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兵网转:带兵基本功之一—— 会开支委会

2011-4-5 14:19| 发布者: 兵网| 查看: 1350| 评论: 0

摘要: 党支部是连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指出:"连队工作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党支部工作的好坏。只有支部工作做好了,战斗力才会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才会密切,部队的政治质量才会提高。"支委会是党支部 ...


    党支部是连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指出:"连队工作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党支部工作的好坏。只有支部工作做好了,战斗力才会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才会密切,部队的政治质量才会提高。"支委会是党支部对连队实行统一领寻的一种主要形式和重要制度。开好支委会,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高领导基层全面建设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关键。

    一、基本规范和操作规程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的规定,按照使用方便的原则,将支委会的基本规范和操作规程分解归纳如下:
    (一)支委会的职能作用
    1.连队党支部是连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
2.连队党支部的领导机关是支部党员大会和它所选出的支部
委员会。
    3.支部委贝会应当贯彻执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并接受支部党员大会的检查和监督。
    (二)支委会的产生、组成和任期
    1.文委会的产生
    (1)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差额选举严生,候选人数比应选人数至少多百分之二十;(2)书记、副书记由支部委员会等额选举产生。
    2.支委会的组成
    (1)支部委员会的人数一般为5至7人,最多9人;(2)支部委员会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纪律检查委员、宣传委员、青年委员、保卫委员、群众工作委员,必要时可设敌军工作委员;(3)在委员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一名委员可以兼管数名委员的工作;(4)正式党员少的支部可以建立3人支部委员会或只设书记和副书记,(5)支部委员会委员和支部委员会产生的书记、副书记,由团或相当于团的单位的党的委员会批准。
    3.支委会的任期
    (1)连队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一年;(2)委员如有缺额,应当及时召开支部赏大会补选,报团或相当于团的单位的党的委员会批准;(3)支部委员在位不够半数时,重大问题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三)支委会召开的时机和有效条件
    1.支委会召开的时机:支部委员会根据需要召开。
    2.支委会召开的有效条件:召开支部委员会,到会委员必须超过半数。
    (四)支委会的主持和参加人员
    1.支委会的主持人是支部书记或副书记。
    2.支委会的参加人员是全体支部委员。
    3.支委扩大会的参加人员可以扩大到党员干部和党小组长。
    (五)支委会的领导制度
    1.连队工作中凡需要出连队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经支部委委会或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由连长、政治指导员按照职责范围,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2.在紧急情况下,连长、政治指导员可以临机处置,事后向支部委员会报告。
    3.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义委会讨论决定问题,必须集中多数人的意见,形成集体决议;(2)对少数人的不问意见。应当认真考虑;(3)书记要有民主作风,善于发挥集体智慧,虚心听取委员的意见,不能个人决定重要问题;(4)支部委员应当增强全局观念,积极参加和维护集体领导;(5)支部委员必须执行支部委员会的决定;(6)支部委员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声明保留,或向上级党的组织提出,但在党支部或上级党的组织未改变决定之前,必须坚决执行按多数人意见形成的决议。
    4.支部委员会在决定问题之前,应当深入了解情况,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5.支部委员会在作出决定后,应当通过党员的模范作用,通过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的工作,使决定的执行变成全连人员的自觉行功。
    (六)支委会的议事范围
    1.需要支部委员会讨论和次定的重大问题
    (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宪法、法律,军队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和上级的决议、命令、指示的贯彻执行;(2)重要工作任务的部署;(3)连队建设的计划;(4)官兵思想状况的分析和加强思想上作的重要措施;(5)骨干选配,组织调整,人员的调动与分配;(6)军衔的晋升;(7)选改专业军士和推荐优秀士兵入学;(8)发展党员;(9)连队人员的奖励、处分;(10)重要的财务开支与重要物资的使用;(11)团支部、军人委员会的建设;(12)连队的其他重要问题。
    2.支部委员会不要包办连队的日常行政事务,要保证连队干部行使自己的职权。
    (七)支委会成员的分工
    1.支部书记:
    (1)负责支部的日常工作,主持召开支部委员会;(2)检查督促党支部决议的贯彻实施,技时向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厂作;(3)定期召开党的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4)与支那委说和连队干部保持密切联系,交流情况,研究工作。
    2.支部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书记出缺时,代理书记工作。
    3.组织委员:负责掌握支部的组织情况,管理发展党员的工作,收缴党费,接转党员的组织关系。
    4.纪律检查委贝:负责检查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情况,受理、转达党员的中诉和控告。
    5.宣传委员:负责了解党员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组织党员的教育,组织开展宣传工作。
    6.青年委员:负责团支部工作,贯彻执行党支部有关青年工作的决议。
    7.保卫委员:负责预防犯罪、保密和安全防事故工作,进行法制教育,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和事故的发生,防止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的破坏活动。
    8.群众工作委员:负责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检查和维护群众纪律,参与做官兵家属的工作。
    9.敌军工作委员:负责瓦解敌军工作。
    (八)支委会的一般操作流程(见附图一)


    二、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支委会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会议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现在,有些基层连队忽视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作用,不会通过支委会去领导本单位的全面建设。因此,只有从思想观念、领导原则、决策方式和执行机制等方面把握支委会制度的实质,才能有效地诊治支委会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真正解决"会开支委会"的问题。
    (一)强化核心领导意识,解决"该议不议"的问题
    《政治工作条例》规定,"连队工作中凡需要由连队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经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条例》还规定,支委会根据需要召开,并明确了支委会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的范围。但是,从目前基层的情况看,支委会"该议不议"的问题比较突出。从时间上看,有的连队一年开不了几次支委会,有的甚至几个月也不开一次会。"支委会根据需要召开"变成了"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从内容上看,支委会研究决定问题的范围过窄,本来许多应由支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往往不提交支委会集体研究,而是由行政领导个人说了算,或是两个主官碰一下头就定了。下面的例子,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表现。
    一天晚上,某连连长周长贵和指导员黎元在连队俱乐部摆开了"战场",出车跳马,激战正酣。指导员一边移动着棋子,一边说:"上午团里开了个会,提出要在前一段学习《纲要》的基础上,结合各连实际,研究制订一个贯彻落实《纲要》的措施。另外,新兵下星期就要分下来了,连队骨干调整配备问题也需要研究一下,是不是找时间开个支委会把这两个事议一议。"连长说了声:"快走,吃你的车啦!"接着说:"连队的事别弄得太复杂了,再说这段时间工作挺忙的,为这些事开上半天会,既浪费时间,又耽误工作,没有这个必要。就是开支委会,他们能说出个啥,咱俩商量着定了就行啦。制订落实《纲要》的措施,还不是老一套,你原来就是组织股的笔杆子,干这事有经验,大笔一挥,划拉上几条就得了。至于骨干配备嘛,我先考虑一下,明天上午咱们再碰一碰,拿出个意见,给营里报一下就得了。"指导员沉思了一会说:"也可以吧。你是老连长,连队工作经验丰富,我把措施写出来后,你得好好改一改。明天晚上召开军人大会,我给大伙说一说。"连长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咱们商量着办吧,连队就那么多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指导员又说:那好吧,这棋今晚就下到这儿。我马上去写连队贯彻落实《纲要》的措施,你去拨拉一下名单,拿出正副班长调配的意见,明天咱俩碰个头就定了。"当晚,两个问题的基本方案就拿出来了。第二天上午,连长、指导员商定后,让文书填了《正副班长任免报告表》,上报给营里了。晚上,指导员在军人大会上宣布了连队贯彻落实《纲要》的措施。这个典型事例说明了什么呢?一些基层单位该开的支委会不开,该由支委会议的事不提交支委会讨论决定,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越不开支委会,就越不会开支委会的"低循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要重视发挥支委会的作用:
    一是要明确领导地位,不能"撇开不用"。"支部建在连上"是我军的优良传统。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进行了"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党组织的扩大,连队党支部便逐渐建立了支委会。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议案》就提出"支委会应严密地督促开会。"1932年9月,《红军总政治部关于红军中党的工作训令》中明确规定:"支部委员会是支部的领导机关"。在过去战事频繁、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支委会在领导连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有些同志党的观念比较淡薄,对连队支委会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把党支部放在连队核心领导的位置上,一些重大问题不是经过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而是把支委会放在一边,甚至"撇开不用",由连长、指导员个人说了算。有的单位"只是行政主官在忙乎,不见支委会有活动"。在有些同志看来,"支委会是虚的,连长、指导员才是实的","开支委会讨论决定问题太麻烦,不如主官碰头来得快"。因而决定重大问题时形成一种习惯,就是开支委会不如开干部会,开干部会不如连长、指导员碰头。这些都说明,抓基层建设,抓党支部建设,首先要从恢复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做起,牢固树立党支部是连队统一领导和团结核心的观念,而不能让支委会成为行政主官的"附属物"
    二是要全面履行职能,不能"宽打窄用"。所谓"宽打",就是指《政治工作条例》法定了需要提交支委会讨论决定的12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赋予了支委会对连队全面建设的领导权。所谓"窄用",就是在支委会实际工作过程中,没有全面履行条例赋予的职能,支委会议事的面过窄。  一些同志认为,支委会的领导仅仅是管理党务,而基层的全面建设和连队的重要工作,主要靠各级行政干部去抓,支委会管不管"无所谓"。这种思想认识,反映到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了支委会对连队的统一领导,削弱了支委会的职能作用。据统计,有的连队在一年的时间里召开的10次支委会,其中7次是处理党务,1次是研究行政事务。支委会80%以上的议题局限在处理党务和研究具体事务的狭窄圈子内,而忽视了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忽视了对连队全面建设的领导。这说明,在新形势下,要继承和发扬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理解和全面发挥支委会的领导作用,决不能把"党要管党"变成"党只管党",在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中真正强化支委会的领导职能。
    三是要集体议好大事,不能"大材小用"。党支部是基层建设的"龙头",支委会在连队建设中要把方向,管全局,议大事,抓根本。《纲要》规定:"党支部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切实加强思想政治领导,保证本单位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高度的稳定和集中统一,保证旺盛的战斗意志,保证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实现这"四个保证",既是加强党支部集体领导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党支部集体领导是否坚强的标志。支委会议决大事就是要使这"四个保证"得以实现。但是,现在有些连队的支委会不议大事,只抓小事。有的是支委会同行政会混着开,重大问题和具体事务一块议,甚至连岗哨怎么排,会餐吃什么菜,都拿到支委会上去讨论。而加强连队思想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重大问题,支委会却议得很少,有的甚至根本不议。据对5个不同类型团队的15个连队支委会记录抽样调查,支委会一年中能够专题分析连队思想形势2次以上的,不足总数的20%;分析思想形势1次的占26%;一次也没有专题分析过连队思想形势的占54%。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支委会对于思想政治领导这类该议的大事没有议。而有的连队为购买猪饲料,是否要买几条麻袋的事,支委会整整讨论两个小时,还没有议出个结果。这纯粹是浪费支委会的集体"资源"。
    连队工作干头万绪,要想学会开支委会就必须学会分清和抓住重大问题。那么,支委会怎样做到"该议的议,不该议的不议"呢?根据一些连队党支部的工作经验,把握《政治工作条例》规定的议事范围,有以下几条带规律性的办法:一要分清是政策性的工作还是事务性的工作;二要分清是中心工作还是一般工作;三要分清是未经支委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还是已经集体讨论并形成了决议,只是属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四要分清是全局性的问题还是局部性的问题;五要分清是倾向性的问题还是偶然性的个别现象。属于前者,应及时召开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属于后者,则不必召开支委会,应由连队首长按职责去组织实施或处理。
    (二)坚持集体领导原则,解决"议不起来"的问题
    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也是开好支委会的"纲"之所在,"魂"之所系。不会开支委会,从根本上说,就是不会贯彻和运用集体领导的原则。从表象上来看,就是在连队支委会上往往出现"议不起来"的通病。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书记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把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带到支委会中来,个人说了算;二是委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的是想说不敢说,有的是想说不会说,有的是让说也不说;三是个人只站在自己的"本位",话说不到一起,事议不到一块。这三种情况都会导致开支委会时"议不起来"。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书记要在集体领导之下,不要把自己摆在集体领导之上。在支委会上研究重大问题能否真正讨论起来,关键是看正副书记是否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风。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个典型事例:一天上午,团政治处通知警卫连上报两名优秀士兵作为学员苗子,准备下周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班学习。连队接到通知后,党支部正副书记碰头商定,第二天上午召开支委会讨论确定送学人选。随后支部书记、指导员将会议的议题、时间通知了全体支部委员。第二天上午,支委会如期召开了,5名支委全部到会。首先,由支部书记读了学员苗子的条件,并就有关情况作了说明,然后说:"选拔优秀士兵送学培养,是我军干部队伍建设的大事,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确实把学员苗子选准。"支委、副连长随后发言说:"文书小司平时爱学习,工作积极肯干,去年年底还入了党,是个好苗子。他个人要求报考军校心切,我看可以送他去培训。"书记边点头边说:"好,大家继续发言。"接着,支委、二排长发言:"我们排的秦小春是高中毕业生,文化底子不错,这两年坚持自学,考取军校的把握……"书记随即插话说:"秦小春不合适。他平时爱钻牛角尖,爱挑别人的刺,有些战士对他有意见。"书记说完后,看了看二排长说:"你继续发言吧。"二排长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冷冷地说:"算了,没什么可说的了。"书记又指着支委、一班长说:"那你说说。"一班长把头一低,笑了笑说:"我说不好,还是你们定吧。"副书记、连长看了看大家说:"我刚来连队不到两个月,对战士的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说不准,指导员你在连队呆的时间长,人员情况熟,你就说说吧。"书记翻了翻手中的花名册,又停了一会儿说:"既然大家不说了,我谈一点看法。我看副连长提的文书司长海不错,算一个。再一个就是三班的欧阳文君,大家看怎么样?"大家面面相视,谁也没有再吭声。副书记打圆场说:"我看就这样吧。"书记最后说:"既然大家没有不同意见,就报小司和欧阳吧。请连长和小司谈谈,我找欧阳说一说。散会。"会后,就以支部的名义上报了司长海和欧阳文君作为连队的学员苗子。这位书记,还没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挡住了人家的言路,结果大家就只好"免开尊口"了。象这样的事情,虽然是经支委会讨论决定的,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议起来,支委会搞成了"一言堂"。
    在连队支委会班子成员中,有的是连队干部,有的是排长,有的还是士兵,互相之间存在着行政职务和资历上的差异。支部书记一般都是连队的行政主官,又是支委"一班人"的"班长"。书记、副书记如果不注意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良好的民主作风,就容易以行政首长的身份,出现在支委会上,就会把书记与委员的关系,搞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把集体领导变成"家长制",自觉不自觉地凌驾于支委会之上,独断拍板。这样,集体领导就会流于形式,支委会就等于"聋子的耳朵",只能是个摆设。
    其实,一个人的能耐再大,也不如集体的智慧多。所以,支部书记一定要增强集体领导意识,自觉地把自己摆在集体领导之下,在主持支委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发挥支委"一班人"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尤其是当对某项工作"轻车熟路"的时候,不要过于自信,单凭老经验"定弦",切忌把支委会开成"个人演唱会";当对讨论的问题"胸有成竹"时,不要抢先表态,堵塞言路,切忌把支会委开成"工作布置会";当自己在班子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时,不能自以为是,个人专断,要注意虚心听取委员们的意见,特别是要多听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以集中正确意见,由集体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
    二是委员要在集体领导之中,不要把自己摆在集体领导之外。支委会能不能议得起来,能不能真正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往往与委员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有着直接关系。支部委员是党支部的骨干力量,是支委班子中的一员,在支委会上与正副书记的地位和权力是同等的。从1:边那个警卫连支委会的例子可以看出.虽然有支部书记不发扬民主、堵塞言路的问题,同样也有其他支委缄口不言,不积极发表意见的问题。从当前基层的情况看,要使支委会对重大问题真正"议得起来",支部委员也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要消除"家有干口,主事一人"的传统观念影响,不能把支部的集体领导看成是书记一个人的事,而自己则是"听喝儿"的、"干活儿"的,把参加支委会单纯当作是"受领任务"。委员积极参与和维护集体领导,就要把自己摆到集体领导之中,而不能游离于集体领导之外。尤其是一些职务低、资历浅的同志,不要把自己当作集体领导的"陪衬",当成支委会的"观察员"和"旁听者",放弃自己的责任,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利,袖手旁观。在支委会上,不论是研究自己分管的工作,还是讨论其他方面的问题,都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表意见,克服那种"事不关己不开口,别人点头我举手"的消极态度;要善于独立思考,不要盲目服从。在讨论问题时,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在表决时,不能"别人咋着我咋着,马马虎虎投一票"。要心地坦然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不必害怕自己的看法与正副书记不合拍,担心自己的意见与其他同志不一致,而左顾有盼,经过"火力侦察"后,再来一个"一慢二看三通过"。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不要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更不能"话到嘴边说一半,留有余地事好办"。
    三是每个成员都要有全局观念,不要搞"本位主义"。《政治工作条例》规定,书记要有民主作风,善于发挥集体智慧,同时也要求委员应当增强全局观念,积极参加和维护集体领导。班子成员都必须明确自己是集体领导的一员,防止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关心支持全局性的工作。这也是连队支委会能否"议得起来",能否"议到一起"的重要条件之一。现在,有些连队的支部成员。缺乏集体决策意识,不是站在集体领导的全局高度去参加支委会,有的把"参与"变成了"搅和","打横炮"、"看热闹";有的成了某一方面工作的代表,甚至充当了"排代表"和"班代表",往往抓住小单位的局部利益不放。比如,讨论转改志愿兵时,排长支委往往是为本排的战士争名额;讨论士兵入党、奖励等问题时,经常为本小组争比例。讨论连队重要工作安排时,有的正副书记就为自己分管的工作争时间、争位置。有时为了某一方面的工作,为了小单位的利益而僵持不下。因此,开支委会时,往往不能围绕会议的议题去展开充分的讨论,而是在某些枝节问题上"卡壳"、"冷场",产生"内耗",削弱了集体领导的权威。
    为了防止这种状况,作为主持会议的支部书记,要首先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有关文件。只有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深刻理解,支委会在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大家才能"找准目标定准位",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作为班子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出以公心,抛弃私心杂念,不能光打自己的"小算盘",要站在连队建设的高度,坚决维护集体领导,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议事,5b支委会的民主议事和科学决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班子成员要超脱个人职务和分工的局限,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学会从全局上分析问题,站在整个连队工作的角度提建议,出主意。既要考虑自己分管的工作,又要考虑全局性的工作,特别是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都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服从全局的需要。
    (三)提高班子决策水平,解决"议决失误"的问题
    《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支委会讨论决定问题,必须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中多数人的意见,形成正确的决议。可是,现在有些连队支部班子往往由于政策水平不高,法规意识不强,造成一些决策失误,给连队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政策水平是支委会实行正确"议决",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的政治基础。毛泽东同志早就强调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怎样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呢?
    一是要按原则办事,不能偏离方向。支委"一班人"是连队建设的"领头雁"。在参加集体领导,议决大事的过程中,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集体领导的正确性,使支委会作出的决定,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条今条例的要求,符合上级的指示精神,符合连队的实际。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个典型事例:有个驻地边远的连队,为了增加"小家底",想把仓库里废旧的电缆卖掉,换点"零花钱"。有的同志提醒说,装备物资是不能私自处理的。就在想办不敢办的情况下,召开了支委会。结果经支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按多数人的意见,把这批废电缆卖掉了。这个决定显然是不符合装备管理规定的,是个错误的决策,出了一个违反原则的"歪招"。象这种"歪招",说轻了,是政策观念差;说重了,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这种现象,在基层连队不是个别的。有的同志政策观念淡薄,把连队看成了自己的"一百三分地",正象部队所流传的那样,"连长、连长,半个皇上","指导员、指导员,连队我掌权",尤其是一些远离领导机关的连队,有的军政主官小有权力,自己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有的连队干部不能廉洁自律,收受战士钱物,为某些战士的入党、学技术、报考军校等开放"绿灯"。其实,明明知道有的战士不符合条件,但是,"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还要堂而皇之地提交支委会讨论。由于会前大家心中有数,会上你我心照不宣,支委会集体研究照样通过。象这样的"歪招",出得越多,对连队建设的消极影响就越大,对革命事业的损害也就越大。因此,支委会在议决过程中,要把握议事的正确方向,"主意千万条,不能离原则"。尤其是书记、副书记,主持会议、组织讨论,不仅需要归纳总结,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更需要把关、定向、引导。所以.,在研究决定重大问题时,一定要组织"一班人"反复学习上级的有关政策和指示,做到没有吃透上级精神不"拍板",违反政策法规和条令条例的事坚决不干。
    二是要按政策办事,不能随心所欲。支委会要防止"议决失误",就要强化思想政治领导意识。在这方面,要克服"认识不足"、"起点不高"的现象。如有的单位为了防事故,离开条令条例,另搞一套"土政策","严而无格",忽视官兵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的提高,轻视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的作用。有的议事格调不高,法规政策观念不强,想"馊主意",出"损招"。某部9连,在一段时间里,收到多份战士家中发来的"父(母)病重"、"病故"的电报,有的明显是"假情况",干扰了连队正常工作。连队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召开支委会研究解决办法。会议开始,副书记、连长说:"咱们得立个规矩;以后凡是收到家长病故的电报,就派人去查个水落石出,假的就给处分,我就不信刹不住这股风。"支委、副连长接过话茬说:"电报这么多,哪能都去查。再说,连里也没有派人出差的权力呀,上面恐怕也不会同意这么干。还是找这些战士谈谈心,做一下思想工作吧。"支委、二排长想了一会说:"这些办法都不赶趟儿,思想工作也得讲究点'有效性',咱们不如来个'将计就计'。今后,再接到'父(母)病故'的电报,就立即以连队的名义给战士家里发唁电……"书记、指导员听完后,随即站起来说:"好,这个建议提得好,就这么定了。今后,凡是有'父(母)病故'的电报,一是给战士批假放行,二是以连队的名义给战士家中发唁电。是真的表示哀悼和慰问,是假的也可以警告一下战士的父母。"就这样,一项对付假电报的"土政策"出台了,也真的这么办了,结果在一个战士家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假电报是一时减少了,但战士们都在私下议论,咱连的党支部可真"损"。结果弄得连队官兵关系很对立、很紧张。这个事例提醒我们,加强思想政治领导,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制胜法宝,不论什么时候,都应当坚信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理直气壮地培植官兵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千万不可违反政策,随心所欲地出"损招"。
    三是要按条令办事,不能别出心裁。有个连队连续发生了几起误岗、睡岗的问题,受到了上级的批评,连队干部很恼火,想来个"杀鸡给猴看"以制止这种现象。经支委会研究决定:今后谁再误岗、睡岗,就处分谁。决定宣布后的第二天,就有一个战士误了岗,给了处分。第三天,又一个战士因为误岗挨了处分。就这样,两周之内,因误岗、睡岗就先后处分了好几个战士。连队满以为误岗、睡岗的问题可以解决了,谁知夜里查岗,发现误岗、睡岗的现象仍然存在。"杀鸡"给"猴"看,"猴"偏偏不看。根子在哪里呢?原来,这段时间连队除了大强度的战术训练外,公差勤务特别多,战士的体力消耗很大,部队很疲惫。对此,党支部不从客观上找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而是采取"惩办主义"。结果,法不责众,反过来弄得"立法者"下不了台。不给误岗的战士处分吧,话说出去了;再给处分吧,又有滥施处分之嫌。作出决定,"招数"不灵,解决不了问题,这就叫"臭招"。主要原因是调查研究不够,对客观情况不作深入细致分析;对条令条例的规定掌握不够,对可能带来的问题缺乏准确的预测。
    还有一个典型实例。有个连队,为了调动战士"练兵习武"的积极性,支委会研究决定:凡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取得前三名的,给予记三等功的奖励。结果,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比武考核中,连队一下子有好几个战士取得了名次。可连队干部却"高兴"得乐不起来了,与其说是喜,不如说是忧,连队党支部陷入了两难境地。执行支委会决定吧,可按照《纪律条令》规定,团一级才有权给战士记三等功,而且立功名额不得超过总人数的2%,连队一共几十个人,连两个名额都没有,给所有取得名次的战士记三等功,显然是办不到的;不执行支委会的决定吧,战士们意见大,说支部说话不算数,失信于兵。这个例子说明,支委会"议决"大事之前,必须认真学习上级的有关规定,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和预测作出决议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影响,保证作出的决定正确可行,免得作茧自缚,既影响党支部的形象,又影响连队的建设。如果对客观情况若明若暗,离开条令条例,凭"想当然"去议事、定事、办事,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失误",给工作造成被动,这方面的事例和教训是很多的。
    (四)严格首长分工负责,解决"议决难行"的问题
    前段时间,听到这么个笑话。某连支委会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纲要》的措施,开了半天会,支部书记最后归纳得很简练:"就这么的了"。后来,有人问几个支委:"你们支委会研究决定了什么事?"支委们回答:"反正说是要狠抓落实,最后是'就这么的了'。干起来也不知到底昨的了。"过了一段时间,上级去检查连队贯彻落实情况时,问该连的一些党员,你们连党支部贯彻《纲要》的措施,落实得咋样?党员回答说:"咋的也不咋的"。这个笑话说明,这个连队开支委会是个"议决不明"的支委会,议了半天,没有个"说法",干起来只能是稀里糊涂,"议决难行"。
    召开支委会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而是为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驾驭和领导连队的全面建设。因此,学会开支委会,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学会做会议的"尾声"工作,包括对会上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做出决议,明确落实责任和分工等。可不要小看这个"尾声",它实质上是会议发扬民主,集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抓好工作落实的"先声"。那么,怎样做好支委会的"尾声"工作,解决"议决不明"、"议决难行"的问题呢?有以下几条办法:
    一是要"议而有决",不能含含糊糊。现在有些连队开支委会不知道怎样归纳讨论意见,不知道如何形成明确具体的集体决议,有的甚至议一议就算完事了,根本就没有作决议的意识。我们曾查阅过20个连队的支委会记录。发现支委会在讨论研究重大问题时,除对具体人和事的处理外,能作出明确具体决议的不足四分之一,近80%的支委会记录上没有归纳的意见和最后的决议。会上议了半天,会后干什么还是稀里糊涂,"一盆浆糊"。这是支委会质量不高,作用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支委会的最后阶段,作为会议主持人的正副书记,要很好地掌握议决中的关节点,主要是四个小步骤:①纳讨论情况。把大家在讨论中的思想认识和具体看法归拢起来,理出头绪,点出集体议事中的共识点和分歧点。这是形成决议的基础。②提炼操作意见。综合分析各种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明确具体的工作措施,拿出个一、二、三的条条来,以提供给集体表决。③形成集体决议。对归纳小结的意见和形成的具体工作措施,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形成最后决议。④明确执行责任。在行政指挥上属于军事工作方面的,由连长负责组织实施;属于政治工作方面的,由指导员负责组织实施。在党务工作上,各委员也要作明确具体的党内分工,责任到人,抓好落实。这四个步骤步步到位,支委会的功能作用才能真正到位,支委会的集体决议才能简洁明快,便于传达,也才能落地有声,一呼百应。
    二是要搞好分工,不能责任不明。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集体领导主要是指连队的重大问题一般情况下,必须由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个人都无权擅自改变支委会集体讨论作出的决定。分工负责,主要是指落实支委会决议过程中,军政主官各司其职,认真组织实施,并共同对支委会负责。这是实现坚强有力的党支部领导的两个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环节。我们既要防止和克服离开集体领导,只讲个人负责的偏向;又要防止和克服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人负责的偏向,实现领导集体和个人负责的有机结合。
    在明确分工的同时必须明确相应的责任。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员、内容、时限,要十分明确具体,防止"议决不行",使有些工作挂"空档"。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问题支委会讨论了半天,订了许多条条,但谁去落实,什么时间完成,有哪些质量要求,都含糊不清,似是而非,致使工作互相推诿扯皮,都管又都不管。正象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人负责,名曰集体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所以,明确职责分工后,每个人都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负起责任,发挥作用,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了的问题,凡属个人执行权限内的事情,就要认真履行职责,该"拍板"要及时"拍板",大胆地去干,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切实把集体的决议贯彻到底,落实下去。
    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赏罚制度。一项工作规定谁负责,必须由他承担责任。好的就表扬,差的就批评,毫不含糊。只有责任到人,权力到人,奖惩到人,把红花戴到有功者的胸前,把板子打到失职者的身上,工作才能有着落,才能形成你迫我赶、争抓落实的局面。
    要在分工负责中注意团结协作。分工负责,不是不要协作,相反,只有团结协作,才能真正做到对工作负责。军政主官要互相支持,及时解决落实支部决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抓自己分管的工作时,要观察厂解全局,互通情况信息,适时进行"火力支援",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三是要协调一致,不能自由行动。集体决议形成之后,保持"一班人"的行动一致,是维护集体领导权威的基本前提,也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纪律的根本要求。有的连队支委会"议决不行"的阻力,往往来自少数人不负责的言论和自由主义的行动。一种情况是不守纪律,与集体决议的口径不一致,离开集体决议自由行动。如有的连队支委会研究老兵退伍名单时,有的支委事先向某个老兵许了愿,答应这个老兵留队转专业军士。但是,他的意见在支委会上被否决了,感到无法向那个老兵交待。会后便向那个老兵表白自己,泄露了支委会讨论的情况,致使那个老兵对其他支委有意见,退伍时跟连队闹别扭,给领导出难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带着抵触情绪,不执行集体的决议,不按支委会分工去抓落实,致使工作受到影响。有的甚至散布消极言论,影响了班子的团结,给连队建设造成损失。支委会研究决定连队的重大问题,形成决议后,如果个人仍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或向上级组织报告,但在行动上不得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原来少数人的意见确实可取,就应当从连队建设的大局出发,经支委会重新讨论,对原决议进行必要的修正。但在集体决议末更改之前,必须无条件地执行按多数人的意志形成的决议。这样,才能保证支委会班子的团结统一和坚强有力。
    四是要狠抓落实,不能决而不行。抓落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个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从目前基层反映出来的问题看,有的单位工作不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风不实,存在图虚名,鼓"虚劲"的倾向。有的干部眼睛只是盯着上头,想的是"出名挂号",抓的是"门面",争的是"彩头",热衷于造"声势",图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甚微。靠这一套华而不实的东西抓连队,平时要栽跟头,战时要打败仗。
    抓落买要有狠劲。对支委会研究决定的事情,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地抓起来,不能慢慢腾腾,拖泥带水。对同时安排的几项工作,要有重点、有节奏地抓,脚踏实地地干。看准的事,议定的事,就要下决心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千万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抓落实要有韧劲。抓连队工作的落实,要有一股实在劲和坚韧劲。《纲要》规定的基层建设的五条标准和七项经常性工作,哪一样都得落实。关键的一条在于经常性工作经常化,这就需要下苦功,使常劲。在贯彻支委会的决议时,要注意抓死角,查漏洞,找弱点。大量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单位的问题,往往总是出在薄弱部位和薄弱环节上。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不落实的环节和不到位的工作,瞄准薄弱环节做工作,坚持经常,必有收获。
    (五)用好民主集中制,解决"议决疑难"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到,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连队支委会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操作要领掌握不好,在讨论决定连队重大问题过程中,对一些互相交叉或处在"边缘地带"的疑难问题,往往不知所措。于是只好"跟着感觉走",有的"违章操作",有的甚至以误为正。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10个疑难问题。
    疑难问题之一:支委会上意见分歧的双方人数接近或相等时不知该怎么办。
    在一个单位组织的26名支部正副书记进行的考核中,回答"支委会上意见分歧双方人数接近时怎么办"这个问题时,有19人答错了;对"意见分歧双方人数相等时如何处理"的问题,有11人答不出,8人答不全。说明这是个难点问题。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支部书记可以有以下二种选择:
    一是在表决时赞成和不赞成的人数接近或各占一半,不便形成决议或无法作出决定时,可以暂时休会,让大家重新学习有关文件和政策规定,再行调查研究,充分酝酿,留待下次会议重新讨论研究,尽量等多数人认识一致,达成共识后再作决定。
    二是必要并且可能时,可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进行讨论决定。
    三是情况紧急时,可将两种不同意见同时上报,请求上级党委裁决。这种矛盾上交的方式一般最好不要采用;非用不可时,也要及时做好支委"一班人"的工作,防止因此而影响班子的团结。
    疑难问题之二:对三人支委会只有两名支委在位时如何决定问题弄不清楚。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里面潜伏着一些容易忽视的"弯弯绕"。乍看起来,有两名支委在位,超过支委人数的半数,可以开会。但是严格地说,两个人研究工作、讨论问题不叫开会,只能说是"碰头",三人支委会已是最低限度的会议形式,两人碰头是不能代表支委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的。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需要讨论的问题不是很紧迫,可等待另一名支委回来后再开会研究。如另一名支委短时间内回不来,而且情况紧急,则应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疑难问题之三:对支委扩大会如何讨论决定问题搞不明白。
    支委会与支委扩大会是同一性质的会议,都是党的会议。支委会是连队党支部实施集体领导的主要形式,支委扩大会则是因特定工作需要而召开的一种会议。党支部决定连队的重要问题,应当召开支委会或支部党员大会,一般不要召开支委扩大会,确实需要召开支委扩大会时,应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支委扩大会召开的时机。支委扩大会是作为特定工作需要而召开的'种会议,主要是布置某项工作,动员完成某项紧急任务。为了争取时间,减少层次,更好地统一骨干的思想等,有时需要召开支委扩大会,但支委扩大会一般决定重大问题。
    二是支委扩大会参加的人员。支委扩大会是支委会的扩大形式。它的召开,必须以能够召开支委会为前提,到会的支部委员必须超过应到支委人数的半数以上,否则不能召开支委扩大会。参加支委扩大会的人员除支部委员以外,可根据需要扩大到排以上党员干部或党小组长,非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部不得参加支委扩大会。
    三是支委扩大会需要研究决定重大问题时,只有到会的支委才有表决权,被扩大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发言权,但没有表决权。
    疑难问题之四:对军政主官临机处置权的行使和支委会的事后监督问题把握不当。
    这是现在常见和多发的问题之一。《政治工作条例》规定: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支委会或支部党员大会集体讨论决定。"在紧急情况下,连长、政治指导员可以临机处置,事后向支部委员会报告"。《政治工作条例》赋予连长、指导员在紧急情况下决定连队重大问题的临机处置权,体现了军队的特殊性。可是,现在经常出现有些基层主官对临机处置权,不分时机、不分场合地滥用,不守规矩、不受限制地乱用,事后又不及时向支委会报告,而支委会也不能给予有效的监督。如,有个连队规定熄灯后不准战士打手电筒看书。有个战士家中来信,告知母亲生病住院。晚上,这个战士躺在床上打着手电筒将信又看了一遍。恰巧被指导员发现,当即宣布给这个战士以行政警告处分。这个战士的排长不服气,说处分战士至少要经支委会讨论决定。指导员却说:"我有权临机决定给战士处分。"事后既没有向支委会报告,也不受任何检查约束。连队主官不应滥用临机处置权。非用不可时,也必须依据规定、按照程序实施。军政主官一旦按照规定行使了临机处置权,就要主动向支委会报告,讲明情况,接受支委会的监督。支委会也要及时审议,对正确的决定给予确认,对错误的决定应予纠正。
    疑难问题之五:对如何选举产生支部书记的问题经常出错。
    在调查问卷中,有34%的基层正副书记对由谁来选举正副书记的问题搞不清楚。一些单位选举正副书记的做法也往往是五花八门。有的是由于党务工作不熟,有的是不按规矩办事,图省事、随意简化程序。按照《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支部书记、副书记应由支部委员会等额选举产生。选举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等额选举。
    疑难问题之六:在位支委人数不够半数而又需要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随意性很大。
    有个单位组织基层支部的正副书记参加问卷答题,就有36%的人对这个问题回答不正确。有的甚至认为,既然支委不够半数,就可以不开会了,个人决定问题更方便。《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支部委员在位不够半数时,重大问题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这一规定必须严格执行。
    疑难问题之七:对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和维护军政主官指挥权威的关系把握不好。
    这是在执行集体领导下首长分工负责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党内的集体领导与行政上的军政主官分工负责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在理解和操作中混淆了各自的要求,产生了两种误区:要么一说集体领导,就否定了主官的指挥权威;要么一说维护指挥权威,又妨碍了集体领导。克服这种现象,要记住两句话:
    一是"会上议事平起平坐"。就是在开支委会时,支部书记和委员的地位和权力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决定问题时都是平等的一票,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中多数人的意见,形成正确的决议,不允许个人说了算。
    二是"会后执行职责有别"。就是在执行支委会决议时,必须维护军政主官的指挥权威,坚持下级对上级负责,副职对主官负责,主官对支委会负责。军政主官对执行支部决议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在行政领导上,属于严格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必须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
    疑难问题之八:对讨论批评自由与行动一致的关系把握不好。
    坚持"行动一致,讨论自由和批评自由"是列宁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的意义和概念"下的定义。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必须记住两个要诀:
    一是"会上可以众说纷坛"。集体讨论决定问题时,大家可以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压制民主,阻止不同意见的发表。
    二是"会后必须异口同声"。一旦形成了决议,支委"一班人"必须统一口径做工作,特别是在人事问题上,不得会前擅自许愿,会后通风讨好,更不允许将支委会上的意见分歧扩散出去:这是党的纪律,必须坚决执行。
    疑难问题之九:对支委会和干部会的关系把握不好。
    在有的单位调查发现,有31%的连队支部正副书记不知道二者有什么区别,69%的人虽有一知半解,但也说不清楚。有的同志感到,在基层连队管它这个会,那个会,反正参加会议就是那么几个人。这样长期下去,势必淡化党的领导的观念,削弱党组织的战斗力。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从会议的职能上分。支委会的职能是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讨论决定连队的重大问题。干部会则是根据支委会的决议和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各级干部的行政职责,处理连队的日常行政工作。
    二是从参加会议的人员分。支委会只有支部委员才能参加,即便是支委扩大会,不是党员的行政干部也不能参加。而干部会的参加人员,则是根据会议的内容和需要,由主持会议的连队首长确定,只要是行政干部都可以参加。
    三是从会议决定问题的方式和原则上分。支委会是党的会议,讨论决定问题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集体表决。而干部会是行政会,是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由连队首长最后"拍板"。
    疑难问题之十:在集中正确意见与少数服从多数之间出现两难选择时不知所措。
    按照规定,支委会在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必须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中多数人的意见,作出集体决策。通常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有时也会出现异常情况,这就给基层的支部书记们提出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比如有个战士党员外出时与群众发生矛盾,动手打人致伤,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支委会讨论对这名战士的处理意见时,副书记、连长提出要给这个战士行政处分。这无疑是正确意见,但其他3名支委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加之有的是小单位"保护主义",有的是老乡关系,主张责令这个战士在军人大会上做检查。这就使主持会议的书记犯了难,即便他同意副书记意见,在支委会上也是少数。遇到类似的问题,一般不要匆忙作出决定,而应引导大家充分思考后再议。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把有关政策规定摆出来,以提高"一班人"的认识。二是要把需要讨论的问题的基本情况搞清楚,包括时间、地点、原因、结果、性质、影响等,以统一"一班人"的思想,以便在下次讨论时形成统一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决定。
    (六)落实民主生活制度,解决支委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的问题
    支委民主生活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委会。"会开支委会"当然包括学会开这种特殊类型的支委会。支委民主生活会的时间、内容和基本要求,《政治工作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关键是要认真落实。支委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功能是支委"一班人"交心通气,调节班子的内部关系,总结经验教训,增强班子团结,加强自身建设。实践证明,定期召开支委民主生活会,不仅可以对支委"一班人"实施有效的监督,而且有利于调整、规范集体生活和集体行为;有利于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形成共识,消除隔阂,减少"摩擦",防止"内耗",增强班子的内聚力。目前,要认真解决一些连队支委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成为落实党内生活制度的"盲区"之一。
    一是时间要落实。《政治工作条例》规定:基层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支委民主生活会,"交心通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团结,改进工作"。从调查的情况看,有些支部常年不开一次支委民主生活会,使民主生活会在党内生活制度中形同虚设。要改变这种状况,加强外界的援助,强调它的重要意义,提醒基层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激发支部"一班人"落实民主生活制度的内在动力。
    当前,一些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内在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同志反映,我们支委"一班人",平时在一个锅里抡勺子,一个桌上吃饭,天天见面,经常"碰头"、"通气",互相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开不开民主生活会关系不大。也有的班子内部有些矛盾,但不会运用民主生活会的方式去解决,要么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要么过份迷信"感情投资",民主生活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另外,还有些同志反映,我们不是不想开会,但是心有疑虑。牙齿和舌头还经常"打架",何况大家天天在一起工作、生活,哪能没有一点磕磕碰碰的,平时彼此忍让一点就过去了。如果正儿巴经地开民主生活会,很可能"烧香引鬼",捅了"马蜂窝",使矛盾公开化,使问题大"爆光",结果适得其反,既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又影响班子的团结。存在以上的种种心态和顾虑都是不正确的。
    毛泽东曾用"天天洗脸","天天扫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比喻,生动而深刻地说明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要性。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作为党内生活的一项制度,是我们党内生活几十年经验的总结,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结晶。从现实生活看,支委"一班人"长期在一起工作,且不说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即便班子内部没有突出的现实矛盾,也不等于没有潜在的矛盾。没有严重的问题,也不等于关系已经很协调,工作已经很默契。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就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上级的指示和支部决议等重要问题,以及支委成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上的问题,互相交换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定期保养"机器",以进一步统一思想,"磨合"感情,增强团结,改进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一定要认清意义,提高认识,保证民主生活会制度的落实。
    二是质量要保证。有些单位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上级检查,偶尔开支委民主生活会,也是满足于走了"过场",会前不通气,会上不交心,思想不见面,只说"三分话",不抛"一片心";或者说说官场话,拉拉家常呱,有时也提点"希望"。有的偏离会议的主旨,"转产"上了"新项目",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成绩汇报会,大讲特讲"过五关斩六将",避而不谈"走麦城",丢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拿起了"痒痒挠",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的"颂歌会"。'
    要开好民1:生活会,关键足要增强质量意识,着力解决"批评难"的问题。支委民主生活会,通常是用交心通气的方式进行的。在交心通气中,无论是对集体,还是对个人,都要坚持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既要讲工作,也要谈思想;既要摆成绩,也要讲缺点;既要有自我批评,也要开展互相批评;既要揭露矛盾,又要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同志之间不同的看法,通过交换意见,达成共识。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解决"批评难"的问题,提高支委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主要是正副书记要认清自身的责任,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一方面,要严于律己,敢于反躬自省,自觉地检查和认识自己的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带头作自我批评,不文过饰非。另一方面,要敢于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不随波逐流。再一方面,就是要善于启发引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一班人"的认识,使大家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形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
    三是效果要明显。支委民主生活会是支部班子内部互相监督的主要形式,是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加强党管干部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开好支委民主生活会,要围绕重要问题,开展谈心交心,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同志之间工作上、认识上的一些不同看法需要消除,但不能纠缠于细枝末节,陷入鸡毛蒜皮小事的纠纷之中。支委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内容,应当是检查、总结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等情况。围绕上述这些内容,统一思想认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支委民主生活会要着眼于解决问题,不能"坐而论道"。要本着务实的精神,从加强班子团结、加强党管干部等关键问题入手,达到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提高班子建设整体水平的目的。这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战争年代,党的各级领导成员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资历长短,在党的会议上都能胸怀坦荡,以诚相见,直言不讳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靠这种严格的党内生活,使党和各级组织在异常严峻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有效地解决了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和问题,培养了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骨干。建国前夕,党中央从西柏坡进驻北京以后,毛泽东主席因违反中央规定,私自外出品尝了一次北京小吃,受到了中央常委的批评。中央是这样,基层连队也是这样。《霓红灯下的哨兵》中的陈喜,进驻上海后,思想发生了变化,嫌弃农村的妻子春妮,丢掉粗布袜子。连队及时召开支委会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经过战火硝烟考验的有功之臣,在支委会上乖乖地接受了批评,老老实实地承认了错误,做了深刻的检查。就这样,支委会严肃的批评教育和敲打,敲出了一个不断前进的英雄集体,敲出了一个硬梆梆的支部领导班子,敲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现在,我们的干部、党员面临着各种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面临着"酒绿灯红"的考验,仍然需要发扬这一光荣传统。我们要学会要运用民主生活会这一有效形式,保证党员干部在组织上不失控,按期过组织生活;思想上不失控,经常谈心交心,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情况;行动上不失控,使党员干部、支部"一班人"始终处在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之下,提高基层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三、典型实例想定作业

    实例训练1
    [情况]一天晚饭后,浆连支部书记通知支部委员到连部开会。5名支委(指导员、连长、副连长、一排长、六班长)到齐后,指导员(书记)首先说:"晚饭时我突然想到,这段时间连队工作的任务不重,应该安排一些老战士探家。根据大家平时掌握的情况,请大家先谈谈如何安排。我想一次探家的人员不能太多,安排两、三个人就行了。"接着大家陆续发了言。一排长提出:二班张明父亲生病住院,一班的刘春华年底退伍,希望回家找对象,这两人应该优先安排。六班长提出:四班副最近家庭纠纷闹得挺大,前几天在排务会上提出想回家调解一下。副连长提出:炊事班小马的哥哥不久前因车祸受伤,官司还没了结,应该让他回去。指导员也说有两名同志需要考虑。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到熄灯前。连长说:"我要去集合部队点名,你们先说着吧。"最后,指导员说,快要熄灯了,今天的会先开到这里,找时间再议吧。
    【问题】这次支委会有何不妥之处?应该如何改进?
    实例训练2
    [情况]某连支委会由6人组成:指导员(书记)、连长(副书记)、副连长和三个排长。
    一天上午,军务股通知:后天下午将连队转改专业军士的名单报来。支部书记、指导员让文书通知支部委员下午2点到连部开支委会研究此事。
    会议开始后,书记说:这次上边给我们连两个转志愿兵的指标,咱连共留下五年兵7个,"僧多粥少",请大家从全连的角度考虑,提出两个人选。副连长接着说:时间还有两天,在指标少、老兵多的情况下,为了优中选优,保证质量,我建议今天晚上安排个班务会,听听下边的意见,明天再研究。其他几名同志也认为副连长说的有道理。指导员和连长耳语了几句,看了看大家说,这个事情叫大家去讨论,肯定是七嘴八舌,众说不一,我看二排的龚成驾驶技术不错,人也听话,炊事班长小胖子也蛮好,就报他们两人吧。连长接着说,指导员在我们连工作时间最长,对战士的情况比较熟,我看就照指导员的意见上报吧,你们说呢?会场沉默了两三分钟后,指导员笑着说,既然大家没什么不同意见,那就这么定了。接着指导员对负责记录的文书小王说:"赶快以支部的名义给军务股写报告,明天上午送上去。"
    【问题】指出这次支委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办法。
    实例训练3
    【情况】某连支委会正在开会研究年度工作计划和新兵分班的问题,通信员进来报告:三班卞志贤和贺海因为开玩笑过火,动起手来了,贺海头被打破了,已送卫生队包扎。连长一听,把桌子一拍,生气地说:"真不象话!支委会正好研究一下处理意见。我建议给他们每人一个行政严重警告处分,罚各打扫厕所半个月。"一排长说:"贺海已受伤就免罚了吧?"连长说:"不行,至少要罚一个星期。另外,今后再发生类似问题,以半个月为起点,多发生一次加罚一个星期。现在有的兵一点纪律观念都没有,不给点颜色看不行。"副连长接过话茬说:"哎,光罚打扫厕所轻了点,我看得用点经济手段。今后,凡是打架的每人罚20元,吵架的每人10元,顶撞骨干的每次10元,误岗的罚20元……"接着,大家就这个问题都发了言。最后,书记说:"这样吧,关于年度工作计划,叫文书写一下,我和连长改改就行厂,星期天晚上我给全连讲一讲。新兵分班,按每排4个分配,连部留一个,给炊事班两个,具体名单请连长拨拉一下。关于违纪战士的处理问题,我同意大家的意见,星期天晚上一块宣布一下?"大家摆了摆子,书记最后说:"会就开到这儿,一排长把罚打扫厕所和罚款的事落实一下。散会。"
    【问题】指出这次支委会错在哪里?
    实例训练4
    【情况】一天上午,某连二排正在工地劳动,一班完成了规定任务,班长牛勇正在和全班战士一起抽烟、"侃大山"。排长李红军过来说:"一班长,带人帮助三班干一会儿。"一班长一肚子不高兴,把烟头一扔,随口说:"怎么没人来帮我们干呀。"排长一听火了,也来了一句:"叫你干你就干,你小子哪来那么多废话2"一班长又回了句:"你小子是干部,你怎么不干。"排长一把抓住一班长的衣领,猛地给了一班长一拳,一班长的鼻子当即就出了血。战士们在一旁都火了,一边将他们推开,一边指责排长打人是错误的。有几个战士马上忿忿不平地离开工地回到连队,找连长、指导员要求处理一排长。指导员听后,沉思了一阵对连长说:"一排长打战士是错误的,应该召开支委会批评他。"连长说:"一排长工作方法就是简单,我已批过他好几次了,中午我再训他一顿,支委会就别开了,免得影响大家之间的关系。"指导员点点头说:"行吧,找时间我也和他谈谈。"
    【问题】你认为支委会是否需要召开?如果你是支部书记会怎样处理此事?
    实例训练5
    【情况】下面是某连一次支委扩大会的记录。
    时间:1995年2月18日
    名称:支委扩大会
    地点:连部
    参加人:共10人。其中:支委3人(该连支部委员会共7名委员),学雷锋小组组长(2人),团支部书记(二排长、团员),党小组长(3人);文书(预备党员)。
    主持人:支部书记(指导员)
    议题:1.讨论推荐上报学雷锋积极分子名单;2.讨论全年的党员发展计划;3.研究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安排;4.研究改选团支部的有关问题。
    发言要点:(略)
    会议决议:
    1.到会人员一致同志推荐上报马丰收等5名同志为学雷锋积极分子;
    2.对会议提出的3名发展对象,6人同意,3人有不同意见,二排长弃权;
    3.一致同意3月5日组织全连人员上街打扫卫生,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4.一致同意在"五•四"前夕改选团支部。
    【问题】从这份会议记录中分析这次支委扩大会存在哪些问题?
    实例训练6
    【情况】某连支部委员会由5人组成:指导员(书记)、连长(副书记)、副连长、二排长、一班长。
    一次,该连支委会召开会议。二排长外出集训,实际到会4人。支部书记主持会议。书记首先说:"四班长考取军校已经去报到了,今天研究一下四班长的接替人选问题,事先也没来得及和大家商量,请大家根据平时了解的情况,提出合适的人选,支委会讨论一下。"连长认为:四班副兵龄较长,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可以接任班长职务。一班长提出三班战士张勇平时工作积极,上进心强,可以提升为班长。副连长提出:六班副敢抓敢管,担任班长比较合适。最后,支部书记看三名同志意见各不相同,想了半天,又觉得没有更为合适的人选,就说:"连长是连队的军事主官,我看就照连长的意见办吧,提升四班副为该班班长。"其他支委也没再说什么。最后,以支部名义上报营党委,请求任命四班副班长为该班班长。
    [问题]你觉得这次支委会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解决?
    实例训练7
    【情况]某连战士吴小强,入伍不久就因酒后打人而受到行政严重警告处分一次。从那以后,小吴吸取了教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出色,入了党,当上了班长。年底前,小吴就要复员了,支部书记、指导员考虑到小吴平时工作不错,为连队建设作出过贡献,怕他带个处分复员,以后不好找工作,就与连长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吴小强的处分登记表从档案中撤出。随后,召开支委会,到会全体委员一致同意按指导员的意见办。
    【问题】支部书记这样做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里?作为支委
  应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实例训练8
    【情况]下面是某连一次支委会的记录。
    时间:7月28日日下午
    地点:连部会议室
    人员:全体支委(5人)
    主持人:郑加宏(书记、指导员)
    记录:文安军(文书、团员)
    议题:1.讨论预备党员朱波和张弘转正问题;2.连队"八.一"文体活动安排和会餐问题;3.研究制定关于不准私自下河游泳的措施。
    大家发言后,郑加宏说:"预备党员转正的事就技刚才讨论的意见,朱波按期转正,张弘延长预备期3个月,以观后效。文书你把支部的意见填进他们的《入党志愿书》,盖上我的窜,然后送到营部。时间要抓紧。其它那两件事就那么办吧。"
    【问题】你认为这次支委会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实例训练9
    【情况】某连正在召开支委扩大会,出席的支委有3人:指导员、连长、一排长;支委缺席2人:副连长、司务长;扩大参加的人员有6人:二排长(团员、团支部书记)、五班长(党员,团支部副书记)、军人委员会各组组长3人、文书。主持人:副书记、连长
    议题:研究老兵退伍期间保障工作的安排。
    讨论情况(略)。
    支部书记、指导员:f司意大家的发言,老战士在部队期间为连队建设作了很大的贡献,在他们即将离队之际,团支部、军人委员会要主动为他们送温暖,做好事,直到把他们送上车。
    连长:今年老兵表现都不错,我提议给二班长和二排的顾阳欣记三等功。大家意见如何?
    连长见大家没吭声,又说,那就表决一下吧。
    表决结果:8人同意给二班长记功,6人同意给顾阳欣记功--通过。
    连长:其他问题就按刚才说的去办,指导员还有什么意见?(没有)大家还有啥要说的?没有就散会。
    [问题]你看这次支委扩大会有哪些错误和不妥之处:为什么?应如何改正?
       
    四、思考讨论题

    (一)开支委会的基本操作要领是什么?
    (二)开好支委会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有什么关系?
    (三)当前开支委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