、全力打造的重点。这个部分因此成为整个讲话稿的特色和亮点,有新鲜感,避免了与其它地方文稿的雷同,获得了一致好评。因此,文稿写作一定要在注重挖掘地方特色上力求创新。

    (六)语言要新。要善于吸收新知识,使用新提法,使文稿与时俱进,不能今年的文稿与去年的文稿看起来没有区别。不要写到春天,都是“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或者“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写到秋天全部是“金风送爽、丹桂飘香”,那样就显得江郎才尽,毫无新意。试想,如果你是中央或者省的一个检查组到安顺检查个什么工作,到平坝时听汇报时,开关语是“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到西秀时听汇报时还是“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到镇宁听汇报时,仍然是“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会给人什么感觉?“党八股”!倒胃口啊。所以同样的事,要经常变换一下说法。

    实现语言要新,一方面自己要敢于大胆创新,借鉴新提法,更重要的方面,要经常关注上级对一些概念有哪些新的要求、新的提法。

    比如,关于作风建设的提法,就经常有变化。开始时说:“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后来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要抓常、抓细、抓长”,“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要“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等等。我们要经常关注一些新提法,新知识,确保“知识库”经常“刷新”,文稿才能常写常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