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袁伟时:提防伪通识教育

2012-5-2 22:49| 发布者: 闲话| 查看: 1685| 评论: 0

摘要: 动乱年代走上学术路 羊城晚报:您的学术研究范畴,主要在于晚清和中国近现代,这从您正在上市的这九部书名上就可以看出来。您的学术关注焦点,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段上?是偶然的,还是有意的?有什么样的研究心得? ...

    羊城晚报:对他提倡的博雅教育,您怎么看?
    
    袁伟时:就当代而言,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大体上是同一件事,只是香港和台湾的叫法不同而已,香港现在也流行称之为通识教育。这是现代大 学教育的通行做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经验。港台已推行多年,做过中文大学校长的金耀基教授在他的有关论著中就有过精辟的论述。有关通 识教育的专著市面上很容易买到。90年代以来,我们的很多大学也在逐步推行,不是什么新东西。
    
    现在要弄清楚的是通识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提防鱼目混珠。
    针对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有三个要点是鉴别真伪通识教育的试金石:
    
    第一.核心是培养学生现代公民的基本观念和素养。
    
    陈寅恪上个世纪50年代重申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现代公民安身立命的基础。离开这个基本点去谈通识教育必然走入邪路。但这个 根本理念要通过多方面的知识和课程去培养。进入20世纪以后,更不要说21世纪了,即使是所谓培养绅士或少量精英的狭义的博雅教育,如果离开这个立足点, 肯定误人子弟。
    
    第二.读中西经典,弄清中西文化的基本区别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与不足。
    
    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主要经典都必须读。能读其他文明体系的经典更好。对中国人而言,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要敢于反省其中的不 足。不敢正视自身弱点,不愿学习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太可怕了。19世纪以来,盲目的民族自大情绪害惨了中国人,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姓中姓西,姓资姓 社,把中国人折腾得死去回来。好不容易,邓小平一锤定音,才冲破这个魔障,千万别走回头路!现在新左派利用人们的健忘症和民族主义情绪,又在叫嚣要从西方 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这是对中国的发展很不利的愚蠢命题。应该拷问思想是不是正确,而不必追问姓中还是姓西。
    
    第三.合理设计涵盖现代文明基本知识和人文与科技平衡的课程。
    
    我们的大学全盘苏化的遗毒尚未肃清,很大程度还是知识传习所。学科技的不学人文、社会科学;学人文、社科的没有现代科技的常识。通识教育必须弥补这些缺陷。特别是现代法学的基本知识,每个现代公民都必须懂得,否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有些新左派蛊惑人心,提出要维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体性”,要修改人文社会科学的规范和基本概念,以免上洋鬼子的当!太好玩了!鼓 吹“伟大的主体思想”的是朝鲜;1935年国民党中宣部操纵十位教授提倡“建设中国本位文化”;不知他们究竟要学朝鲜,还是步国民党中宣部的后尘呢?
    
    总谈老问题是还历史旧债
    
    羊城晚报:现在纠缠着我们的那些问题其实还是老问题?
    
    袁伟时:还是老问题,19世纪的老问题,我们现在是在还历史旧债。
    
    羊城晚报:为什么我们一直都在谈老问题?
    
    袁伟时:东方社会要转变为现代社会,很艰难。现在还有些东方国家仍在摸索,甚至中东一些国家还和我们义和团时代差不多。历史是不能躐等的,跳不过去。历史旧债要还啊。
    
    羊城晚报:说要还历史旧债,在现实层面怎么操作?
    
    袁伟时:一个就是要推动思想界深入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现代性,这是致命的因素。一个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就要推动思想观念变革,这个变革的核心是人的解放,让中国人从臣民蜕变为公民。
    推动思想观念的变革这个工作,很多人在做,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做。关键就是要通过教育,让2000多万公务员转变观念,懂得现代社会的基本常识。
    
    羊城晚报:在历史研究中,您曾经写过很多翻案文章,比如对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重新评价,所以很多人抨击您是为翻案而翻案,甚至骂您是卖国贼,您怎么看?
    
    袁伟时:学术本来不必也不可能有统一的结论。从同盟会、国民党开始就把历史看作是工具,执政以后,更变本加厉歪曲历史。历史学家的责任 是拨乱反正,尽可能恢复历史本来面貌。我不过是做了一点该做的工作,观点是不是对,让时间去判断吧。学术是实打实的;骂人,讲不出足以服人的话,只能证明 自己无能甚至没有教养。 

■ 本文责编: 兵网
□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羊城晚报》2009年8月29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12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