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中国军队已掌握“主动防护”关键技术 实现历史跨越

2013-1-24 06:43| 发布者: 中国兵网| 查看: 1067| 评论: 0

摘要: 表彰科研典型   任辉启研究员在试验现场  受到一线部队好评  科研团队在一线  在部队技术指导  硕果累累   兵网编者按 当前,正值社会变革深化期、军事变革攻坚期、军事斗争准备关键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 ...

表彰科研典型

  任辉启研究员在试验现场  受到一线部队好评  科研团队在一线  在部队技术指导  硕果累累

  兵网编者按 当前,正值社会变革深化期、军事变革攻坚期、军事斗争准备关键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习主席近日指出:“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这更是对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全面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总参工程兵某研究所忠实履行职能使命,近年来,紧贴部队需求搞科研,以科技创新助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世界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如果说进攻武器是对付敌对军事力量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总参工程兵某研究所作为全军承担铸“盾”任务的专设科研机构,近年来,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紧贴部队需求,坚持“研为战”“科研为打赢”思路,坚持把“未来实战必需的、部队建设需要的”作为科研攻关的方向和着力点,组织科研人员参与部队实兵演练,找准信息化条件下防护工程研究的关键点,以“主动防护”“某指挥所新三防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不仅使该所取得近七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十项、国家奖七项的成绩,还涌现出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任辉启、一等功臣刘瑞朝、总参优秀科技创新群体第八研究室等科技创新“名牌”,尤其是最新科研成果在军区、部队院校演习等实践中得到检验,受到了一线部队的一致好评,成为部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助推器,为我军铸就了一道炸不垮,摧不毁的“强军”之盾。

  野战工事显神威

  确保战场工程建设和部队作战工程保障的战时安全,是防护工程技术研究的根本任务。近年来,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部队许多工程技术难题亟待解决。该所坚持将科研工作与工程建设实际紧密结合,有效避免了“就技术谈技术”的不良倾向,取得了一大批应用性很强的成果。我军某边防部队某类工事急需改造,针对实际情况,该所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和新的设计思想,首次将新的材料用于战场工事构筑,并坚持就地取材,工事结构新颖、布局合理,伪装性能好、抗力指标高。经过一系列抗力试验,新工事完全满足我军现代作战要求,切实解决了困扰一线部队战备值班和作战时遇到的难题。

  攻防结合砺神剑

  该所在深入部队调研中了解到,某型导弹的研制还不够科学,时间跨度大,形成战斗力慢。为此,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反馈设计的技术途径,并将某型弹药爆炸效应研究与反馈设计项目作为集中力量攻关的重点课题。在几年时间里,他们在偏僻的山沟里,顶风雪,战酷暑,迷彩服磨破了一件又一件,解放鞋和草帽用坏了一大堆。先后投入参试人员100多名,进行各种爆炸试验1040余次。历经十年终于研制建成某试验平台,研究成果首次进入武器的反馈设计中,不仅为防护工程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我国某型系列导弹武器研制提供了精确参数,大幅缩短了定型周期。

  核化应急驱阴霾

  该所敏锐地意识到,新时期核威胁并没有消除,核武器、高技术条件下准核化武器在战场的使用,核武器在研发、试验、装配和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必将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核事故、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放射性后果消除技术的研究对于减轻危害后果、保存战争实力、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在国家和军队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总结分析水冲洗消法、铲土法和其他污染压制技术方面存在的优势与缺陷,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需求,研究出了集冲刷技术、干湿沉降技术、压制技术、高分子吸附技术和放射性转移技术于一体的“剥离型膜体大面积压制去污”新方法。运用该技术研制的“剥离型膜体压制去污技术和系列设备”先后参加了核事故应急实战演练、2008年奥运会安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保、2010年广州亚运会安保等国家和军队重大活动。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