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网|军人|退役|人才|求职|招聘|征婚|交友|教育|公文|战友|军官|兵心

中国近代以来遭遇的新问题:动辄强调“国情”

2013-7-21 21:53| 发布者: 老兵| 查看: 1303| 评论: 0

摘要: 兵网综合资料: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1年第11期,作者:安立志,原题:“国情”论争简史(上) 总体上讲,动辄强调“国情”(确切地讲是强调“国情特殊”)是中国近代以来遭遇的新问题。“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 ...
兵网综合资料: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1年第11期,作者:安立志,原题:“国情”论争简史(上)
总体上讲,动辄强调“国情”(确切地讲是强调“国情特殊”)是中国近代以来遭遇的新问题。“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在学习和引进外国事物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个先是器物,后是制度,再则文化的曲折历程。
笔者据有关史料,对中国近代以来围绕政治与文化发展发生的“国情”论争,整理编辑成此文。作者视野有限,篇幅亦有限,有关史料意在从简,难免挂一漏万,请读者鉴谅。
晚清:以“祖宗之法”反对变革
晚清时围绕引进外国的设备与技术乃至制度,引发了关于其是否合于“国情”的论争。
洋务运动时期的论争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长期闭关锁国,孤陋寡闻,对外国的科技、设备少见多怪。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将技术发明视为“奇技淫巧”,将引进外国器物视为“以夷变夏”,反对的理由亦千奇百怪,无一例外都是宣扬这类事物不合“国情”。而戊戌变法与清末立宪时期的“国情”论争,“祖宗之法”常常成为反对变革的借口。从守旧大臣的奏折中,从慈禧太后的懿旨中,从张之洞的《劝学篇》中,人们都可以看到,清朝统治者眼里,所谓的“祖宗之法”首先是皇族爱新觉罗氏的绝对权威,其次是整个统治集团的权力和利益。而自由、民主、平等之说,宪法、议院、选举之制,甚至废科举、兴学堂,都曾因不合“国情”而被拒绝。最后,科举废除了,议会组成了,立宪大纲出台了,一件件都成了现实,人们这才知道,引进的外国事物并非不合“国情”,“国情”也并非一定要适应,“国情”也并非难改变。
袁世凯复辟帝制:“国情”成为借口
中华民国的建立,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这对于有2000多年封建皇权历史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进步。然而,中国走向共和的脚步并不轻松,新政制的脆弱与旧势力的强大,是中国在共和之路上步履蹒跚的重要原因。民国初年,“国情论”甚嚣尘上,主要是围绕袁世凯复辟帝制进行的,从而构成了中国近代以来有关“国情”论争的第二次高潮。此后,“国情”一词正式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词典中。在这个词语的运用上,守成者、保守者往往是极力强调“国情”的一方,创业者、革命者往往是反对强调“国情”的一方,民国以降,这几乎成为历史的铁律。在这一轮“国情论”的喧嚣中,“人民”成了一个关键词。“人民程度不足”、“民智未开”成为保守派反对共和、复辟帝制的主要借口。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底,袁世凯召杨度单独议事,问道:“阁下睿智英明,知深虑远,立国之道,帝国、民国两种国体,何者最适合我泱泱中华?”杨度答:“民主共和是世界潮流所趋,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全体,乃为不可争议的定数,但以中国国情而论,民智未开,政治未修,文盲亢斥,思想闭塞,建设落后,比之西方,差距何止百年。不过为政在人,有贤能之政府,就有国富民强之希望,帝国、民国谁为是,谁为非?总归一句话:‘事在人为。’”
1915年3月,杨度撰《君宪救国论》密呈袁世凯。文中称,“中国程度何能言此?多数人民,不知共和为何物,亦不知所谓法律,以及自由平等诸说为何义,骤与专制君主相离而入于共和……遍地散沙,不可收拾。”筹安会成员之一、被称为“国粹派”大师的刘师培还专门撰写了《国情论》与《唐虞禅让与民国制度不同论》,与杨度呼应,竭力鼓吹帝制。
1915年8月3日,作为中华民国法律顾问的美国博士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认为“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决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意思很明确,中华民国的成立不合时宜,共和制也不合中国“国情”。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