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兵网揭秘:谁解毛泽东晚年的心结?

2013-4-4 07:44| 发布者: 中国兵网| 查看: 347| 评论: 0

摘要: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讲述了毛泽东晚年的一些生活情景,这类话题虽然不失敏感,但心中有些感触还是想讲出来。 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1975年7月28日,这是毛泽东做完眼睛白内障手术后的第五天,眼科大夫唐由之守护在 ...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讲述了毛泽东晚年的一些生活情景,这类话题虽然不失敏感,但心中有些感触还是想讲出来。
  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1975年7月28日,这是毛泽东做完眼睛白内障手术后的第五天,眼科大夫唐由之守护在他的身边。据唐由之讲述,当时“房间里只有毛主席和我两个人,戴上眼镜的毛主席起先静静地读书,后来小声地低吟,继而突然嚎啕大哭,我看见他手捧着书本,哭得白发乱颤,哭声悲痛又感叹。事发突然,我既紧张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赶紧走过去劝慰他,让他节制,别哭坏了眼睛。过了一会儿,毛主席渐渐平静一些,同时把书递给我看,原来是南宋著名思想家陈亮写的《念奴娇•登多景楼》”。
  南宋的陈亮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宋孝宗,反对“偏安定命”,痛斥秦桧等奸邪,倡言恢复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由于奏言直言不讳,遭到当道者们的忌恨,陈亮曾两次下狱,受到严重打击排斥。尽管如此,陈亮却依然矢志不移,为驳斥投降派所谓“江南不易保”的谬论,他亲自到京口、建康等地观察地形,准备依据实际调查结论,再向孝宗皇帝上书,提出一系列经营南方,进取中原,统一国土的具体建议。
  也就是在此番调查途中,陈亮来到镇江,登上位于北固山甘露寺的多景楼。这里北临长江,视野开阔,陈亮登楼远眺,挥笔写下直抒胸臆的词句:“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这样一位古人,这样一首古诗,为何引得毛泽东大动情感,甚至“嚎啕大哭”?文章作者也深感对毛泽东当时内心深处的真实情况,很难做出准确揣度,但他又试图探究毛泽东此时的心境,是如何“直通”700多年前的陈亮,并由此窥见毛泽东晚年忧患百姓忧患党的心绪、心境和心结。
  读过这篇文章,笔者感到作者的分析不无道理,如对“文革”不为人理解甚至有可能失败的苦恼(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对自己精心培养的人另搞一套(只成门户私计)的失望,以及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等,这些都和陈亮的“直抒胸臆”产生了共鸣,因而心为之所动,情为之所牵,不由自主洒下英雄泪。
  然而,仔细想想,作者的分析似乎还有些不足,总感到缺失了什么。毛泽东一生壮怀激烈,意志如钢,此番却“泪飞顿作倾盆雨”,这决非仅仅是流露出“忧患”之情,他心里似乎隐藏着很大的委屈,而这种委屈却无人能讲,甚至无法去讲,因而在读到陈亮的诗词后,触动了内心深处的忧伤,嚎啕大哭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毛泽东有何委屈?这在许多人看来是无稽之谈,但笔者以为这种委屈是存在的,而且在毛泽东的晚年,他自己也许是打算带着这些委屈去见马克思,并让其永远埋在自己心中。
  首先要提到的是,在历经秋收起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及成功进行三次反围剿斗争后,毛泽东遭到“左”倾路线的打击和排斥,被剥夺了红军的领导权,只是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虚职,长期在地方搞些调查研究工作,甚至“长征”都不打算带他走,这种不公正的遭遇让毛泽东难以忘怀,甚至形成一种心结。遵义会议后,毛泽东虽然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并且在“七大”上成为党的领袖,但他始终认为对“左”倾路线并没有进行彻底清算。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曾经写了七份文件,历数“左”倾路线的为害,准备向王明之流讨个公道,但后来考虑到党内的团结,这些文件都没有发。到了晚年时期,毛泽东仍然没有忘记这些文件,曾让工作人员拿出来念给他听,但也仅此而已。读到陈亮的诗词,联想到陈亮所经历的不公正遭遇,毛泽东自然也很难掩饰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委屈,这种情感势必也会宣泄出来。
  其次是涉及到“文革”。毛泽东曾经讲到,他一生就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并把蒋介石撵到那个海岛上去了,这件事非议的人不多;另一件事就是发动了“文革”,对这件事赞成的人不多,反对的人却不少,尤其那些跟随他打江山的老战友们,没有几个能真正理解。在毛泽东看来,他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为这个党好,为这个国家好,为亿万人民好,是要保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然而,他的想法并不为人所理解和支持,相反一大批老干部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他所依靠的那些人,背地里却另搞一套,争权夺利,甚至还要谋害他。正可谓“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不为人理解的境遇,也许让毛泽东感到政治上的孤独,也许会产生强烈的委屈感,“知我罪我,惟有春秋”,一切只能让历史来做出回答。在毛泽东的晚年,回想起一生所作的事情,他当然希望能得到历史的肯定,但也做好了被“打得粉碎”的思想准备,此情此感,融入陈亮的诗词之中,顿使英雄泪沾襟也就很自然了。
  伟人不是所谓的“圣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也会犯错误,也有情绪失控的时候。谈及毛泽东晚年的这段往事,是因为它发生在“红墙”之内,没有当事人的亲历和讲述,人们根本不可能知道,甚至难以想象。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事,也试图探究事情的本源,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伟人真实的一面,从而认识一个充满人性特点和拥有丰富情感的毛泽东。至于对毛泽东内心世界的揣度,难免会见仁见智,但这样的认识积累起来,终归会逐步地走近毛泽东。
  (注:本文资料来源于《作家文摘》第1617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