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朝鲜战场美军惨败 美曾欲用核武器打击中国

2013-10-5 06:16| 发布者: 战友之家| 查看: 1951| 评论: 0

摘要: 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大型轰炸机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一颗刚刚研制出来的原子弹,两地上空升起的蘑菇云,久久不散,数十万居民惨遭其害,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打击。原子弹巨大无比的杀伤力与威慑力, ...

  艾森豪威尔:可以试验一下原子弹的效力

    195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此时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已两年。两年中,美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美国在朝鲜一年的兵员和物资的消耗比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年消耗多一倍。其物资消耗平均每月为85万吨,几乎相当于当时美国援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年半的数量。本来美国全球战略重点在欧洲,可是它却在侵朝战争中动员了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1/2,还动员了英、法等国一部分军队,由入朝时的42万增至69万。这在战略上是轻重倒置,主次倒置。虽然如此,仍感兵力不足。再往朝鲜增兵已十分困难。英、法等国则更不愿意再往朝鲜增兵。美国付出代价如此巨大,胜利十分渺茫,和谈亦不见希望。这引起美国人民强烈不满,反战、厌战情绪日益高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乘机抓住朝鲜问题攻击民主党的杜鲁门政府。

    1952年10月,艾森豪威尔在底特律发表演讲,声称如果他当选总统的话,将亲自前往朝鲜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他后来还许诺:“只要还有一个美国士兵在朝鲜面对敌人的炮火,那么,光荣地结束朝鲜战争,寻求体面的世界和平,就必须是新政府第一位的、紧迫的和毫不动摇的目标。”正是靠了这些诱人的保证,艾森豪威尔最终赢得了总统大选。

    但艾森豪威尔从朝鲜回到美国以后,态度马上发生大转变。他在1952年12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声称:“对我们所面对的一个敌人,我们不能期望用言语打动它,无论言语是怎样娓娓动听,而只能用行动---在我们自己选择的情况下实行的行动。”

    为了给中国施加全方位的压力,迫使中国在谈判桌上让步,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采纳了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用“三齿耙”遏制中国的战略:一根齿从朝鲜出来,另一根从台湾出来,第三根从印度出来。第一根齿,就是要在朝鲜发动更大的攻势。从台湾出来这根齿,是利用逃到台湾的蒋介石的力量给新中国制造麻烦,即所谓“放蒋出笼”。在去朝鲜的“海伦娜”号巡洋舰上,艾森豪威尔决定,解除杜鲁门政府的所谓“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规定,鼓励蒋介石对中国大陆发动牵制性的进攻。艾森豪威尔说,这一决定的目的是“提醒中国共产党注意,僵持的日子不长了,朝鲜战争或结束,或者扩大到朝鲜以外”。所谓第三根齿,是通过印度方面警告中国,如果再不让步就要大打,甚至要使用原子弹。

    艾森豪威尔对核政策的变化,是因为美国武器库中增添了一种意义重大的新的核武器。1953年1月中旬,新墨西哥州核试验场的科学家们激动地报告,一种适于大口径火炮发射的原子弹第一次爆炸成功,这意味着核武器既可用于战略目的,又可用于战术目的。这一消息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立即重新考虑核政策。当时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他们思想出现了本质变化。报告说,在推进美国与朝鲜有关的目标时以更小的努力换取更大的成果的过程中,原子武器所起的作用表明有必要重新估计限制在远东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鉴于在远东发展一种有效的常规能力这一概念的扩展,不失时机地使用原子武器应当被考虑用来针对那些影响到朝鲜的行动的军事目标,而且从军事行动上说,应当被规划为附属于涉及到向中共采取直接行动的任何可能的军事方针的一部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