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高校党建对构建和谐校园作用的几点思考

2012-7-16 21:19| 发布者: 兵网| 查看: 1102| 评论: 0|原作者: 谢艳生 温金英 汪行舟|来自: 党史文苑

摘要:  [摘 要] 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党组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党组织能力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应该围绕承载的历史使命,创造性地加以探索和研究,锤炼本领,在构建和 ...


  5、增强凝聚力。
  凝聚力指高校党组织文明程度、精神状态和工作活力的一种展示。增强高校党组的凝聚力,取决于能否引导人心、嬴得人心、凝聚人心,推动和谐校园建设。一要增强党内凝聚力。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激发党员活力,“以党内和谐”凝聚人心。二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工程,以“保持先进”凝聚人心;三要增强群众凝聚力。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实施实事工程,以“为民谋利”凝聚人心。
  
  三、党组织推动和谐校园构建的措施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在认真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加强年轻教职工党员和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高校党组织要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导向和保证作用,确保高校党员在数量上不断增长的同时始终保持先进性,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以人为本”激发教职工的政治热情。
  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他们观念新颖、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同时他们又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因此,在高校落实以人为本,必须首先考虑知识分子的基本特点。具体而言,要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为教职工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激发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但是,以人为本绝不是随人所欲,绝不能用以人为本作为不服从管理、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借口,而是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减少随意性行为。
  2、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
  一是建立“双挂牌双公示”制度。在教学楼、学生公寓等公共场所设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亮相”牌,把学生党员的相片及相关资料在活动场所亮出,让每位学生党员都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二是建立“党员责任区”制度。在学生公寓设立党员责任区,选拔优秀的学生党员作为责任人,分别负责管理若干学生宿舍。一方面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管理为主动参与教育管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党员处处发挥党员的作用,体现党员的职责与义务。
  3、深化主题教育活动。
  高校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缺乏艰难困苦的磨炼,在追求人生价值,面对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责任与权利、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等一系列人生问题时,容易产生困惑和不适应。因此,要在高校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和“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党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把荣辱观的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党员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从而进一步自觉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党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党组织能力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应该围绕承载的历史使命,创造性地加以探索和研究,锤炼本领,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欧洪湛.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7(3).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7)[N].人民日报,2007(10).
  [3]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N].学习时报,2008(9).
  [4]陈晓峰,虞丽娟,俞校群.论高校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能力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4).
  责任编辑 兵网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