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应届毕业生申论考试的几道“硬伤”及矫治

2013-12-4 13:59| 发布者: 军嫂| 查看: 458| 评论: 0

摘要:  “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形式,迄今已实行六年。随着这一命题形式的出现,各级地方政府机关公务员录用及其他人才的选拔考试普遍予以采用。而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想走进公务员队伍,“申论”往往成为他们难 ...
 “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形式,迄今已实行六年。随着这一命题形式的出现,各级地方政府机关公务员录用及其他人才的选拔考试普遍予以采用。而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想走进公务员队伍,“申论”往往成为他们难以跨越的“门槛”。许多应届毕业生考试过后都发出这样的感慨:面对一大堆零乱的材料不知如何下手,即使自我感觉不错,得分也不高,“申论”成了“难论”。应当说,久经考场的大学生们,应试能力是很强的,为什么“申论”让他们如此头疼呢?我们觉得,是他们在处理“申论”的经验和能力上存在几道“硬伤”。
 
  “硬伤”之一:缺乏感受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从“申论”考试的内容看,材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考生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丰富的阅历。历年的“申论”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大都围绕现实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展开的。从环境保护、网络发展到安全生产,每个材料都关乎国计民生、社情民意,都是社会关注、现实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回答好这些问题,首先要具有关心国家大事、心系百姓冷暖、洞察社会变革的大局意识,以及处理一些具体问题的实践经验。但实际情况是,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不足是许多应届毕业生的“先天缺陷”,是他们的“软肋”。十几年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造成了他们对社会生活所见者寡、所知者鲜,许多人只习惯于接受书本知识、课堂教学,而对“窗外”的事情反应淡漠,表现得不敏感、不关心、不激动、不震撼。直接的社会实践空缺,间接的社会感知未能得到及时的补充或未能转化为能力,面对“申论”给定材料中的一大堆问题,或手足无措,虽勉强成文却质量不高;或就事论事,缺少对问题的引申思考;或虽下笔千言,却虚话、大话、空话、废话连篇;或词藻华丽,无病呻吟,全无解决问题之意……问题林林总总,关键是没有理解“申论”考试的目的。一个合格的国家公务员首先要具备的,就是对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想,一个对政治漠然、对社会事务不闻不问的人,怎么能担负起这种责任,怎么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现在社会上关注的“三农”、环保、工资拖欠、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等问题,每一项都是政府殚精竭虑要解决的。一个立志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学生,首先要打破闭门读书的陋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的感知丰富和饱满起来。对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就要奔赴考场的学生,可采取考前“热身”的办法,快速补充“能量”。比如,考前集中收集资料,利用媒体的新闻报道、新闻调查、焦点访谈、新闻点评等栏目,迅速打开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每当观察到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时,都将自己置身其中,尝试着去思考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多了,自己对社会感知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实践证明,这种“热身”十分必要,是一种间接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热身”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收集资料,感受生活,使空洞的大脑得到充实;二是情境模拟,把握要领,面对“申论”试题不至于胸中无物,冥思苦想了。
 
  “硬伤”之二:缺乏政治理论素养,政治水平不高。一般情况下,文章只要把作者的观点表述清楚,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可以成立。“申论”则不同,“申论”中表述的观点必须符合现行的政策规定,符合实际工作要求。比如,《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后,围绕“撞了白撞”引发的争论,就要求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之内,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公正,体现人文关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为各方所接受。要想在“申论”测试中进行高水平、有价值的表述,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现行的政策规定。这些恰恰是应届毕业生的一道“硬伤”。“申论”材料虽涉及面广,却不要求就事论事,从微观上一个一个解答;同时也不需要你站在高层,从宏观上制定方针政策,或高谈阔论。有人形象地说“申论”是“中观”的,即上要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下能体现社情民意。合情、合理、合法是“申论”应遵循的原则。把不能违背民意民风叫合情,把不能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叫合理,把不能违背法律法规叫合法。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学习,致使自己的“申论”往往出现有材料没深度、有论点没论据、有建议没有可操作性的毛病。有的看问题起点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有的对现行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得出的结论有失偏颇;有的孤陋寡闻,对已有的明文规定还当作新的建议提出来,政治素养和政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应届毕业生必须刻苦学习,努力实践,理论联系实际,逐渐使自己思想深刻、理论丰富。对于备考的学生可以采取快速“充电法”,通过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对当前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另外也可以借鉴专家的观点,达到“充电”的目的。“热身”与“充电”是每个应届毕业生考前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硬伤”之三: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策可操作性不强。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提出对策是申论的关键环节,再好的对策在现实中若没有可操作性,也就等于废话一堆。应届毕业生提出对策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尽显青春激情,善于纸上谈兵而无实践积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理想化成分过浓,缺乏理性思考,不切实际,力所不及;片面偏激,不计后果,矛盾迭出;不计成本,得不偿失;不知轻重,定位失准,发号施令,使人反感;顾此失彼,去本求末,全无大局意识等等。凡此种种,都是前两道“硬伤”的连锁反映,解决的办法,一是找准位置,二是演好“角色”,三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找准位置,是指要按照“申论”确定的虚拟身份,准确定位,不能与虚拟身份不符,不能超出界定的职权范围去瞎指挥、乱弹琴,也不能该管的不管,“失职渎职”;演好“角色”,是指把自己当做实实在在的公务员,上替组织分忧,下为百姓解难,树立对政府的责任意识和为群众的服务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指对提出的对策要仔细推敲,反复论证,没有实践机会可以请有经验的同志帮助把关,如不被认可,找出问题出在哪里,多做练习,思路自然开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会相应提高。
 
  “硬伤”之四:实用文体基础薄弱,公文写作能力偏低。从这几年“申论”试卷的答题情况看,考生的实用文体写作能力也比较薄弱。2003年的试题要求写一篇讲话稿,许多考生完全不懂讲话稿的写作要领,讲稿的措词不顾听众的情绪、感受;讲稿的内容无的放矢,缺乏针对性;面对安全事故或感情淡漠,或口气强硬,缺乏说服力、感染力,明显反映出考生因不重视实用文体写作而造成能力低下。
 
  实用文体写作能力薄弱,还表现在公文写作能力较差上。自从“申论”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出现后,公文写作越来越被强化,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事实也是如此,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撰写和处理公文是必修课、基本功。从近几年各地“申论”试题所涉猎的文种看,有调查报告、通知、规定、请示、公告、布告等等,随着这类考试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文种出现,这就要求考生全面熟悉公文种类,尽快形成公文写作能力。尽快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途径有二:一要“吃透”文件,搞清不同文种的区别,掌握写作要领。公文与其它文体有很大的不同,规范性、实用性强。从文种名称到行文关系,从制发程序到文件体式等,都应按照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要求执行。比如,文件标题怎样设定,不同公文开头怎样写,结尾的习惯用语怎样处理等等。只有“吃透”这份文件才可能写出规范的公文。二要勤于动手,多看多摹仿例文,由于公文有程式化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仿照范文进行模拟练习。
 
  “申论”是对应试者综合能力的一种测试。如果把“申论”定格在“概括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策、建议)——进行论证”的分层次答题上,未免形式僵化,内容老套,长此以往,形成固定模式,考生难免按照一个套路去模拟,不利于对应试者综合能力的考察,考上去的公务员也不会很快适应工作需要。两年来的题型灵活多变,不影响对考生写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测试。现在,有必要提醒今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必须提高自己的整体写作能力,尤其是尽快掌握实用文体写作方法,为应试和今后工作增加一块取胜的砝码。
 
  “硬伤”之五:缺乏驾驭政务性语言的能力。我们在写文章时,常常要求语言准确、简洁、生动、通俗,但不同文体,对语言的要求又有所差别。比如,叙述性的语言要形象生动,抒情性的语言要优美,说明性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议论性语言要严谨周密等。总体来说,“申论”的语言具有“政务性”与“事务性”的特点,论证要客观、严密、准确、冷静,少用或不用文艺性语体,修辞格要慎用,描写和叙述要寥寥几笔,不可绘声绘色。严肃的态度、冷静的思考、客观的分析、理性的论述是“申论”语言的总体要求。
 
  文章的语言风格是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的,我们要想把握它,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可以多读一些政论性、事务性较强的文章。政论性的文章主要从报刊上选,比如社论、评论、杂谈等,尤其多看一些诸如《半月谈》、《政治时事资料》一类的杂志。通过阅读不仅能收集到大量资料,同时也可以体会到文章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及语感特点。事务性文章可选择一些机关文书,比如机关常用的报告、请示、意见、会议纪要等。读的过程,就是逐渐“洗脑”的过程,再配之以实际写作训练,以往的“学生腔”会被逐渐摒弃,政务性语言和事务性语言会渐渐形成。
 
  想要进入公务员队伍、做好公务员工作,各位考生就要加强自身素养,修炼“内功”,提高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为国家、政府、人民多做实事,求得实效,才能称得上对党对人民负责。
 
【编后】
 
  “公务员考试写作指导”栏目一直以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为核心内容,兼及地方录用国家公职人员的申论考试,力求多层次、多角度地为应试者提供指导性服务。开办两年多来,备受申论写作教学和研究人员的关注,纷纷撰稿,使本栏目内涵日益充盈、厚实。在向各位作者朋友表示谢意、希望能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也诚盼亲自参加过申论考试的朋友们能将自己的有关认识和体会归纳总结出来惠寄本栏目,相信这会同专家、学者们的指导一样,对以后的考生产生十分切实的借鉴作用。
 
  作者:王 波   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兵网文秘频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