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叙事文章的写作方法(二)

2018-10-17 16:36| 发布者: 战友之家| 查看: 1271| 评论: 0

摘要: 叙事文章的写作思路(二) 【一.关于时间】  (一)时间的内涵  六要素中的时间,包括:事件、故事情节、细节三者各自发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经历的时间、结束的时间、过去的时间。  (二)时间的写作形式  ...

    叙事文章的写作思路(二)

      【一.关于时间】

  (一)时间的内涵

  六要素中的时间,包括:事件、故事情节、细节三者各自发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经历的时间、结束的时间、过去的时间。

  (二)时间的写作形式

  1.模糊形式。例如:很久很久以前、古时候、小时候、有一年、有一次、一天等等。

  2.具体时间段。例如:那时候正值春秋战国时期、唐朝的时候、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有一年夏天、那时候我正上小学等等。

  3.具体时间点。例如:星期天下午、一月二日上午九点、周末晚上等等。

  4.半模糊半具体。可以是前一半模糊后一半具体,也可以是前一半具体后一半模糊。例如:有一年夏天、很久以前的一个周末、某一年秋末,都是前一半模糊后一半具体。再如:一九三七年的一天、四月里的一天、去年秋天的一个周末等,都是前一半具体后一半模糊。

  5.借助环境或景物描写。例如:东方的晨曦渐渐染红了山岗,天渐渐亮了起来。(写时间:早晨)再如:寒风猎猎,西方的天空渐渐变得一片暗红。(暗写时间:一个冬天的傍晚。)又如:布谷鸟唱响了远处的山谷,桃花开了,杏花梨花也开了。(暗写时间:春天)

  6.借助人的行为。例如:老师走进教室(老师进教室时);妈妈回到家(妈妈回家时);爷爷忙完了手里的工作(爷爷忙完手中的工作时)。

  7.借助物的行为或状态。例如:下课的铃响了(下课的时候);老式的座钟当当当地敲了三下(凌晨三点的时候);火,熊熊的烈火窜上了屋顶(烈火窜上屋顶的时候)。

  8.直接交代持续时间。例如: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五分钟,十分钟,三十分钟,一个小时,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又过了二十分钟等等。

  9.直接交代经历的时间。例如:八年的抗战结束了;从开展研究到卫星上天,仅仅经历了一年零两个月。

  10.直接交代过去的时间。例如:这件小事已过去四年了;妈妈去世两年了;事过多年等等。

  (三)交代时间的位置

  1.通常情况下,事件、故事情节、细节发生的时间都在叙事之前

  例如:

  (1)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以打柴烧炭为生的老汉到集市上去卖炭。

  (2)有一次,我去给上班的妈妈送午饭。

  (3)爸爸走家的时候,我正专心致志地写着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

  (4)夕阳染红了西方的天空。我背起昏昏沉沉的奶奶,去医院看病。

  2.大小时间可以同时在叙事前交代,也可以分开穿插交代,先交代大时间,后交代小时间

  例如:

  (1)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天特别热,奶奶突然患病,我不得不送她去医院。(大小并列)

  去年夏天,天非常热。一天晚上,奶奶突然患病,我不得不送她去医院。(大小分开,穿插交代,先大,后小。)

  (2)初三那年,一个星期三的上午,我正在上课,突然听说爷爷的腿摔断了。

  初三那年,家里祸事不断。一个星期三的上午,我正在上课,突然听说爷爷的腿摔断了。

  3.特殊类型:事件、故事情节、细节在前,时间在后

  例如:

  (1)我第一次外出旅行,是小学五年级的暑假。

  (2)爸爸离开家去广州打工,我记得清清楚楚,因为那一天是正月初一——一个家家欢聚、人人团圆的日子。

  (3)“孩子,你一定要照顾好妹妹,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爷爷说完最后一句话,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一天,是1988年3月4日,具体时刻,16点35分。

  4.故事情节、细节持续的时间,往往在一个情节之后,另一个情节之前。

  例如:

  爷爷躺在床上,牙关紧咬,人事不省。点滴顺着导管,无声的流淌,整个病房死一般的寂静。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三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

  “水...水.....给我点儿水....”突然,爷爷醒了,那微弱的声音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然而那一刻,我的耳畔却像响起了一声春雷:爷爷醒了,爷爷抢救过来了!

  5.事件过去的时间,往往在全文的开头或结尾

  例如:有一件小事,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然而今天想来,每个情节,每个细节仿佛正在眼前发生,一切都是那样清晰,那样生动。(开头)

  再如: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然而爸爸临终前的话,依然深深的镌刻在我的心坎上,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怠惰,因为我不能愧对当初对爸爸的承诺。(结尾)

 【二.关于地点】

  (一)地点的内涵

  地点包括以下内容:1.事件发生的地点;2.随着故事情节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地点;3.整个事件发生发展全程涉及的地域范围。

  (二)地点在写作过程中呈现的具体形式

  1.模糊形式。例如:在某个地方;某个小山村里;在一座不知名的小县城里等等。

  2.具体的形式。例如:上海路七十六号、路亚中学、天津市工商局三楼会议厅等等。

  3.半模糊半具体。例如:某市新华旅馆、某单位传达室、河北省某市、烟台西北的一个农家院里等等。

  4.从大到小,依次隶属。例如:吉林省长春市和平区的振兴街道、振安区七经街58号等等。

  5.从大到小,依次排列,逗号分割。例如:邯郸市,和平广场,宇鑫商场。

  十字路口,老槐树,一爿三尺报摊。

  6.人物到达地点。例如:妈妈打开房门、李娟走进会场、王经理如期到达星海路12号等等。

  7.事物出现地点。例如:鸟儿飞过中山广场、几只黄鹂鸟在书房的窗外鸣叫等等。

  8.借助环境景物描写。例如:寒潮呼啸着掠过三江平原,一场不约而至的大雪,一夜之间覆盖了吉林省会长春。市政府办公大楼,在白雪和阳光的映衬下,越发显得苍劲、古朴、恢弘、壮丽。

  (三)交代地点的位置

  1.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例如:很久很久以前,在五台山的寺庙里,住着一位老方丈,叫了凡。

  2.时间——人物——人物行为(包括地点)

  例如:一个夏日的黄昏,李奶奶像往常一样,到幼儿园接孙子回家。

  3.环境景物描写(包含地点——主要人物

  例如:落日的余晖洒满了万众广场,几只精灵般的黄鹂鸟在广场入口处的树上悠扬婉转地歌唱。保安老王着橡皮辊,面色凝重地盯着入口,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4.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不断变化的地点,一般在描述人物行为过程中,同时交代

  例如:王老师穿过走廊,推开教室的门,环视了一下四周,快步走上讲台,放下讲义,开始讲课。

  5.概述事件之后,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

  例如: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少妇,被人用刀子杀死了。这个恶性案件就发生在我们居住的小区。

 【三.关于人物】

  (一)人物的内涵

  人物,既包括人,也包括物。因为有些事是人做的,有些事是物做的。还应该指出的是,人物中的物,不仅包括能做事的动物,还包括童话、神话、寓言中那些本来不能动,但被人性化了能动的事物。例如:《西游记》中国的三个徒弟,各种神仙以及妖魔鬼怪等,再如童话、语言中那些会说话、有思想感情、能做各种事的物品等等。

  记叙文中,人物主要分为: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侧面陪衬人物、线索人物。

  1.主要人物。就是作者想极力表现的核心人物,所有的核心事件都是他做的。小说中称主人公。

  2.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就是在故事情节中,因为他的存在,事件才能发生,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情节的波澜起伏都是他引起的。

  3.侧面陪衬人物。就是指那些出现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是核心事件的见证者。作者刻画他们当时的反应,目的就是从侧面表现并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

  4.线索人物。是指贯穿所有事件,见证所有故事情节。他从事件开始就来到事发现场,一直做旁观者,作者通过他们的见闻和内心感受,将所有的材料贯穿在一起。

  (二)人物在写作中的呈现的具体形式

  1.人名。例如:黄继光、朱德、邱少云、张思德等。

  2.人物身份。例如:爸爸、爷爷、班主任、同桌、邻居等。

  3.身份+姓名。例如:战士王忠、连长卢进勇、队长黄英姑等。

  4.姓氏+职务。例如:张局长,李处长、王厂长、陆经理等。

  5.老+姓氏。例如:老王、老赵、老李、老周等。

  6.姓氏+老。例如:张老、王老、李老等。

  7.人称代词。例如:他、她、它、你、我、他们、她们、它们、你们等。

  8.特殊称谓。例如:“长颈鹿”、“小胖”、“红花少年”、“劳动模范”等。

  9.陌生人形式。例如:一个小孩、三个小伙子、两个中年人、一个人等。

  (三)交代人物位置

  1.在具体行为之前。例如:李明悄悄地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

  2.在具体介绍之前。例如:彭德怀,是我国开国元勋。在中国革命曲折的历程中,他和朱德始终扮演着中国革命主要军事指挥者的角色,建国后,有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一生立下赫赫战功。是当代最著名的军事指挥家和将军。

【四.关于起因】

  (一)起因的内涵

  事件的起因,分为两种:一是主观原因;二是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是指来自人物自身的原因。人做某事时受自己的情感、态度、认识、目的、想法的影响。这些影响人物行为的情感、态度、认识、想法,就是主观原因。

  2.客观原因。是指来自人物之外的原因。人物做某事时,总会受到外来人、外来物、外围环境和背景条件的影响。这些外来人的影响、外来物的影响、外围环境的影响、背景条件的影响,就是客观原因。

  (二)起因的呈现形式

  事件的起因,宏观上看有三种写法:一.单独写主观原因,二.单独写客观原因,三.主客观原因同时写。主观原因具体写法又分为两种形式:一.抓住其中一点来写;二.抓住几点同时写。客观原因也一样。

  1.单独写主观原因

  (1)单独从情感角度交代原因。例如:爷爷非常喜欢我,亲自送我去幼儿园。

  (2)单独从认识、态度角度交代原因。例如:爷爷认为,送孙子去上学,这是一件天大的事,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马虎不得,他坚持亲自送我去上学。

  (3)单独从目的、想法的角度交代原因。例如:为了保证孙子不受到一点儿伤害,爷爷决定亲自送我去幼儿园。

  (4)从几个角度,交代主观原因。例如:爷爷非常喜欢我,他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受到一丁点伤害,坚持亲自送我去幼儿园。

  2.单独写客观原因

  (1)单独写外来人的影响。例如:爸爸迟迟地不起床,爷爷决定亲自送我去幼儿园。

  (2)单独写外来物的影响。例如:路上的车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频发,爷爷决定亲自送我去幼儿园上学。

  (3)单独写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风,卷着雪粒子,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地上,滑得无法立足,气温突然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爷爷决定亲自送我去幼儿园。

  (4)单独写背景条件的影响。例如: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奶奶瘫痪在床,和其他同学相比,我就像一个被时光遗弃的孤儿。爷爷不得不拖着苍老的身躯,送我去上学。

  3.主客观原因同时写

  (1)先写客观原因,后写主观原因。例如:寒潮骤起,气温突然下降了十几度。铺满白雪的路面,光滑得像一面大镜子,无法立足。爷爷担心我路上受到伤害,拖着苍老的身躯,亲自送我去学校上学。

  (2)先写主观原因,后写客观原因。例如:望着窗外,爷爷实在有些担心。寒潮骤起,气温突然下降了十几度。铺满白雪的路面,光滑得像一面大镜子,无法立足。他决定亲自送我去上学。

  (三)交代原因的位置

  1.最常见的位置——在时间之后,人物行为之前

  例如:一天早晨,狂风呼啸,大雨倾盆,因为担心,爷爷决定亲自送我去上学。

  2.特殊的位置——先写时间和人物行为,后交代原因

  例如:早晨睁开眼睛,时间已是起点,我背起书包就向学校狂奔而去。我们的班主任非常严厉,我可不想因为迟到没完没了地捱他的责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