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以保障转型助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2011-10-7 03:20| 发布者: 中国Y字军| 查看: 1404| 评论: 0

摘要: 美、俄、日、德等强军近年在整体保障、体系保障等方面进行的超前研究和实践探索启示我们:必须改变对传统保障的经验积累和理解认知,跳出“条块保障”“单一保障”的窠臼,确立“大体系”“大保障”理念,实现从装备 ...

    美、俄、日、德等强军近年在整体保障、体系保障等方面进行的超前研究和实践探索启示我们:必须改变对传统保障的经验积累和理解认知,跳出“条块保障”“单一保障”的窠臼,确立“大体系”“大保障”理念,实现从装备预研到作战运用、从平时供给到战场保障的全过程、全要素整体转型,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整体保障先行:绝非人为设计而是刚性要求

    “大军未动、保障先行”。作为科技进步与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进包括装备和后勤“大保障”的整体转型,既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刚性需求,也是信息化时代军事变革的必然趋势。

    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先手”。无论作战样式如何变化,武器装备怎样更新和发展,战斗力的持续生成、保持和增长,都离不开整体保障的先期介入和全程参与。一方面,从装备预研到后勤保障整个系统作为推进转变的重要领域,已由“后方”推至“前沿”,成为实现转变的基础支撑,只有主动“转”加速“转”,才能为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前行动能”。另一方面,保障领域紧贴科技和社会发展前沿,具有催生变革的灵敏“触角”和肥沃“土壤”,惟有顺应“转”、先行“转”,才能抢占加快转变高地,制胜未来信息化战争。

    适应战争形态演变的主体性选择。军队保障是一个动态的、技术的、社会的历史进程,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近现代,热兵器广泛运用于作战,机械化部队、大兵团作战登上战争舞台,保障才逐渐形成相对独立、门类齐全的体系,装备研制、后方供应、伴随保障成为战场保障的主要样式。当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网络中心战、网电一体战等新作战形式不断涌现。这些新的战争形态,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手段都对保障提出全新的要求,一个更加灵活的保障方式与整体保障必然应运而生。

    破解现实保障难题的需要。有什么样的战斗力水平,就必须有什么样的保障模式。与信息化战斗力生成要求相比,我军保障建设不同程度存在体制不顺、统管不够,要素建设分散、体系建设程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作战需求与保障能力间的深层次矛盾凸显,财力投入日益增长,资源消耗日益增多,保障系统日趋庞大……突破保障力生成的这些瓶颈,迫切需要在加快转型上下功夫。

    借鉴外军经验的“攻玉”之法。树立“大体系”和“大保障”理念,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保障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领取未来战场“通行证”、占领信息化战争制高点的基本思路。近年来,美军一直在推进大保障转型,相继提出全寿命周期系统管理、精确后勤和敏捷后勤等新保障理论,并在几场局部战争及演训实践中付诸实施。俄军依据未来作战要求,以构建集中统一保障体制、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保障力量“积木式”编组方法为重点,积极推进保障建设改革转型。德国、日本等军事强国,也都基于国情和军情,不失时机地推出一系列保障建设与发展新计划。

    ●整体保障转型:聚焦新目标,寻求新突破

    整体保障转型是保障力生成模式的变革,是全方位的、体系的转型。必须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目标,在理论、技术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准切入点,推进保障体制、关系、方式、方法等根本性转变。

    聚联保障体系。一体化作战呼唤一体化保障。我军要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必须突破“条块分割”的束缚,打破后勤、装备等“自成体系”的壁垒,内聚外联保障力量、要素和资源,实现保障体系的高度融合与整体共振,促进体系化保障力的生成与提高。一方面,从军队系统能力的全局出发,推行“三军一体”保障能力建设,把诸军兵种、装备后勤各专业保障系统融为一体,使各类保障力量按功能融合、彼此响应,积极建构大范畴、综合性保障体系支撑联合作战。另一方面,从综合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整合军地经济、人力、技术等保障资源,聚合各种保障力量,建立军民一体化保障体系,实现保障力综合提升与高度融合。要研究建立起作战与后勤一体、战略战役战术一体、诸军兵种一体、军民一体的“一体后勤”体系,使保障形式和效率发生质的飞跃。

    变革保障方式。保障方式是保障体制和保障能力相统一的产物,是军事需求和物质基础矛盾运动的结果。从保障内容看,信息物化的高技术保障成为主体,包括供应信息化武器所需要的软硬件和信息化武器平台的维修与管理等;从保障基础看,知识与能力、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人才群体成为关键;从保障组织看,指挥体系层级少、结构扁平,快捷高效已是趋势;从保障环境看,未来作战发起突然、节奏加快、持续时间短,“先计而后战”的难度加大。为此,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出解决保障需求感知、保障力量编成、资源配置调控、保障路径畅通等问题,积极推进保障方式由基于平台向基于网络、由被动计划向主动按需、由分层逐级向超级直达、由静态定点向动态机动、由平面单一向多维立体转变,最大限度缩短工厂到“散兵坑”所需时间,促成由面的覆盖向点的投送到网的融通,实现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为部队提供准确数量和高质量的装备物资、技术保障和作战支援。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