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揭秘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历程

2011-4-22 22:33| 发布者: 兵网| 查看: 580| 评论: 0

摘要: 人民英雄纪念碑   自1840年以来,无数人民英雄为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解放战争和革命中牺牲。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这些人民英雄修建一座纪念碑。 ...

人民英雄纪念碑

  自1840年以来,无数人民英雄为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解放战争和革命中牺牲。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这些人民英雄修建一座纪念碑。

  195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其间历时9年,耗资约40.5万元。从方案确定到采石、运石、雕石,每一步都困难重重,得之不易。

  在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委员们一致通过了把纪念碑修建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方案

  首先是确定人民纪念碑的修建地点。

  在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有人提议将纪念碑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最后,委员们一致通过了把纪念碑修建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方案。天安门广场有“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在这里修建纪念碑,也方便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前来瞻仰。

  方案确定后,1949年9月30日下午6时,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庄严的纪念碑奠基典礼。随后,中央及地方共17个单位组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确定纪念碑的整体设计方案。兴建委员会花了一年多时间,向全国征集意见,收到140多套设计方案,包括亭、台、堂、碑等各种样式。

  1951年国庆节,在北京市建设局工作的陈志德,被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邀请到天安门广场。陈志德1917年生于江苏常州,1950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后归国。当天,他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了最后遴选出的3个木制纪念碑模型:一个是形状酷似3个门洞的城台,上有高碑;一个是坡顶形状的纪念碑;另外一个是群像雕塑形状的纪念碑。

  陈志德看完后,摇了摇头,说:“这3座纪念碑模型虽然都还可以,但是缺乏高大挺拔、气势恢弘的表达内涵。”他的意见受到了兴建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兴建委员会经过讨论、修改,最终敲定了和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念碑相似的设计方案。

  接下来,兴建委员会成立了施工组,陈志德调任组长。1952年8月,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工程正式启动。

  300吨的碑心石要到哪里去开采,怎么采?陈志德遇到了第一只“拦路虎”

  陈志德仔细研究完图纸,按照设计方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要刻在一块长约15米、宽3米、厚约0.6米的整块碑心石上。为了保证碑心石不折断,开采石料的毛坯厚度必须达到3米,这就意味着这块巨大的毛坯石料将重达300吨以上。到哪里去开采如此巨大的石块?陈志德遇到了第一只“拦路虎”。

  陈志德来到北京图书馆,花了十几天时间翻阅资料,掌握了全国各大山脉的岩石情况。他把采石地点确定在了山东青岛的崂山。连夜奔赴崂山实地勘察后,陈志德最终确定采用崂山最西端的山峰浮山大金顶上的石料,因其石质均匀,且耐风化。

  为了完整开采出一块300吨的石材坯料,十几名技术工人从南京、上海等地赶到浮山。技术工人们也没有开采如此巨大石料的经验,提出的几个开采方案都被陈志德否定了。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陈志德着急上火,左边嘴角起了一溜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