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渐行渐远的年俗 新年中妇女们的活动

2013-2-11 17:27| 发布者: 中国兵网| 查看: 643| 评论: 0

摘要:   编辑:兵网 作者:薛理勇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古代以立春作为春天开始的第一天,所以春节是指立春。而中国历法把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与正月初一作为交替期,所以正月初一就进入新年。到了后来, ...

  编辑:兵网    作者:薛理勇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古代以立春作为春天开始的第一天,所以春节是指立春。而中国历法把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与正月初一作为交替期,所以正月初一就进入新年。到了后来,立春的活动逐渐淡化,而新年的活动日益发展,且立春与新年的日期十分接近,立春的春节与正月初一的新年就混为一谈了。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可谓是最重要、最隆重、最祥和、最热闹和延续时间最长的节日。古代,以腊月廿四为“小年夜(今北方以廿三夜为小年夜,南方以除夕前一天为小年夜),就算进入“年”了,到正月十八落灯结束,新年的活动时间长达二十余天。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新年风俗,但这些风俗的意义大多是围着辞旧迎新展开的。中国是历史古国,许多风俗产生和形成于农耕年代,当社会向工业时代、商业社会发展时,旧的、传统的风俗就会出现变异、蜕变甚至消失,这是很正常的。古代,春节的一些风俗限于妇女间进行,代表和反映了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壹 兜喜神

  以前,每年出一份年历,年历上印有“鞭打春牛”的图案,俗称“春牛图”,在年历的右上方必印着一八卦图,上面标着新年的喜神方位,称之“喜神方”,其在风俗中的作用不小,如鲁迅先生《彷徨·长明灯》:“这屯上的居民是不大出行的,动一动就须查黄历,看那上面是否写着‘不宜出行’,倘没有写,出去也须先走喜神方,迎吉利。”而正月初一清晨,妇女们就会结伴迎着新一年的喜神方走,叫“迎喜神”,人们深信正月初的“迎喜神”能给自己迎来吉祥,沾上喜气。如巴金《家》十七:“(女眷们)到了街上,向着本年的喜神方走去,算是干了一年一度的‘出行’的把戏。”古代许多城市有城墙,城墙大多是方形的,于是城里的道路东西南北排列齐整,上海的城墙是圆的,且上海是水乡城邑,城里的街道曲折多弯,出门后就转向了,于是“迎喜神”在上海叫作“兜喜神”,是否始终迎着喜神方走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妇女必须参加这样的风俗活动。“喜”的概念很宽泛,可以指吉祥、幸福、开心、喜事等,不过,民间又把女人怀孕称之“有喜”,一种经孵化但尚未成雏出壳的鸡鸭蛋也叫“喜蛋”,在“母以子贵”的封建年代,怀孕育子可是女子的头等大事,所以对许多女子来讲,“喜神”往往就是“送子罗汉”“送子观音”,“走喜神”“兜喜神”其目的或意义就是祈子——未婚的女子希望早点找到一位好郎君,尽快生个小宝宝,而已婚的少妇则祈祷来年再添个baby。

  刘豁公《上海竹枝词》咏:

  曈曈旭日上红墙,多少佳人理晓妆。

  戚畹招邀浑不应,大家争赴喜神方。

  作者还加了注文:“沪俗,阴历元旦有‘兜喜神方’之举。兜喜神方者,即从《历本》所指喜神所在之向绕行一周,所以取吉利也。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盖藉此招摇过市,可与异性接触也。”旧时,上海妇女正月初一清晨兜喜神风俗颇盛,平时妇女很少出门,正月初一有那么多打扮一新的女子结伴出行,成了道风景线,吸引更多男子争向观瞻,难免会闹出不符道德之事。据记载,清道光时上海知县黄冕曾下令取缔,此风稍有控制。兜喜神靠步行,对小脚女人来讲难免艰辛,后来上海有了马车、汽车、兜喜神也演变为坐车“兜风”。朱延寿《岁事竹枝词》:

  百年难遇岁朝春,择定何方有喜神。

  驾御气(汽)车行驶过,风驰电闪避风尘。

  如今,不但“兜喜神”风俗早已消失,连“兜喜神”这个名词——知道者也没有多少了。

  

贰 爆孛娄

  历史上上海城隍庙有“猛将祠”,虹口区的吴淞路402弄(已拆)有“猛将堂”。猛将即刘猛将,是中国的农业神,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我读过一册光绪甲申《刘猛将宝卷》,说刘猛将是宋朝上海人,世居镇上陈士安桥,从小丧母,父亲另娶,受尽后母欺凌,但他仍坚持孝道。后他经仙人指点,得天书一部、宝剑一柄,甲胄一副,旋应征入伍,随军西征,屡建奇功,羽化后被玉皇大帝封为“驱蝗之神”,保一国之平安,受百姓之敬重。

  刘猛将的诞辰是正月十三,这一天猛将堂有重大法事,家家户户祭祀刘猛将。可能百姓们认为蝗虫的天敌就是鸡,而鸡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五谷,于是人们以五谷祭祀这位“驱蝗之神”,这一天的风俗活动就是——爆孛娄。

  宋朝著名学者范成大是今苏州人,其《上元纪吴中节物俳体十二韵》中有:“捻粉团栾意,熬稃腷膊声。”作者自注:“炒糯谷以卜,俗名‘孛娄’,北人号‘糯米花’。”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的日子,称“上元”“元宵”,上元的活动共五天,从十三“上灯”开始,十八“落灯”结束,上元节将到来,人们就开始准备糯米粉,就要做汤团了,十三那天要把谷物放到锅中炒,爆裂的谷物发出“腷膊、腷膊”的响声,人们用它祭猛将,也用它祈祷丰年,这东西江南一带叫作“爆孛娄”,而北方人叫作“爆米花”。

  明朝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收录一首佚名《爆孛娄》诗,生动有趣:

  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抛下黄金粟,转于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鬓斜。

  正月十三那天,家家户户爆米花,受热爆裂的米花如梅花,女人们祈祷今年添个小宝贝,男人们希望今年获得大丰收,而小朋友把米花插到头上,那可是不错的打扮。

  玉米是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上海人称之“番麦”“珍珠米”,它是中国传统“五谷”之外的谷物,又称之“禹粮”(大禹设想的“救荒粮”)。清乾隆上海人李行南《申江竹枝词》:

  糯谷干收杂禹粮,釜中腷膊闹花香。今朝孛娄开如雪,卜得今年胜旧年。

  看来清朝时上海人就用珍珠米代糯米爆米花了,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哈力克”或popcorn——爆玉米花的记载了。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随着爆米花机的出现,家庭的爆米花就消失了。不过,稍上年纪的人一定还记得,到了春节前,上海街头随处可以见到爆炒米花摊,不经意中就能听到“喔!响啰”的爆炒米花人的叫喊声。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