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兵网揭秘“文革”期间盛大游行的真实内幕

2012-11-25 07:22| 发布者: 中国兵网| 查看: 707| 评论: 0

摘要: 列宁说过,革命是人民群众盛大的节日。真是这样的。 “文革”之前,就有定期的盛大游行,时间是“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那时,在武汉看游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游行的当天清晨,沿铁路线就戒严了。许多老百 ...

列宁说过,革命是人民群众盛大的节日。真是这样的。

“文革”之前,就有定期的盛大游行,时间是“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那时,在武汉看游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游行的当天清晨,沿铁路线就戒严了。许多老百姓就想出各种办法,打洞钻墙,去赶那个热闹。游行通常是上午九点开始。各种彩车满载着展示各行各业成就的造型,蔓延上十里,热热闹闹地经过中山公园正门的观礼台,接受湖北省、武汉市领导和戒严区内人民群众的检阅。

到了“文革”,各种各样的游行就多多了。

刚开始,是热烈欢呼“文革”开始的游行,那基调是热烈的:人们敲锣打鼓,欢呼“十六条”(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号召发动“文革”的“五·一六通知”)的公布。刚开始,只是敲锣打鼓、喊口号,不久,就有了紧跟形势编排出来的表演唱《“十六条”是明灯》,边游行边表演,也很能吸引大家的注意,激起欢迎的掌声。

紧接着,是揪斗大大小小的“走资派”的游行,那基调是威严的:没有了敲锣打鼓,有的是老远就能看得见的一片红旗的海洋中突出的纸糊高帽子(有的帽子有一人多高,为了避免倒下,中间是有一道比较粗的铁丝箍着的,而那道铁丝又是经由几条同样粗的铁丝掌控在几个“红卫兵”的手里的。那样的高帽子,堪称奇观)和一片“打倒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xxx!”的愤怒口号声由远而近,令人感到恐怖。那些“走资派”的表情或者是麻木的,或者是痛苦的。我的脑海里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他们在想什么呢?

然后,就是一幕幕悲壮、惨烈的游行了:一会儿是高等院校的“红卫兵”冒雨抬着空空的饭桶从武昌一直走到汉口,以“绝食”迫使有关部门支持他们革命(但很快就听说有的学生乘人不备,躲进厕所偷吃悄悄带来的饼干,结果被发现,成为笑谈);一会儿又是骇人听闻的抬尸游行——在一辆缓慢行驶的卡车上铺了一块血迹斑斑的旧门板,门板上陈列着一具在武斗中死难者的遗体,也是血迹赫然,令人惊竦。卡车周围,是肃穆的人山人海,不时爆发出火山喷发的怒吼:“还我战友!”“血债要用血来还!”还有那曾经震动全国的“七· 0事件:成千上万的武汉“百万雄师”因为不满“中央文革”支持对立面的做法,出动了数百辆卡车,首尾相接,满载头戴藤条帽、手持钢钎(当时武汉武斗的主要武器)、表情严肃(严肃到杀气腾腾的地步)的人们,冒着烈日,宣示他们的愤怒。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冲击了当时代表“中央文革”来武汉处理问题的重要人物谢富治、王力下榻的东湖宾馆(他们不知道,当时毛泽东也住在那里)!“文革”中人们的无法无天,局势的失控,由此可见一斑。

大约是在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前,各种乱象渐渐销声匿迹。人们几经折腾,好象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据说标志着“文革”取得辉煌胜利的“九大”召开使游行又成为大家狂欢的盛大节日。“九大”召开的当天,电台里不断发布的关于“今天晚上将有重要新闻”的通知已经给人们吊足了胃口铆足了劲头。所以当晚上“九大”召开的“特大喜讯”一传开,人们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旗帜、标语、鞭炮,连夜上街庆祝。由于是各个单位的自发组织,所以无数支游行队伍把大街堵了个水泻不通。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常常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所淹没。许多看热闹的小孩则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捕捉那些刚刚点燃、还没来得及爆炸的鞭炮,一旦发现,就一拥而上,争抢一番。有的幸运儿眼疾手快,抢先捏灭了鞭炮的引信,并为此而洋洋得意;有的倒霉蛋则因为动作慢了半拍,结果还没来得及捏灭了“磁磁”冒着火花的引信,鞭炮就在他手中炸响了……那个狂欢的晚上,据说去医院治疗被炸伤手的孩子,有好几个。啊,那个盛大的节日!我为什么对那些因为抢鞭炮的可怜孩子印象这么深?

难忘的还有1970年欢呼毛主席“五·二0声明”(即《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发表的大游行。也是没有统一组织,各个单位自发上街。那时,大家好象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红海洋”了,开始出现了扮演“帝、修、反”的演员,老师挑选了长相比较滑稽可笑的调皮同学,让他们带上纸糊的帽子,穿上“奇装异服”,扮演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等人的样子,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接受口号的轰炸,而且常常是口号声一响起,他们就会缩成一团,露出不堪一击的表情,作瑟瑟发抖状,同时引来围观群众的一片笑声。不同单位的游行队伍在途中相遇以后,大家都开心地彼此打量着,看谁扮演得更生动、传神。那时,真就感到了游行的好玩。大家当然不知道,不到两年以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来华访问,并且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我至今记得毛主席接见尼克松的报纸发行当天,人们在凛冽的寒风中自发地排起了长队,等着买报。买到报纸的人马上就迫不及待地在寒风中打开了头版,认真地读起了那条十分重要的新闻。那时,我还不可能将1970年的“五·二0声明”与1971年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1972年初尼克松访华这几件大事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去揣度政治的玄机。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