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中国伊斯兰教

2013-11-2 10:4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697| 评论: 0

摘要:   在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教曾被称作“大食法”、“天方教”、“清净教”、“清真教”、“回教”等。至今,港、澳、台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仍然将其称为“回教”。1956年6月2日,国务院为尊重各族穆斯林的宗教感情 ...


  中国伊斯兰教派的主要特点:1.中国伊斯兰教的各种教派,追根溯源,绝大多数都是阿拉伯和中亚地区各种教派影响的结果。它们或是由外国传教士传入,或是由中国穆斯林从国外引进,而不是中国穆斯林独创的。唯一由中国人独创的教派是西道堂,有所谓“汉学派”之称,但他们也强调遵循大伊玛目哈乃斐学派的教法。2.中国伊斯兰教的教派分化历史不长,迄今不过300多年的时间:新疆地区的教派分化始于16世纪中叶,内地回回等民族的教派分化大约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3.中国伊斯兰教派的理论分歧不大。无论是格底木、伊合瓦尼、西道堂,还是伊禅教派或门宦教派,都是逊尼派,都承认四大哈里发为正统,而且大都遵守大伊玛目艾布·哈尼法的教法。这就是说,在基本的教法学理论上,大家是大体一致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既不是根本信仰的互异,也不是政治主张的不同,而主要是在宗教修持或具体宗教仪式上存在一些差别。4.在中国逊尼派中,遗留着一些什叶派的某些影响。5.中国伊斯兰教各教派,不同程度地都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了一种灵活的态度。但无论是哪个教派,他们在教义和教法上都仍然固守着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和传统,用以表明“清真古教”的正统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民族不同教派的穆斯林都能做到各行各得,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共建祖国。旧中国那种闹无原则教派纠纷、甚至相互厮杀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穆斯林的杰出人物

  中国各族穆斯林历来就有爱国、爱教、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他们与其他民族人民一道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保卫祖国,建设家园,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历史上,我国各族穆斯林中都涌现出过许许多多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理财家、航海家,如赛典赤·瞻思丁、瞻思、牙老瓦赤、札八儿火者、海瑞、郑和、杜文秀、马福禄、左宝贵、马本斋、郭隆真、马骏、黎·穆台里甫、包尔汉、赛福鼎等等。在天文历算学、回回炮与西域火炮、医药学、建筑学、造船与航海术等中国科技史方面,在文学、史学、语言学、哲学、宗教学、中国回回经学等社会科学史方面,在书画艺术、工艺美术、戏曲、音乐、烹饪、武术等文化艺术史方面,在中国伊斯兰教教育和中华民族教育史方面,中国各族穆斯林更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代表人物,以其光辉的业绩和出色的成果,赢得全国人民的景仰,素为整个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和自豪。此外,广大穆斯林群众,则以创造性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使祖国的文化更加光辉灿烂、丰富多彩。

  中国穆斯林与《古兰经》

  中国各族穆斯林的抄经历史,起码始于元代。迄今发现的一部元代《古兰经》抄本,现存北京东四清真寺,抄经时间是伊斯兰教历718年6月,即元延佑五年(1318),至今已经整整687年了;抄经人是穆罕默德·伊本·艾哈麦德·伊本·阿卜杜拉赫曼。据说,近年在青海省又发现了一部《古兰经》抄本,时间比东四寺抄本还要早。中国穆斯林抄经十分讲究,抄本质量很高,既美观又庄重,非常珍贵。清代宫廷中曾存有一部30册《古兰经》抄本,一色的黄绫皮面,宝蓝纸版,经文全用沥粉堆金的方法写成,据说每一册要用一两千元的黄金。当代著名大阿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希拉伦丁·陈广元,近年来用中国毛笔手写全部《古兰经》文,并请回族穆斯林雕刻艺术家王凤桐将其镌刻在528块石板上,现已告竣。人们可在修葺一新的东四清真寺内欣赏到这独一无二的伊斯兰教石刻珍品。

  《古兰经》在华的翻译活动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摘译(抽译)阶段、选择阶段、通译阶段。

  摘译阶段始于明末清初。当时一些回族穆斯林学者,如王岱舆、刘智、马注等,出于宣传伊斯兰教的需要,陆续写出一批汉文译著,其中摘译了一些《古兰经》文,以“经云”的形式出现在文内,作为自己的基本论点或主要论据。这种以儒家术语和概念“纂辑真经,抽译切要”的工作,拉开了汉译《古兰经》的序幕。

  选译阶段大体可划在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选译一般分为音译本、注释本两类。音译本是将节选的经文进行音译,用汉文拼写阿拉伯语经文,形成汉文与阿拉伯文的对音形式。注释本主要供初学者理解和记诵经文时用;在译文和注释中夹杂使用大量经堂语,甚至直接使用汉语对音文字,是这类选译本的特点。著名的选译本有:杨仲明阿訇的《亥贴译音》、《亥贴注解》,马联元阿訇的《孩听译解》,杨品三编译、陈广元校订的《古兰经分类选译》等。

  最早致力于《古兰经》汉文通译工作的,是清代云南回族著名经学大师马德新(复初)。他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汉译《宝命真经直解》20卷,可惜大业未成即惨遭杀害;后来他所译的大部分经文毁于火灾,仅存5卷。1927年12月,上海中国回教学会曾印行过此5卷本,其藏本至今尚存。最先完成《古兰经》汉文通译工作的是位汉族学者李铁铮。他根据坂田健一的日文译本,并参照路德维尔的英文译本,在1927年译成一部《可兰经》并于北京出版。此后又有姬觉弥组织李虞宸、薛子明、樊抗甫等几位阿訇,参照英文克孜文、哈萨克文的《古兰经》译本。其中,维吾尔文译本也分为选译本和通译本两种,著名的维吾尔文译本有:玉素甫大毛拉译注的选译本《古兰经译注》;谢木西丁大毛拉译注的《古兰经注释》;大毛拉木汗买提·泽尔甫哈吉1955年译注的《古兰经译注》;伊犁沙比提大毛拉翻译的《至理名言》;1986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买买提·赛来译注的《古兰经》维文版。这些译本,特别是买买提赛来译本,维吾尔文与阿拉伯文对照,用维吾尔文加以注释,译文流畅、忠实、典雅,释文简明、扼要、准确,不仅受到新疆维吾尔穆斯林的欢迎与信赖,而且蜚声于阿拉伯世界,为中国穆斯林争得了荣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